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党的建设
科技工作者之家
工作专题
互动交流
×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
登 录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
新用户注册
注 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
首页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资讯
科技工作者之家
人物风采
科技活动
科技资讯
科技专家
科技工作者建议
专题研究报告
学科产业发展报告
通知公告
更多 >
关于2024年科技助苗行动引领计划拟资助项目的公示
极速体育2024年度辽宁省学术头雁资助项目名单的通知
2024年度辽宁省学术头雁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2024年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获奖情况公示
科技资讯
2024-12-16
《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发布
12日,在2024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与科技竞争力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遴选工作是以2023年度我国科研机构正式发表的2295篇农业领域高水平论文为基础,依据‘前沿引领、开创卓越、重大突破’的原则,经初选、专家评审及推荐、公示、解读发布等过程,最终遴选出10项代表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叶玉江表示。 据了解,10项研究成果包括破解水稻籼粳亚种生殖隔离之谜、人工智能助力碱基编辑新工具挖掘、解析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机制、揭示大白菜远缘杂交障碍的形成机制、发现栽培葡萄双驯化和性状起源、有害突变二维图谱指导杂交马铃薯育种、揭示鹿茸再生发育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揭示植物气传性免疫的分子基础、提出全球农田氮素污染治理的成本收益和激励机制、解析多倍体鱼类亚基因组不对称进化的普遍规律。(记者马爱平) 来源:科技日报
2024-12-16
新方法能探测直径十米主带小行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天文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以下简称“主带”)内,发现了一些直径仅10米的小行星。这是科学家迄今探测到的最小的主带小行星,为研究陨石起源和行星防御机制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于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 据科学家估算,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直径约为10公里,如此巨大的天体撞击地球的频率极低,大约每1亿到5亿年才会发生一次。而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则相对频繁,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这些“十米级”小行星更有可能逃离主小行星带,变成近地天体,给地球带来威胁。 此前,科学家能够探测到的最小小行星直径约为1公里。在最新研究中,MIT天文学家利用新方法,在主小行星带内探测到了138颗“十米级”小行星。这些太空岩石大小各异,从一辆公共汽车到几个体育场不等,最小的直径仅为10米,是科学家迄今探测到的最小小行星。主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碎石场,有数百万颗小行星在其中绕行。 新方法可用于识别和跟踪可能靠近地球的小行星,让人们能在这些小行星距离地球还很远时发现它们,从而对其行进轨道进行精确追踪。这对于行星防御工作来说至关重要。(记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2024-12-16
深度思维AI模型表现超越现有天气预报
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了深度思维推出的最新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能根据当前和未来天气进行可靠的概率天气预报,其表现不但超过了最好的传统中程天气预报,还能更好地预测极端天气、热带气旋路线和风能产量。 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于个人、政府和组织的日常关键决策必不可少,比如决定是否带雨伞,评估风能产量,规划如何应对极端天气等。气象预报传统上使用数值天气预报法,这种方法可以估计当前天气,并基于此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称为确定性预报)。这会产生大量潜在情景,通过结合这些情景就能进行天气预报。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此次展示了一种名为“GenCast”的机器学习天气预测方法。该方法能生成概率性预测,即根据当前和之前的天气状态预测未来天气的可能性。团队用40年(1979—2018年)的天气发生最佳估计分析数据训练了GenCast,使其能在8分钟内对超过80个表面和大气变量进行以12小时为单位的15天全球预报。相较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ENS,一种确定性预报且是全球当前最好的中期预报),他们发现,在用于评估表现的1320个指标中,GenCast在其中97.2%的指标上都优于ENS。此外,GenCast在预测极端天气、热带气旋路线和风能产量时更有效。 团队指出,GenCast或能提供更高效、准确的天气预报,以支持实际规划。(记者张梦然) 来源:科技日报
2024-12-16
世界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通过验收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 “当前国际上有多个重离子装置在建或建成,但在多学科交叉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和国家需求的重要应用领域,仍缺乏多功能、小型化的低能量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该项目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红卫介绍,“我们自主研发了世界首台独立运行的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可为核天体物理、原子物理等前沿基础研究和核能材料研发等重要应用,提供先进的实验条件。” 该装置可提供从轻到重多种电荷态的强流重离子束和混合离子束,提供的束流具有强度高、电荷态高、离子种类多、能量变化范围宽等诸多优势。 “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束的产生,是满足新一代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的关键。”该装置超导离子源研制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加速器技术中心副主任孙良亭表示,“我们研制的第四代高电荷态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可产生相当于国际上其他实验室同类装置最高性能2倍以上的束流强度。这为解决下一代强流高功率重离子加速器关键束流物理与技术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颉满斌) 来源:科技日报
2024-12-16
AI求解偏微分方程较以往快数千倍
在工程和科学领域,偏微分方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款名为“微分映射算子学习”(DIMON)的新人工智能(AI)模型,其能在个人电脑上解出复杂的偏微分方程,速度比以往快数千倍,有望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医学等领域“大显身手”。相关论文发表于9日出版的《自然·计算科学》杂志。 偏微分方程是常见的数学难题。人们借助这些方程,将现实世界的场景转化为数学模型,以预测物体或环境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例如,工程师用其来设计更安全的汽车、更具弹性的航天器以及更坚固的桥梁;医生则用其来更准确地预测心脏问题。 在一项演示中,团队利用偏微分方程来研究心律失常。当心脏因电信号紊乱而出现不规则跳动时,就会发生心律失常。他们在1000多个真实患者的数字心脏模型上,测试了DIMON的性能。结果显示,该模型准确预测了不同心脏结构中的电信号通路,为治疗心脏病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往解决方案速度较慢。从扫描患者心脏、求解偏微分方程,到预测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并提出最佳治疗方案,大约需要一周时间。而DIMON则将计算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30秒,极大加快了心脏病预测的速度。 研究团队强调,DIMON使用AI来预测物理系统在不同形状下的行为,几乎可解决科学或工程领域的任何问题,例如碰撞测试、骨科研究等领域涉及的多种几何形状的偏微分方程,以及与形状、力和材料变化相关的复杂问题。(记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2024-12-09
破解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痛点
平台经济再迎政策利好。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统筹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当前,工业互联网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有力推动转型升级,催生新增长点。工业互联网包括五大功能体系,分别是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和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着设备和应用,通过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全面的互联功能和不断迭代升级的技术特性,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价值核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培育340余家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注册量突破6000亿个,服务超45万家企业。 也要看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还面临诸多痛点难点。从技术看,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工业数据采集、大数据建模分析、行业机理模型沉淀等方面较为薄弱,安全自主可控能力有待提升;从应用看,我国不同工业行业差异大、需求不一,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和意愿不同,企业“不敢用”“不愿用”“不会用”问题仍然突出。总体看,我国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周期将比消费互联网更漫长,目前产业、技术、金融的融合还远远不够。 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要打造多层次多角度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不同行业、企业需求,建设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跨行业跨领域的,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最高发展水平的代表,往往更具影响力;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有助于推动行业知识经验在平台沉淀集聚;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则面向特定技术领域,针对性解决专业问题。三种平台互补合作,将有效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平台建好,也要用好。针对企业“不敢用”“不愿用”“不会用”情况,要解决“好用易用”和成本的问题。一方面,加速平台在行业与区域落地,增强新技术支撑能力,挖掘若干平台大规模应用场景,找准平台化服务的商业路径,促进平台应用推广;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创新券、服务券等形式扩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范围、降低应用成本,鼓励企业设计一批创新解决方案,提供更多元、优质、专业的产品,提升供给水平,降低上云门槛。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差异化发展。鼓励各地结合优势产业,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融合创新,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迭代升级,结合具体行业和场景,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满足个性化需求。(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2024-12-09
汽车智能化技术“溢出”打开想象空间
“不到10万元的车竟然这么智能!”相信今年不少人都听到过这句感慨。手机车钥匙、智能泊车、辅助驾驶等智能化配置几乎成了新能源汽车的“基操”,而这并非仅仅是个人感受,汽车智能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多有佐证。 在2024年中国汽车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稳中有进,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销售占比超过50%,智能化发展开启了新征程。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趋势更加明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搭载率达到66.4%。 事实上,在汽车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的背后,是我国在汽车智能领域技术的深厚积累作为支撑。记者从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了解到,这项赛事起源于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个人工智能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认知计算”,当时不少专家学者都觉得这个认知科学的重大项目“天上云里”说不清楚,后来决定把无人车作为一个展示平台,通过比赛来验证技术。行至今日,当时的冷门技术领域已成为全球创新的热点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汽车将成为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更是成为业界共识。持续举办15年的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实现了中国自动驾驶领域多项“从0到1”的突破,引领和推动了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众所周知,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链条长、辐射范围广、拉动效应强,除了整车制造,向上可延伸至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和零部件制造相关的其他基础工业;向下可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包括汽车销售、维修、金融等服务,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因此,我国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技术优势也正在“溢出”到其他领域,近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刷脸支付”、智能门锁,远到卫星遥感、芯片设计,甚至智慧农业领域都可以发现智能车技术的转化成果。 在业界专家看来,汽车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不仅是要推动全无人车的发展,而且要和低空经济相结合,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等多种无人设备协同发展,来实现智慧物流、智慧出行,实现源头创新,打造真正造福老百姓的立体交通网络。不仅如此,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工业国,中国在汽车智能领域的技术发展也使中国工业获得了更大的延展性,为在更大的国际范围内的工业格局重置提供了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技术特别是汽车智能技术,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工业能力的新尺度。(吴蔚)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4-12-09
光衍射条件下可运行的微型机器人面世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步行机器人,能在可见光衍射极限下运行。它能够前往特定位置,如组织样本内,以普通显微镜无法做到的方式进行近距离成像。这是微型机器人技术与衍射光学成像技术“联姻”的产物。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 研究团队巧妙地将纳米级厚度的机械膜、可编程纳米磁铁,以及衍射光学元件三者结合起来,打造出了这款新型机器人,为以前无法实现的任务开辟了新的解决之道。这些任务包括高分辨率成像、可调谐、移动亚衍射光学,以及超小力感应等。 此前最小步行机器人的直径介于40微米到70微米之间,但新衍射机器人的直径仅为2微米到5微米之间。实验显示,在磁铁的精准操控下,这些机器人能像尺蠖一样在坚硬的表面蠕动,也能在液体中自由“游泳”。较大机器人的行走速度为16微米/秒,而较小机器人的行走速度则高达34微米/秒,均超越以往的微型机器人。 测试结果表明,这款机器人可以辅助超越传统光学限制的高分辨率成像,具备极高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小至1皮牛(10-12牛)的力。这些卓越的特性使得这款机器人可用于基础研究(如探索DNA结构),也可被部署在临床环境中。 团队强调,最新研究在微型机器人技术和光学工程之间建立了交叉点。这些衍射机器人在运动性能、光学操纵和亚纳米力灵敏度探测等方面,均展现出极佳性能。(记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2024-12-09
搭建更多应用场景是系统工程
当今时代,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丰富应用场景的支撑。注重搭建更多应用场景,让数字技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不仅是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政策激励、资金支持、环境优化等措施,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应用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可以针对创新需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完善数据开放共享相关政策,促进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数字经济企业落户发展。 企业是拓展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的主力军。一方面,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跨界合作,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携手共进,开拓数字技术应用的新边界。例如,可以借鉴上海市杨浦区发展数字经济的相关经验,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应用。 此外,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的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要鼓励消费者尝试新技术、新产品,为数字经济的市场验证提供反馈;教育机构要注重培养更多具备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总之,为数字经济搭建更多应用场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充分激发数字经济潜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李治国) 来源:经济日报
2024-12-09
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1188.4万台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24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获悉,截至10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1188.4万台,同比增长49.4%。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339.1万台,同比增长34.3%;私人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为849.3万台,同比增长56.4%。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在大会期间发布的《2023—2024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目前,我国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充换电服务网络。下一步,政策导向将注重分场景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从提升充电设备质量、加强地方充电运营管理和提升用户充电体验等方面推进产业品质提升。 《报告》指出,我国正积极推动充电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移动充电和光储充综合能源等,并致力于构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以支持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报告》分析,在充电安全方面,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等发布,强化充电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各地也在积极完善政府监管平台功能,注重安全监管;在标准法规建设方面,为进一步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运营,地方开始通过立法方式规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行为。 《报告》认为,经过全行业共同努力,我国充换电行业已初步构建了充电安全保障体系,但仍需在车辆本身和动力电池安全、充电设施本体安全、充电连接以及接口安全、充电信息安全等方面加以重点关注。 据悉,《报告》自2016年以来已发布7期,主要包括产业现状、政策体系、技术标准、商业模式、安全保障体系、充电信息平台、发展展望等内容。(记者 刘垠) 来源:科技日报
?
末页
1
2
3
4
5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