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我国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 记者2月22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近日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下称《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温室气体核算、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协同降碳、碳排放管理、低碳评价类标准,实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标准全覆盖,支撑工业领域碳排放全面达峰,标准化工作重点逐步向碳中和目标转变。 工业领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的重点对象。《建设指南》提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重点标准的研制方向,注重与现有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有效衔接。 具体建设方案包括,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涉及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基础通用、核算与核查、技术与装备、监测、管理与评价等五大类标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包括基础通用标准、核算与核查标准、技术与装备标准、监测标准、管理与评价标准。 《建设指南》提出,要加强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标准之间的有效衔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引导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检测认证机构、行业低碳标准化技术组织、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推动企业加快实现低碳转型。(记者 郭倩)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       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助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推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取得新成效,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工作要点》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到2024年底,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体系更加健全,数字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推进,群体间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智慧便捷的数字生活更有质量,网络空间更加规范有序,助力提高数字时代我国人口整体素质,支撑网络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工作要点》部署了6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一是培育高水平复合型数字人才,包括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等。二是加快弥合数字鸿沟,包括建设数字无障碍环境、提供普惠包容的公益服务。三是支撑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包括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扩展数字消费需求空间。四是拓展智慧便捷的数字生活场景,包括推动数字公共服务普惠高效、提升重点生活领域数字化水平。五是打造积极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包括营造共建共享社会氛围、构建数字法治道德规范、维护安全有序数字环境。六是强化支撑保障和协调联动,包括完善协同支撑体系、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记者 刘亚廷) 来源:人民邮电报
  • 发挥智能制造支撑引领作用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发展智能制造也成为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必然趋势,引领着全球制造业发展变革的方向。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发展智能制造也成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和资源要素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科技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效引领带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力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和资源要素深度融合,不断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支撑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引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规模和水平快速提升,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并逐步向多领域拓展,智能制造与制造业融合水平明显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转型步伐显著加快。为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应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与制造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智能制造发展质量,推动制造业以增量带动存量,加快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智能制造发展质量。加快突破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拓展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提升智能制造对制造业优化升级的科技供给能力和基础支撑能力,培育壮大高端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增材制造等新兴产业。   二是提升存量创新发展水平。以智能制造赋能传统制造业,通过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互联工厂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传统制造产业模式、组织模式变革,通过嫁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云平台等智能制造新业态促进传统制造业业态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创新升级。   三是扩大新兴产业增量规模。加快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重点领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聚发展。   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当前,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为基础的智能制造已渗透融入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智能制造的融合集成特性能够促进跨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制造系统实现产业间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要素整合,有效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这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和重点任务。   第一,依托智能制造,有效贯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促进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工业软件、物流服务及金融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形成服务型制造和制造型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第二,强化工业互联网服务和先进制造业、医药制造和健康服务、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集成电路制造和研发设计服务一体化、高端装备和智能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服务业、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金融服务和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工作。   第三,建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平台,加快建设一批两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或园区,培育一批两业融合型龙头标杆企业,打造一批国际竞争力的两业融合产业集群。   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新型工业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重要路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中体现,智能制造作为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够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因此,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是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   依托智能制造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筑牢融合发展新基础。二是要加快原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绿色制造、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三是通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培育跨界融合新生态,加快打造形成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能够实现数据资源的跨界整合,成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桥梁。近十年来,数字技术已快速融入到制造业全产业链,数字技术在为制造业提供基础技术支撑的同时,也带动制造业创新升级转型,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要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智能制造水平,拓展智能制造应用场景范围,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实现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与服务业创新发展。重点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制定原材料、石化、钢铁、有色、建材、传统制造等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路线图,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行动、智能制造工程,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不断加快提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培育数实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夯实实体经济的根基,加快推进数字强国建设。   推进实体经济与资源要素深度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强调了发展实体经济与资源要素之间协同互动关系,智能制造从技术上能够有效促进实体经济与资源要素的协同融合,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和着力点,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智能制造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因此,依托智能制造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以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物等要素深度融合,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融合的智能制造进一步提升了人、机、物融合水平,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信息链的深度融合,助力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信息数据资源协同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基础技术支撑。要充分发挥智能制造对产业变革的支撑引领作用,强化智能制造支撑产业与要素的融合创新功能,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制造业全方位现代化升级转型,加快培育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   (元利兴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来源:经济参考报
  • 科技助力,农业发展更有活力       核心阅读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为粮食丰收贡献科技力量;提升自主育种能力,推动优质新品种走向市场;保障基层农技推广,让科技服务扎根田间地头……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近期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了专门部署。   近年来,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强化科技支撑,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天上卫星,俯瞰沃野千里。去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钜丰专业合作社的种粮大户王学洲有了好帮手。“作为种地的‘老把式’,有了‘天空地’一体化遥感技术的帮助,种地更方便了。”王学洲说。   在离地面约840公里的轨道上,风云三号卫星扫过鹤壁上空,给鹤壁农业气象试验站送来信号。试验站高级工程师王福州根据遥感卫星反馈的影像进行数据分析。“每12个小时得到一次图像资料,实现对农作物长势的密切监测。”王福州说,卫星遥感能够对农田旱涝、农作物病虫害等农业灾害进行定量监测。   去年,鹤壁市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农业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根据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围绕耕、种、管、收4个环节,设置苗情、长势、墒情、出苗率等生产指标,实现农作物农情监测、灾害预警、产量预产、综合评估四大功能。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科技支撑14亿多人的饭碗端得更牢。2023年,我国有力应对多重挑战,再夺粮食丰收。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启动,搭建全国技术集成创新平台体系,聚焦100个大豆和200个玉米重点县整建制推进,集成组装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形成“一县一策”综合技术方案,支撑全国粮食亩产提高2.9公斤,实现了“以丰补歉”“以秋补夏”。2023年全年,全国粮食产量达13908.2亿斤,比上年高位增产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在自然灾害多发的形势下,农业机械成为农业防灾减灾的主力军。前不久,2023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发布,潍柴雷沃高性能复式条播机入选十大新技术。据介绍,这款产品可一次性完成碎土整平等工序,为“抢时抢天气”的播种作业提供保障。2023年,以潍柴雷沃、湖南农夫等为代表的农机企业,在灾害季节及时生产履带式收获机、移动式烘干机,及时开展抢烘作业,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贡献了机械化力量。   从全国来看,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大型大马力、丘陵小型适用机具这“一大一小”和智能化农机研发应用取得阶段性突破,植保无人机总量近20万架,年作业面积21亿亩次,一些领域实现了从“无机可用”到“有好机用”的跨越,加速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将广大农户更好更快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   补齐短板弱项,推动种业自立自强   种子位于农业产业链的前端,被称为农业的“芯片”。近年来,农业科技不断补齐短板弱项,推动种业自立自强。作为全国蔬菜重点生产区域,山东省寿光市的菜地里有了新变化——本地品种多了。   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森说:“以前,随着蔬菜大棚面积增加,进口种子也多了起来。一袋番茄种子1000粒,卖到480元至560元。贵的时候甚至一元钱一粒,一亩地光种子钱就得花2000多元。”   番茄、辣椒、甜瓜……经过多年的研发,刘树森团队培育的优质新品种相继问世。“像粉果番茄‘宝禄先锋’、黄皮辣椒‘欢乐’,其抗病性、丰产性及商品性等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刘树森说。   据介绍,寿光近年来深入实施蔬菜种子工程攻坚行动,共培育7家种业龙头企业,自主研发蔬菜品种205个,全市国产蔬菜种子市场占有率已由2010年的54%提升到目前的70%以上,其中黄瓜、圆茄、丝瓜等作物国产种子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为在育种机构、种子市场和菜农之间架起桥梁,寿光自2013年起已连续举办了19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累计参展单位达5000余家,推选出优良品种1140个。   不只在寿光,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兴隆庄村的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京”系列蛋鸡,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0%以上。2023年,1.55万只由峪口禽业自主培育的“京红1号”高产蛋鸡父母代种鸡,由北京运抵坦桑尼亚。这标志着中国自主培育的种鸡首次走出国门,也是国产畜禽品种服务国际市场迈出的关键一步。   据介绍,近年来,平谷区制定了多项种业创新政策,实施了种业振兴五年行动,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已初步形成鸡、牛等四大品类13个种质品种。   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目前种业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了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种质资源53万多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25%。   科技服务提质,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作为蔬菜生产大县,设施农业起步早、规模大,年产蔬菜总量的近七成销往长三角地区。近年来,和县大力引入并推广多项新技术。去年,和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拔地而起。   “基地计划集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无公害与绿色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于一体,并准备打造四季有机蔬菜农场。”和县稻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基地的有机蔬菜大棚内,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的技术专员李平说:“现在的大棚通过自动遮阳设施、智能放风器等调节温、光、湿环境,有利于保障蔬菜的品质,而且现代化种植技术更加省工省力。”   据介绍,我国“菜篮子”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设施蔬菜规模扩大到3000万亩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1.5%,设施渔业水平也不断提升。未来,随着耕地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装备不断突破,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不断赋能,科技服务持续提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将迎来更大突破,激发更多活力。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每年夏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王荣焕几乎每周都要来几次平谷区,到北台头村地里观察玉米的长势。   王荣焕与北台头村对接,创建“博士农场”,让鲜食玉米新品种“农科糯336”在北台头村扎下根来。“为了让新品种长出新效益,王所长带着科技人员,在田间地头制定技术方案,对乡亲们进行技术跟踪与指导。”北台头村党支部书记王艳金说。   王荣焕发挥博士专家团队的品种、技术优势,设计和注册“棒台头”“鲜头玉”商标,将200亩核心示范田收益从之前的15万元提升到了90万元,为36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每人月收入平均增加2000元。去年以来,鲜食玉米适期采收、分级精选上市,受到市场欢迎。   “农业科技工作要突出应用导向,加快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科技是我国农业突出重围的重要依托,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强化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鼓励发展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记者 常 钦) 来源:人民日报
  • 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推进       走进北京亦庄京东方8.5代线工厂,屋顶是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屋内自动化设备“全面上岗”,所有设备连接至云端的智能配电控制系统,实现对厂区照明、采暖、通风等的优化控制。“厂区内设置有废水回收系统,可以实现100%再生水生产。工厂每年可发绿电约42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约400吨温室气体排放。”工厂有关负责人表示。   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绿色能源体系建设。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介绍,2023年,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总体取得积极成效——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钢铁、电解铝、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中的落后产能进一步退出,78家钢铁企业、3.9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绿色动能加快释放。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大先进典型培育力度,截至2023年底,累计在国家层面创建了绿色工厂5095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7%。   能源资源利用更加高效。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持续提升,乙烯等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已经超过3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预计超过93%。信息基础设施能效也不断优化,截至2023年底,累计培育196家绿色数据中心。   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2023年,遴选239家废钢铁、废纸、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全年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22.5万吨,基本实现应收尽收。家电行业通过易回收、可拆解设计,实现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超过80%。   “目前,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占总量2/3左右,碳排放量占比70%左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进《“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落地见效,不断擦亮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   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减碳。统筹推进工业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开展工业数字化碳管理试点。2024年,计划制定100项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大力发展氢能、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提升落后产能能耗、环保等要求,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今年力争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000家,完善绿色制造服务体系,试点推行“企业绿码”。充分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在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方面积极打造绿色消费场景。   大力提升工业能效水效。推动重点行业和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发布2024年工信领域节能节水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持续创建能效、水效“领跑者”企业。   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园区、行业、区域间循环链接和协同利用。聚焦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叶片等,加快构建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记者 刘温馨) 来源:人民日报
  • 超低噪声系统实现室温量子“光学压缩” 有助理解如何创建大而复杂的量子态       在量子力学领域,科学家一直难以在室温下观测和控制量子现象,尤其是在大尺度上。据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官网报道,该校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超低噪声系统,在室温下实现了量子“光学压缩”。这项开创性研究有助科学家理解如何创建大而复杂的量子态。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一般而言,科学家更容易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下检测到量子效应,但这一极低温度要求制约了量子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创建了一个超低噪声光学机械系统。这是一种光和机械运动相互连接的装置。该系统使他们能够高精度地研究和操纵光影响运动的物体。室温的主要问题是热噪声,它会扰乱微妙的量子动力学。为最大限度减少这种情况,研究人员用到了专门的反射镜——腔镜,其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来回反射光线,有效地“捕获”光线,并增强其与系统中机械元件的相互作用。   系统另一关键部件是一个4毫米的鼓状装置,即机械振荡器,它可与腔内的光相互作用。该装置设计精巧,尺寸相对较大,能与环境噪声隔离开来,使科学家能在室温下检测到微妙的量子现象。   研究团队可在不需要极低温度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和观察宏观系统中的量子现象。这将有助于扩大量子光学机械系统的使用范围,在宏观尺度上开展量子测量和量子力学实验。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新开发的系统可能会催生新型混合量子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机械鼓可与不同物体,如被捕获的原子云,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记者 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 七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加快构建现代化视听电子产业体系       视听电子是音视频生产、呈现和应用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总称,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支柱,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和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旨在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软硬协同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视听电子产业体系。   “视听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支柱产业。”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说,“建设现代视听电子体系,对于推动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在温晓君看来,《指导意见》以解决我国视听电子产业供需不匹配不平衡的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当前新形势、新任务,视听电子产业应从高质量产品供给和应用侧场景再定义双向发力,推动产业生态持续完善。   提出产业发展中长期目标   视听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创新最为活跃、市场竞争最为充分的领域。我国视听电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整个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三成。   “当前,受全球经济形势严峻、消费者购买力疲软等因素影响,全球视听电子市场普遍乏力,需要扩大内需,进行消费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历经60余年发展积累,取得了全球产销规模第一的历史成就,迎来了产品智能化、需求多元化、品质高端化的新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价值链中低端比重大、新型视听产品普及慢、供需不匹配不平衡、消费堵点卡点尚未有效破除等问题,需要以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说,正因如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明确发展目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推动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我国视听电子产业竞争新优势。   《指导意见》从技术创新、市场、企业主体、生态等方面提出了产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到2027年,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创新能力优、产业韧性强、开放程度高、品牌影响大的现代化视听电子产业体系,培育若干千亿级细分新市场。到2030年,我国视听电子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列,技术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把握产业生态主导权,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发展局面,构建现代化视听电子产业体系。   部署四项关键任务   为实现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体系这一目标,《指导意见》具体部署了4项关键任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引导产业有序布局。   温晓君对各项关键任务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谈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的基石。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在音视频高端芯片、音视频制作工具软件、3D图形引擎、操作系统等领域亟待突破。基于此,《指导意见》从核心元器件、视频技术、音频技术三个维度提出了需要突破的视听电子关键核心技术。   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的重点。我国消费电子产品产销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拥有大量知名消费电子品牌企业。但我国消费电子品牌龙头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与全球冠军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尚未有营收突破万亿元的视听电子企业。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培育壮大一批优质企业是提升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温晓君说,《指导意见》分类施策,提出持续提升龙头企业生态主导力、加快培育各类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的核心。这既是经济发展的内生要求,也是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有力举措。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疲软之时,更加需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视听电子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要建设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做好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提升产业链完整性和先进性,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强上下游协同创新,构建安全强韧的产业链供应链。   引导产业有序布局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的关键。构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平衡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打造车载视听、音视频制播、音视频采集、音响设备、数字文化视听、数字舞台视听、视听内容制作、商用显示产业、智慧生活视听等产业集群。(记者 崔爽) 来源:科技日报
  •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春节期间,许多家庭选择走进科技场馆,现场感受国家科技进步成果,教育引导孩子奋发学习,立志科技报国。   科技场馆是科普的重要场所。不久前科技部发布的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度全国共筹集科普工作经费191亿元,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有1683个,全国科普专职、兼职人员达199.67万人,我国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势头良好,科普生态持续优化。不仅如此,从科普生产看,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带来丰富多样的活动,优秀的科普图书、科普影视作品不断涌现;从方式方法上看,适应科普信息化趋势,“互联网+科普”走向深入,科普大篷车等流动科普设施跨越山水来到田野乡间,基层科普力量得到加强。一系列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对深入推进科普事业发展和有效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持续提升科普能力,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厚土壤、夯实根基。同时,这也是适应终生学习发展潮流、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今天,我国科普事业的深度和广度正不断拓展,但与人们对科普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相比,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仍有提升空间。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需要高质量科普作支撑;科普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更多人共享科技进步成果,需要推进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必须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总体上看,我国科普事业以政府推动为主,全社会参与科普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升。树立大科普理念,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有助于激活社会资源蕴藏的科普潜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科普需求。   我国地域广袤,优质科普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更好满足基层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要引导科普资源和服务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应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激活基层科普场馆的服务能力。科普效果好不好,能不能契合需求是关键。让科普服务更加均衡普惠精准,要进一步创新科普传播手段、方法,完善信息化、全媒体、多渠道的科普传播矩阵,不断提高科普质量,提升科普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   科普伴随科技创新而生,也驱动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当前,“重科研、轻科普”,科研与科普联系不够紧密的现象仍一定程度上存在,要通过强化经费支持、完善科普人才评价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等措施,进一步培养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激励更多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将普及科学知识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更好结合起来,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必能推动形成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的良好局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喻思南) 来源:人民日报
  • 石墨烯纳米材料可安全开发       英国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重要的发现:首次人体严格受控暴露临床试验显示,吸入特定类型的石墨烯不会对肺或心血管功能产生短期不良影响。这意味着石墨烯这种纳米材料可以安全地进一步开发,而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风险。相关论文发表在16日《自然·纳米材料》杂志上。   石墨烯在2004年首次被分离出来,具有超薄、超强、超柔韧等特性,被誉为“神奇”材料。其可能应用于电子产品、手机屏幕、服装、油漆和水净化等领域。此外,科学家还在积极探索石墨烯在针对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靶向治疗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例如将其制成可植入设备和传感器。然而,在医疗应用之前,所有纳米材料都需要测试是否有任何潜在的不利影响。   此次人体试验使用了超纯氧化石墨烯纳米薄片(一种与水相融的材料)。来自爱丁堡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14名志愿者,这些人在严格控制的暴露和临床监测条件下参与了这项研究。志愿者在专门设计的移动实验室中骑车时,戴着口罩呼吸了超纯氧化石墨烯2个小时,并在暴露前和暴露后每隔两小时测量一次肺功能、血压、凝血和血液中炎症水平。几周后,志愿者返回诊所,反复受控地暴露在不同质量的氧化石墨烯或清洁空气中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吸入超纯氧化石墨烯对肺功能、血压或大多数其他生物参数没有不良影响。研究人员注意到,有轻微的迹象表明,吸入这种物质可能会影响血液凝块的方式,但这种影响非常小。不过,仍需进一步调查以确定更高剂量和长时间接触石墨烯的潜在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前景看好,但必须确保以安全的方式制造,才能在生活中更广泛地应用。通过在人类志愿者身上探索这种独特材料的安全性,在理解石墨烯如何影响人体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这一发现可能为新型设备、治疗手段和监测技术的开发打开大门。(记者 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 新抗生素显著增强抑制耐药菌功效       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正在使许多现代药物失效,甚至可能引起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抗生素克服了抗生素耐药性机制。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合成化合物克雷霉素(cresomycin)可杀死许多耐药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研究领导者、哈佛大学化学生物学教授安德鲁·迈尔斯表示,与临床批准的抗生素相比,克雷霉素对许多致病菌的活性抑制显著提高,这些致病菌每年会导致100多万人死亡。   开发克雷霉素的目的是帮助人体战胜超级细菌。哈佛大学团队从林可酰胺的化学结构中获得了灵感。林可酰胺是一类抗生素,其中包括常用的克林霉素。与许多抗生素一样,克林霉素是通过半合成方式制成的,而新化合物完全是人工合成的,并且具有无法通过现有手段获得的化学修饰。   细菌核糖体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分子机器。破坏核糖体功能是许多现有抗生素的标志,但一些细菌已进化出屏蔽机制,阻止传统药物发挥作用。具体而言,细菌可通过表达产生核糖体RNA甲基转移酶的基因,来对核糖体靶向抗生素药物产生抗药性。这些酶将药物成分挡在外面,最终抑制药物活性。   为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团队将化合物设计成与其结合靶标非常相似的刚性形状,使其对核糖体有更强的控制力。这种新分子具有与细菌核糖体结合的更强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抗生素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如果没有抗生素,许多医疗程序,如手术、癌症治疗和器官移植都无法进行。研究中的创新还有助于生产其他新药。(记者 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