科技资讯
  • 大力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       大力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创造更多新产品,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会更加强劲   前不久,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破土动工,一批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获得授牌,12个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与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签约,率先在全国发布全面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政策措施。   颠覆性技术是对传统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前沿性、革命性技术,能创造新产品、催生新业态、打造新模式,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显著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新动能。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大规模应用,将带来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   颠覆性技术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不开新知识、新发现、新原理的源头支撑。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需切实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原创性基础研究。作为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和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研究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技术突破提供源头支撑,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要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努力创造更多原创性成果,为颠覆性技术突破提供丰沛的源头活水。   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显著,企业的作用尤为重要。相比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处于市场最前沿,更能快速洞悉用户需求,对有市场潜力的技术感知更为灵敏,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也更加敏锐。因此,在颠覆性技术的研发、转移转化过程中,尤其需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比如,在课题立项中,要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健全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从企业和产业实践中凝练应用研究任务;在创新过程中,要着力强化企业科研组织的主体地位,支持中央企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要把人才、经费、研发平台等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向企业特别是科技领军企业集聚,让企业真正成为“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在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无论是颠覆性技术自身的创新突破,还是利用颠覆性技术研发新产品、实现新产品的大规模应用,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科学突破的偶然性、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产品推广的复杂性,有关部门和地方既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提早布局、下好“先手棋”,也要遵循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科学规划,稳扎稳打,宽容失败,为颠覆性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大力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创造更多新产品,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会更加强劲。(赵永新) 来源: 人民日报
  •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商业航天,是指在市场化原则下,通过商业化方式运作参与航天事业发展,探索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市场化、商业化新机制。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已从初创期转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补充,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商业航天产业迸发活力,展示巨大市场规模潜力   新年伊始,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由东方空间公司自主研制的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从海上发射船腾空而起,将搭载的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引力一号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的纪录,通过火箭构型及捆绑技术创新,在维持可便捷操作的火箭高度基础上,将火箭运载能力从1至2吨提升到5至6吨,发射成本降低30%以上,为大规模卫星星座建设提供便利,扩充了我国中低轨卫星多样化、规模化发射的能力,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运载火箭型谱。   引力一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日前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共完成26次商业发射(含拼车和搭载),占全年发射的39%,成功25次,发射成功率达96%。   专家表示,我国商业航天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当前,在火箭发射、卫星总体生产制造和卫星应用服务等细分领域都有一定数量的民营公司进入,各个商业航天头部企业均在火箭和卫星研制、星座部署、数据服务等方面显示出各自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商业航天发展持续推动航天技术进步。在较为灵活的市场机制下,商业航天能够充分地进行技术探索和创新。去年,长光卫星自研的吉林一号高分06星等41颗卫星成功发射,创造我国航天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由银河航天承担研制的4颗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成功组成国际上首个四星编队飞行的X波段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对地成像系统,该组卫星在轨构成国际上首个车轮式卫星编队;蓝箭航天自研的朱雀二号火箭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款连续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星际荣耀自研的双曲线二号验证火箭完成第二次飞行试验任务,实现了国内首次可复用火箭的复用飞行……多个“首次”体现出商业航天丰富多元的研发路线和创新方向,有力促进了航天科技的整体进步。   借助卫星通信功能,即使在无人区也能拨打电话发送消息;商业低轨卫星在地震等灾情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对地面进行影像覆盖,为应急救援提供支持。长光卫星型号总设计师钟兴举例,遥感卫星的商业化使国产遥感数据获取能力进入国际一流行列。每平方公里的卫星遥感数据价格,已经由原来的四五百元降到现在的十几元。钟兴认为,商业航天帮助破解卫星发射成本高和发射频率低的问题,助力实现大规模发射卫星,加快进行星座组网,为经济社会和百姓生活创造更多便利。   与银河航天合作前,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重庆精刚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阳的科研团队已经做了很多关于谐波减速器方面的国家项目,储备了大量相关技术,但并没有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应用。银河航天提出的核心部件降低成本的需求,直接促进了李俊阳及其团队通过产学研用融合的技术攻关。双方密切合作,完成了相关产品交付和应用。如今,李俊阳的公司已成为谐波减速器在航天应用领域的供应商。   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认为,航天产业的发展动力既有国家任务的牵引,也有商业需求和应用的推动,从而促进科技公司作为创新主体不断发展,社会资本加速注入。   专家表示,商业航天产业迸发活力,展示出了巨大的市场规模潜力。高频次的商业发射将成为发展趋势,密集的火箭发射将带动商业卫星数量实现指数级的提升,组网式建设低轨卫星星座将成为商业卫星发展的重要趋势。   不断研发新技术、创造新模式,沿着技术创新链迅速推动产业创新   去年7月,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一飞冲天,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火箭的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创新是商业航天发展的基因。受访专家表示,商业航天领域降低成本的重要前提,是保证产品性能、可靠性与寿命,这势必通过大量技术创新迭代来突破。“在商业航天这个新赛道,技术过硬,腰杆才能挺得直,步伐才能迈得快。”业内人士如是说。   中科宇航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了近万平方米的试验中心,覆盖运载火箭研制的各项试验需求;东方空间公司超八成员工为研发人员;长光卫星截至目前累计研发投入经费已超过13亿元……各方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下,商业航天不断研发新技术、创造新模式,沿着技术创新链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例如,长光卫星通过科技创新持续突破“星载一体化”整星设计制造技术,在保证亚米级卫星性能指标只升不降的前提下,吉林一号卫星已从初代的400公斤级降至20公斤级,研制成本也降至原来的1/20,为商业卫星的快速组网建设打下了基础;力箭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和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采用新的研制模式,可以大幅降低研制费用的投入,模块化的设计让火箭的快速交付成为可能;我国首款柔性太阳翼平板式通信卫星银河航天灵犀03星突破了太阳电池的压紧防护、高收纳比展开机构等多项创新技术,为后续相关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放眼全球,商业航天正成为各国抢占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和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选择。我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商业航天发展。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北京、上海、湖南等多个省(市)出台办法、规划、行动方案,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布局落地。   我国航天创新成果丰硕,航天人才储备丰厚,为商业航天提供了良好支撑。同时,我国拥有全球最为丰富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可提供商业航天巨大的技术转化市场和消费市场。   专家认为,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火箭领域,中科宇航副总裁、力箭二号总指挥杨浩亮表示,要在火箭发动机技术、材料科技和数字化领域进行创新和升级,持续提升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实现更高的可靠性;研发新型轻量且高强度的材料,引入自动化与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提高运载火箭的性能;加快设计和制造更耐用的火箭组件,实现多次发射和重复使用,从而大幅降低发射成本。   卫星领域,张世杰表示,随着微电子、现代通信、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卫星工业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同时要在前沿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专注于相控阵天线、星上大能源、数字处理载荷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更高性能的轻量化卫星平台。   与此同时,要尽快在商业航天领域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东方空间首席财务官、市场开发中心总经理史圣卿认为,要通过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共同研发,加速科技创新。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还要加强合作与协调,包括火箭发射、卫星制造、数据处理和应用服务等,实现产业集群效应,充分挖掘航天技术在农业、林业、海洋、灾害预警等领域的应用,拓宽商业航天的应用市场。   目前,以低轨星座为代表的太空新基建正在加速建设。相信随着商业航天政策进一步落地,产业关键资源扩大开放、市场准入门槛持续降低,商业航天创新主体的活力将不断激发,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刘诗瑶) 来源:人民日报
  • 谨防人工智能“风控”成风险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渗透各行各业,金融业也不例外。不少金融机构开始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风险防控领域,用科技创新来防范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风控”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与国际金融业同行相比,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在2023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对外发布了金融风控大模型。同年11月,腾讯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原消费金融、微众银行等科研院校及金融机构联合制定了全球范围内首个金融风控领域的大模型国际标准。   人工智能技术会为金融风控带来什么?理论上,人工智能赋能风控,减少了人为失误和干扰,可以提升风险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然而,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是尚在发展的新事物,仍不成熟,在金融风控领域贸然推广可能带来新的风险。   最令人担忧的是数据泄露的风险。目前,许多金融机构会选择与具有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公司在风控领域展开合作,这些合作往往会涉及数据共享。人工智能大模型依靠大量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数据的规模和质量对风控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理论上,数据越丰富,大模型精准用户画像的能力越强,在信贷审批等方面识别风险的准确度就越高。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被共享,隐私能否被有效保护就成了新的风险挑战。值得强调的是,金融数据不仅具备数据的一般特性,更包含了国民账户信息、企业资金流转等重要内容,这意味着金融数据一旦泄露,可能会带来比一般数据泄露更大的风险。   除了数据泄露外,法律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从历史上看,法律法规的修订往往滞后于新技术的应用。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还存在因数据和算法失误生成虚假内容的可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用户歧视。一旦大模型生成不准确的金融风控报告,将很难分清是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不可靠,还是金融机构提供的数据不可信,这使得法律层面的责任难以被界定,容易出现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在扯皮过程中,客户贷款审批等合理诉求就可能受到拖延,风险最终由客户买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应用可能带来的新风险,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人对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结果合理质疑的权利,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受到责任追究机制和透明、公平、安全等原则的制约;另一方面,要有效管理金融数据信息,稳健、谨慎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断提高风控技术,对风险管理和预测模型改进优化,让技术向好向善,预防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带来的潜在风险。(苏瑞淇) 来源:经济日报
  • 低空经济如何影响未来生活       生活在深圳、成都、合肥等地的居民现在抬头看看天空,不时能看到无人机、无人驾驶航空器、直升机忙忙碌碌:送餐送血、观光游览、短距通勤……   低空经济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图景。未来低空经济会如何发展?记者近期走访多地,寻找“天空的答案”。   低空如何成就经济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空域,通常是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   “低空空域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创院理事长沈向洋说,低空空域有着比地面交通更高维度、更丰富多样的产业和应用前景,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万亿元级的产业规模,亟待开拓发展。   2021年2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久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日前表示,近年来,民航局推进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推动简化低空飞行计划申报和审批,改善通航运行环境;支持地方设立20个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推动企业在江西、广东、陕西、四川等地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   记者注意到,低空经济也成为多地产业规划的关键词,相关扶持政策陆续出台。   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省四川以低空改革试点推进低空运行管理机制创新,组建协同运行中心,划设低空“试验田”,“放管服”结合,简化审批流程。在成都试验区,低空飞行从原先的飞行前1周的申请,缩短到飞行前1小时的报备。   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安徽省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加快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特别提出加快合肥、芜湖低空经济产业高地建设,拓展低空产品和服务应用场景。   深圳出台《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从政策、法律等多方面为深圳先行先试制定民用无人机管理规则和运行标准、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场景创新产业加速   政策、市场等利好因素正助推我国低空经济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不经意间,天空已经越来越“忙”了。   合肥骆岗公园曾是合肥骆岗机场旧址。2月24日元宵节,12架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EH216-S在骆岗公园腾空而起,为庆祝佳节的市民们奉上一场绚丽的编队飞行表演。   两个月前,EH216-S飞行器搭载乘客,在骆岗公园完成商业首飞演示。除骆岗公园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常态化运营之外,合肥市还计划在天鹅湖等景区开设空中观光飞行航线与服务。   2月27日,峰飞航空科技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完成深圳至珠海的跨海跨城首次演示飞行,将两地约2小时的地面行驶时间缩短至20分钟。据运营机构测算,eVTOL航空器使用和维护成本低于直升机,这条航线未来投入商业化运营,价格预计为每位乘客200至300元。   无人机在低空经济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我国无人机产业链条成熟完备,是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   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旁设立的无人机起降点,搭载着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丰翼无人机不时腾空而起,飞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松岗人民医院等7家医院。   血站业务科主任刘永梅表示,2023年3月启用无人机运输以来,配送已超过2000单。相比传统地面交通,无人机运输更快更精确;特别是距离较远的医院,可以节省一半以上时间,大大缩短了急救用血运送等候时长。   春节期间,餐饮配送需求急剧上升,联合飞机集团在安徽芜湖推出“联飞快送”,通过无人机配送年夜饭和节日期间餐食,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   据赛迪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4年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形势展望》,2024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可达2100亿元。   “通航+旅游”融合同样发展出新业态。   依托产业优势,四川消费类飞行市场火热。都江堰川协1号空域因可以“近眺青城山,俯瞰都江堰”,成为国内跳伞圈新宠。社交媒体上,众多以青城山跳伞为话题的体验视频和攻略收获大量点赞。据统计,四川全省消费类飞行量逐年攀升,累计飞行14.9万架次、2.77万小时,直接产值超过1亿元。   “短板”补齐 “飞天”可期   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低空经济是产业发展新赛道、经济增长新引擎,这已成为政府、行业、企业的共识。目前,低空经济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升保障措施、强化市场开发力度。   深圳市物流行业协会副会长周文清认为,不同于成熟的高空飞行,低空空域在管理主体、管理模式、协同机制等方面均存在欠缺,建议通过立法和出台相应的政策,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协同、管控、标准、监管等一系列问题指明方向。   走访中,不少企业和机构坦言,保障措施欠缺也是低空高飞的障碍之一。业内人士表示,低空基础设施是各类低空经济活动的关键载体,尽快建设完备的起降场所、飞行服务基地、地面通信设施和数字空域系统,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为低空经济发展显著提速。   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范恒山认为,应在推进体制创新的基础上,从供给与需求两端入手,以产业拓展、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为着力点,不断开拓低空经济的发展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可因地制宜鼓励开发开放低空物流、通航运输、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同时,加强对消费和使用端的引导,降低消费门槛,提升消费体验,让“低空+”真正融入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记者 毛思倩 马姝瑞 谢佼) 来源:经济参考报
  • “雪龙2”号离开秦岭站踏上归程       新华社南极秦岭站3月7日电(记者周圆)北京时间7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南极秦岭站载上考察队员,启程返回中国。   “雪龙2”号于6日抵达南极秦岭站,这是本航次第三次停靠该站。停靠期间,69名考察队员分批次搭乘船载直升机上船。接下来,“雪龙2”号将经停澳大利亚纽卡斯尔,部分队员将在此下船,搭乘国际航班回国。“雪龙2”号预计4月中旬抵达上海。   本次考察期间,“雪龙2”号已航行2.5万余海里,7次穿越西风带,顺利完成秦岭站建设保障任务,执行阿蒙森海大洋调查,在新西兰利特尔顿港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并在赤道附近成功救援一艘遇险船只和船上4名船员。此外,“雪龙2”号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帮助运送23名韩国考察队员从韩国张保皋站前往利特尔顿港。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由自然资源部组织。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搭乘“雪龙”号和“雪龙2”号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雪龙”号已于日前驶离南极中山站,开始返航。 来源:新华网
  • 两会新华鲜报|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中国大市场向“新”而行       中国大市场蕴含着产业的演进,催生出强大的向“新”力。   从2015年、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先后提出“互联网+”“智能+”,再到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人工智能+”,这是中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释放创新动能的新信号。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创新引擎的澎湃动力: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中国市场是一个海洋,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底气和潜力。在多重风险与挑战中稳健前行,发展引擎和动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兴产业、新能源体系、新型基础设施、新型消费……无处不在的“新”,彰显中国正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就是现代化的‘发动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表示。   夯实动能之基,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这次报告提出‘人工智能+’,意味着我国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鼓励各行各业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多场景应用。”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说,人工智能浪潮到来,多领域开拓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要将算力和大模型落地,让技术进步更好地惠及百姓。   中国拥有完备产业链,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但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   全国人大代表、首钢集团董事长赵民革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为企业转型带来新机遇。“我们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依靠创新实现动能转换,夯实发展新动能之基。”   引领动能之变,让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新”出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委员认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加快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将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表示,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和低空空域管制逐步开放,我国庞大的低空经济产业链雏形初现,低空经济有望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目前,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尤其是在量子计算等领域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表示,把某些比较成熟的量子信息技术先行先试,形成未来产业的推动力,我们不能等。   拉动消费新动能,推动产业创新提质——   市场,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认为,拓展消费新空间,拼的是产品的综合能力,核心是增强创新能力。   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消费品牌的产生,背后是拉动中国制造业供给,提高生产能力,带动经济增长。   自动驾驶、VR体验、智能家居……近年来,5G、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为新消费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打破传统的消费时空界限、创造了智慧化新消费场景,使功能各异的新产品不断落地。   新消费打开新空间。在促进消费方面,报告提出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等,诸多举措落地,让百姓满怀期待。   “‘人工智能+’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带来的4份建议都与人工智能有关,从智能驾驶、智能制造到人工智能教育,目的就是让新技术可感可及。他表示,下一步将向汽车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安全舒适的产品体验,增强自主汽车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优势。   瞄准未来,中国大市场向“新”而行。   监制:霍小光   策划:陈芳   记者:鲁畅   编辑:杨洋 来源:新华网
  • 中国科技创新力何以闪耀世界       近期,中国创新元素闪耀两大国际展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技术“盛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在5G-A、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布创新产品。在已有百年历史的日内瓦国际车展上,中国车企展现出“绝对一流、前沿的科技实力”。   5G-A商用元年,中国企业成为中坚力量;新能源时代,中国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在数字技术、新能源等全球竞争的重要赛道上,中国的创新力成为新兴产业孵化器、传统产业升级推进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观察到中国企业正在走入舞台中央。”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说,没有中国企业的积极参与,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就无法真正体现其全球本质。正如他所言,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实际上,不仅是近期的两大国际展会,从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到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再到日本国际机器人展,近几年的国际行业展会上,中国企业踊跃参展,发布的前沿技术产品持续“吸睛”。中国积聚的创新势能、科技创新结出的累累硕果,让世界眼前一亮。   国际展会的中国高光时刻,离不开中国对创新力的长期培育。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高新技术企业约40万家。2023年,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第一。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也助推传统产业升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的同时,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占比超过60%。传统产业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互相促进,中国创新能力与日俱增。日本《日经亚洲》网站评论说,那些对中国经济持悲观看法的人忽视了中国大力培育的创新能力,中国持续增加对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创新力的提升源于供给能力、需求潜力和要素禀赋的加持。从供给能力看,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强。从需求潜力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庞大,消费结构也在迭代升级,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发展,孕育着广阔创新空间。供给侧创新激发新需求,由此形成推陈出新的正向循环,持续增强新动能。《哈佛商业评论》报道称,科技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高度融入为中国赢得创新优势提供强大动力。从要素禀赋看,中国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红利”正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拥有世界第二大“数据富矿”的中国,应用场景丰富,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创新不是无本之木,根植于鼓励创新的制度、崇尚创新的文化和孕育创新的土壤。中国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科技事业进行了全局性、长远性战略谋划。中国政府在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上不懈努力,不断提升政策对创新的适配性,同时更加重视通过金融、税收和财政等市场化政策工具营造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政府的自上而下与企业的自下而上相贯通,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奔涌。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近期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高质量专利数量体现出在“绿色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进展。德国之声援引德国《商报》的报道说,中国在专利数量上的突飞猛进得益于中国长期的产业和科研战略。   中国的创新要素资源丰沛,政府正在以全球视野谋划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数字转型和绿色发展,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日益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中国技术、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是中国企业奋斗的成果,更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沃土滋养的花朵。将其置于中国整个产业发展逻辑、政治经济体制和国际创新竞争的大背景下,便会深刻理解中国创新力源头之所在。   “惟进取也,故日新。”创新是经济的活水,今天的中国,处处可以感受到“日新”的气息。“新”潮澎湃的中国不仅经济展现出创新发展的良好势头,也通过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和世界一起书写未来。(记者 樊宇) 来源:经济参考报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空间广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位列要位。报告强调“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未来,随着技术、政策、产业端共同发力,“人工智能+”将加速“百花怒放”,为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培育和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数字经济形成了支撑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源于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海量的数据资源,我国数字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GDP比重达到41.5%。预计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56.1万亿元。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蓬勃发展,并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办公、医疗、教育、金融、制造等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应用的活跃领域。从加快新药研发、精准预报天气,到缩短工厂产品交付周期、提高办公效率;从单点应用、通用场景,到多元化应用、行业特定场景,人工智能迈向全面应用新阶段。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有效推动了各行各业降本提质增效。有不少例子可以作为佐证,比如,笔者注意到,在农业领域,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铁骑力士基于钉钉AI PaaS打造AI智能客服,实现养殖户的技术与采购咨询高效回复,并通过调用钉钉API接口打造了25套业务系统,流程效率提升了30%,人均收入和订单交付率提升了20%,产品效率提升了15%。   再比如,在制造业领域,芯片设计企业艾为电子推出“AI智能客服”后,实现7×24小时无间歇智能解答,让技术专家回归专业岗位。在消费品行业,鞋服品牌百丽国际上线AI助理“货品数字员工”,针对商品流通环节的收发差异问题,让AI助理代替真人进行处理,不仅解放了人力,还提高了业务效率。   在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中,“人工智能+”的能力边界正在不断拓广。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生产自动化、产品创新和服务智能化,从而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数字经济仍然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随着大模型的快速迭代成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也将愈发深入。国际知名咨询机构IDC预测,随着AIGC的发展,智能化应用将出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将孕育出超过5亿个新应用,相当于过去40年间出现的应用数总和。另外,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的预测,2035年生成式AI有望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的经济价值,其中中国将突破30万亿元。   与此同时,AIGC产品与生态的发展也将推动AI变得更加普惠,降低个体创作者和开发者的商业化门槛,使更多的人能够积极参与到AI时代的变革中。包括钉钉在内的一些AI应用厂商正在作出有益尝试,他们不仅在企业内部推动人机协同、智能决策等先进工作模式的实施,也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易于使用、功能强大的AI PaaS工具和服务。而这些具有场景和数据的系统,也尤其适合匹配中小型模型,未来空间大有可为。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工智能则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2024年无疑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产业元年。伴随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产业界需要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和研发,在“人工智能+”上做大文章,开发出更加适合行业应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有理由相信,随着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和产品形态的涌现,我国的“数实融合”将更加深远,“数智未来”的新图景将渐行渐近。   (张军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经济参考报
  • 经济热点问答|中国科技创新力何以闪耀世界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樊宇)近期,中国创新元素闪耀两大国际展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技术“盛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在5G-A、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布创新产品。在已有百年历史的日内瓦国际车展上,中国车企展现出“绝对一流、前沿的科技实力”。   5G-A商用元年,中国企业成为中坚力量;新能源时代,中国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在数字技术、新能源等全球竞争的重要赛道上,中国的创新力成为新兴产业孵化器、传统产业升级推进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观察到中国企业正在走入舞台中央。”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说,没有中国企业的积极参与,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就无法真正体现其全球本质。正如他所言,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实际上,不仅是近期的两大国际展会,从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到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再到日本国际机器人展,近几年的国际行业展会上,中国企业踊跃参展,发布的前沿技术产品持续“吸睛”。中国积聚的创新势能、科技创新结出的累累硕果,让世界眼前一亮。   国际展会的中国高光时刻,离不开中国对创新力的长期培育。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高新技术企业约40万家。2023年,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第一。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也助推传统产业升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的同时,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占比超过60%。传统产业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互相促进,中国创新能力与日俱增。日本《日经亚洲》网站评论说,那些对中国经济持悲观看法的人忽视了中国大力培育的创新能力,中国持续增加对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创新力的提升源于供给能力、需求潜力和要素禀赋的加持。从供给能力看,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强。从需求潜力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庞大,消费结构也在迭代升级,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发展,孕育着广阔创新空间。供给侧创新激发新需求,由此形成推陈出新的正向循环,持续增强新动能。《哈佛商业评论》报道称,科技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高度融入为中国赢得创新优势提供强大动力。从要素禀赋看,中国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红利”正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拥有世界第二大“数据富矿”的中国,应用场景丰富,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创新不是无本之木,根植于鼓励创新的制度、崇尚创新的文化和孕育创新的土壤。中国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科技事业进行了全局性、长远性战略谋划。中国政府在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上不懈努力,不断提升政策对创新的适配性,同时更加重视通过金融、税收和财政等市场化政策工具营造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政府的自上而下与企业的自下而上相贯通,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奔涌。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近期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高质量专利数量体现出在“绿色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进展。德国之声援引德国《商报》的报道说,中国在专利数量上的突飞猛进得益于中国长期的产业和科研战略。   中国的创新要素资源丰沛,政府正在以全球视野谋划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数字转型和绿色发展,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日益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中国技术、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是中国企业奋斗的成果,更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沃土滋养的花朵。将其置于中国整个产业发展逻辑、政治经济体制和国际创新竞争的大背景下,便会深刻理解中国创新力源头之所在。   “惟进取也,故日新。”创新是经济的活水,今天的中国,处处可以感受到“日新”的气息。“新”潮澎湃的中国不仅经济展现出创新发展的良好势头,也通过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和世界一起书写未来。 来源:新华网
  • 新时代·高质量·硬道理|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代表委员谈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谈及科技创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形象地称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动机”。他说,以他所在的新材料领域为例,一个原创性的新材料可能会创造或更新一条产业链,实现能级爆发。   近年来,俞书宏院士团队一直围绕仿生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开展研究。他说,一方面科研人员要面向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展开研究,另一方面主管部门需有效破解企业“等米下锅”、科研人员“不知米往哪儿放”的“两张皮”困境,打通原创技术的市场转化渠道。   根据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去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11.4%。初步测算,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33278.2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2.6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说,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计算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形成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力形态。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江实验室将全力聚焦智能计算主攻方向,不断激发智能计算对产业变革的跨越式推动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打造新兴产业赛道,还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面向未来,受访代表委员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能有效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但也面临挑战,还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建议,建立国内产业政策高级别协调机制,如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能源转型领域等组建重点行业发展委员会,承担细分领域规划制定、跨领域政策协调等职能。同时,在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能源转型关键技术和碳中和技术等领域,探索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覆盖面。   记者:水金辰、梁姊、张璇、丁静、黄浩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