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国家数据局将谋划储备一批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       新华社重庆9月12日电(记者严赋憬、伍鲲鹏)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12日在重庆召开的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上表示,国家数据局将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关键任务项目化、工程化落地,谋深储实一批重大项目。   据了解,今年5月国家数据局联合有关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我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城市数据底座日渐夯实,数据应用场景持续丰富,数字化转型生态持续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国家数据局将突出标准引领,统筹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建设,支持重点领域基础性标准研制,强化重要标准的应用和推广,提升规范化发展水平。   推进会上,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下一步还将加强数字化转型优秀实践、典型案例提炼推广,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同时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咨询、建设实施、运营运维三大类经营主体,加强正向引导、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形成更大发展合力。 来源:新华网
  • 我科研团队发布国际首套车云场一体化自动驾驶测试系统       在近日举行的国际车联网与智能汽车测试技术创新联盟2024年会上,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长安大学教授赵祥模团队主持研发的国际首套“Pioneer车云场一体化自动驾驶虚实融合测试系统”(以下简称“Pioneer测试系统”)发布。该测试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利用“虚拟的场景”和“加速的测试方法”对真实自动驾驶车辆进行高可信的测试评价。   赵祥模介绍,Pioneer测试系统主要由具备高精感知和可靠通信能力的封闭试验场、支持状态数据上传与虚拟场景注入的测试车辆、具备实时孪生与动态仿真能力的云端平台三大部分构成,各部分间依赖多模式互联通信进行信息交互和协同工作。   该测试系统主要面向自动驾驶整车级平台,融合真实测试场地环境与云端孪生仿真系统,可进行加速测试、大规模测试和强化测试,有助于解决国际“三支柱”测试方法(软件仿真测试、公共道路测试、封闭场地测试)存在的测试准确度、测试效率及测试安全等问题。   在该测试系统演示过程中,记者观察到,一辆真实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短短不到2公里的测试路段内,系统实现了9个高保真度场景的运行测试。Pioneer测试系统还对被测车辆的安全性、运行效率和舒适性等关键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自动给出测试任务的总体分数并生成测试报告。   据悉,赵祥模团队主持编写的《自动驾驶汽车试验场车联网》国际标准已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立项。   赵祥模表示,随着Pioneer测试系统进一步迭代和推广应用,高等级自动驾驶上路许可将获得强有力技术支撑,有望推动道路交通运输行业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记者王禹涵) 来源:科技日报
  • 人形机器人落地,如何跑出“加速度”       一只机械手,灵活地对照观众的手势做出抓、握、伸手指等动作;一个与普通成年人等高的人形机器人,一步步上斜坡、爬楼梯、过障碍;在汽车生产线上,人形机器人尝试完成柔性装配、产品检测等复杂场景的工作……在日前举行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169家企业的600余件创新产品亮相,多款人形机器人大放异彩。   10年前,人形机器人只会简单的肢体控制;如今,一些人形机器人已拥有聪慧的“大脑”、敏捷的“小脑”和灵活的“肢体”。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形成,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有望跑出“加速度”。   机器越来越像“人”   去年底,优必选上市,成为我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今年,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亮相……人形机器人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技术的进步,让机器越来越像“人”。   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说,目前,人形机器人专属部组件与材料逐渐走俏,高爆发电机、精密减速器、高精度传感器、长续航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将构筑起更加稳定、高性能的人形机器人硬件系统。同时,基于神经网络、图语法、进化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人形机器人将能根据场景和任务需求,自动构建腿足、手臂、躯干等模块,实现形态和控制的协同优化。人形机器人多模态大模型将能通过融合语音、图像文本、传感信号、3D点云等多模态信息,为人形机器人的认知和决策规划提供更强的多模态理解、生成和关联能力,提升其在复杂场景任务中的泛化能力。   “过去,机器人没有自主运动控制能力,只能在固定环境完成单一任务。”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说,如今,大模型的加持让人形机器人的“大脑”能以多模态方式实现人机交互。   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说,近年来大模型的应用对机器人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算法在复杂任务执行上的成功率普遍较低,而大模型的引入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执行能力,为未来商业化落地带来很大可能。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也认为,过去10年,深度强化学习和大语言模型对人形机器人发展影响深远。未来几年,这两项技术有望取得更大进展,进一步与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   人机互补是趋势   那么,机器人取代人类的情节,会从科幻走向现实吗?   在熊友军看来,人形机器人并不会取代人类,它极有可能与人形成互补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在工业场景,未来工厂可能会呈现“721”模式:70%的作业将由当前已广泛应用的专用机器人承担,如机械手臂、无人搬运车等;20%的任务将由人形机器人执行,它们能胜任专用机器人难以处理的复杂任务,并进入一些与人体适配性更高的场景;剩余10%的工作,由于技术或实际操作的限制,仍需依赖人工完成。   香港大学机器人与自动化首席教授、新兴技术研究所所长席宁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引入主要是为了完成人类不愿意或不适合从事的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行业自动化和智能化。   “虽然很像人,但从实际功能上来讲,行业更希望它们能成为超限机器人,即超过人的能力限度做更多工作。”席宁说,“比如在柔韧性、稳定性、载重强度、工作时长等方面,人形机器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商用之路需闯关   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丰富的产业生态和消费场景、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大模型等技术的发展,为人形机器人加速奔跑提供了强大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显示,近3年,我国新增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470台,10年间增长近19倍。《华尔街日报》近日刊文称,日本和欧洲公司曾主导工业机器人行业,但一些中国公司正在迎头赶上。该报道援引研究公司MIR Databank的数据称,今年上半年,中国生产商占据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一半以上份额。相比之下,2022年全年这一比例约为36%。   但要看到的是,眼下,人形机器人商用整体处于起步阶段。让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还需闯几道关?   一道是功能关。有业内人士坦言,目前人形机器人上肢精度大约在厘米级,与0.01毫米的工业级精度差距还相当大。《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例如,要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大脑”,增强环境感知、行为控制、人机交互能力,推动云端和边缘端智能协同部署;要开发控制人形机器人运动的“小脑”,搭建运动控制算法库,建立网络控制系统架构。   一道是成本关。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已出现一些轻量化低成本产品,如宇树科技发布的人形机器人G1量产版售价9.9万元起。不过,市面上绝大多数人形机器人售价在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从供应链上看,要突破核心零部件制造难题、实现低成本,还是要依靠我国的制造基础。”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熊蓉说。(记者 崔 爽) 来源:科技日报
  • AI驱动集成电路行业持续向好       经历前两年周期性下滑后,全球半导体产业2024年逐步迎来复苏。今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表现突出,芯片制造、芯片设计企业营收普遍好转;AI成为驱动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GPU芯片和高带宽内存(HBM)芯片等需求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半导体设备需求持续旺盛,中国市场已连续多个季度稳坐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宝座。   半导体市场企稳复苏   告别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下行周期后,今年半导体产业逐步迎来复苏。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6.5%,总额达到1499亿美元。SIA总裁约翰·纽费尔表示,该季度销售额刷新了两年半来的记录。   另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统计,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硅晶圆出货量环比增长7.1%,达到30.35亿平方英寸。SEMI SMG主席李崇伟表示:“硅晶圆市场正在复苏,这得益于与数据中心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相关的强劲需求。越来越多的新半导体晶圆厂正在建设中或扩大产能。这种扩张以及向一万亿美元半导体市场迈进的长期趋势,将不可避免有更多的硅晶圆需求。”   在全球产业复苏背景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今年表现更为突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2445亿块,同比增长29.3%。   其中,中芯国际上半年营收约262.69亿元,同比增加23.2%;今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19.0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将增长13%至15%。中芯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在业绩发布会上称,公司今年全年总体格局已基本确定,目标是销售收入增幅超过同业的平均值,下半年销售收入超过上半年。   华虹半导体上半年营收9.39亿美元,净利润3850万美元。公司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至二季度,8英寸产能利用率超过100%,12英寸产能利用率接近满产,连续两个季度营收环比正增长。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君表示:“半导体市场在经历了数个季度的持续疲软后,在部分消费电子等领域带动下出现了企稳复苏信号。第二季度,华虹半导体的销售收入达到4.785亿美元,毛利率为10.5%,均实现了环比增长。”   AI成为重要驱动力   从2022年ChatGPT发布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兴起,并由此带动全球AI芯片、存储芯片出货量大幅飙升。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认为,AI智能应用创新驱动着半导体产业持续成长,而图形处理器(GPU)提供的算力使AI智能应用成为可能,两者相辅相成。   随着大模型时代加速来临,AI行业发展越来越偏重GPU算力底座,全球算力需求快速增长。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AI)半导体总收入将达到71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33%。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将超过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目前,智能算力市场份额大多数被国际厂商的GPU所垄断,近两年国产AI芯片快速发展,正在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落地应用。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产GPU厂商燧原科技、天数智芯、摩尔线程等集中展示了各自的智能算力解决方案。近日,燧原科技国产万卡集群点亮仪式在甘肃省庆阳市举行,标志着国产算力集群搭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AI大模型领域,万卡通用算力将成为标配。   国产GPU厂商景嘉微上半年实现营收3.5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3415.4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表示坚定看好GPU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全力推进由“专用”到“专用+通用”的发展战略,瞄准GPU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方向,持续开展高性能GPU、模块及整机等产品的研发。   存储芯片行业今年同样普遍回暖。 根据集邦咨询最新存储器产业报告,受惠于需求成长、供需结构改善拉升价格,加上HBM(高带宽内存)等高附加价值产品崛起,预估内存(DRAM)及闪存(NAND Flash)产业2024年营收将分别增加75%和77%。   多家国产存储公司半年报显示,存储市场景气度进一步上升。江波龙上半年实现营收90.39亿元,同比增长143.82%,归母净利润5.94亿元,同比增长199.64%。佰维存储实现营收34.41亿元,同比增长199.64%,归母净利润2.83亿元,扭亏为盈。兆易创实现营收36.09亿元,同比增长21.69%,归母净利润5.17亿元,同比增长53.88%。兆易创新表示,经历2023年市场需求低迷和库存逐步消化后,2024年上半年消费、网络通信市场出现需求回暖,带动公司存储芯片的销量和营收增长。   当前,大模型参数指数级增长对AI服务器需求激增,而AI服务器迭代对内存带宽、存储容量需求的提升使得HBM成为核心升级点。开源证券认为,全球HBM市场规模在2023年至2027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50.9%。集邦咨询预估2024年HBM将贡献内存芯片出货量的5%和营收的20%。   半导体设备需求持续旺盛   从半导体周期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算力和高性能存储芯片成为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也推动了集成电路装备的需求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高达125.2亿美元,同比激增113%,连续四个季度稳坐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宝座。SEMI近期发布《年中总半导体设备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总销售额将达到1090亿美元,创下新的行业纪录;2025年的销售额将创下1280亿美元的新高。   产业复苏形势下,国内晶圆厂扩产确定性强,带动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订单情况良好,成长性凸显。   在前三大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中,北方华创上半年实现营收123.35亿元,同比增长46.38%;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54.54%。中微公司实现营收34.48亿元,同比增长36.46%;新增订单47亿元,同比增长约40.3%。盛美公司实现营收24.39亿元,同比增长49.33%;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增长0.85%。   总部位于上海的万业企业近日发布半年报显示,2024年至今,公司获得设备订单约2.2亿元,旗下凯世通新增5家客户订单,其中3家为国内主流客户重复订单,2家为新增客户订单,是目前国内12英寸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产品交付量和工艺覆盖率领先的供应商。2020年至今,公司累计在集成电路领域获得订单金额近19亿元。   万业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行业逐渐回暖、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应用需求和市场机遇的推动下,公司有望借助其核心装备布局实现更大规模的增长。”(记者 高少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 加快移动物联网发展!力争到2027年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突破36亿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精神的力量,尤其是科学家精神。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突破创新,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科学家精神   首先,突破基础前沿高端技术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体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科学技术水平大为提高。当前,我国中低层次产业技术已经迎头赶上,但基础、前沿、核心、高层次技术仍然有待突破,还存在众多卡脖子环节和领域,这些只有通过自主研发来获取。我国已经培养了一批实干、面向市场、应用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但要取得科学大发现,实现技术的高端、核心突破,尤其是尽快突破一些产业技术瓶颈,仅有操作和组装思维的工程技术人员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志向更加宏大、研究更加深入、能够独立自主、引领科学前沿的科学家,让他们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广大科研工作者需要坚持自主创新,通过弘扬科学家精神,追求博大精深的科学世界,尽快成长为世界一流科学家。   其次,保持制造业优势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工厂,拥有世界上工业门类最为齐全,规模最为庞大、产业链配套最为多样的制造业体系。制造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累起来的巨大国际竞争优势,对增强综合国力,抵御国际风险,谋求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需要继续保持乃至进一步扩大我国制造业优势,一方面要继续巩固传统制造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升级现代高端制造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以关键核心技术来把控、牵引技术体系,占据技术链、产业链发展的主动地位,确保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长期优势。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研发需要广大科研人员弘扬科学家精神,沉下心、一心向学、全力以赴、奋发进取。   再次,培育科技人才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随着科技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类劳动更多由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社会生产需要更密集投入知识、技术等智力要素,而且随着生产过程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多、流程环节越来越复杂化,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高水平教育、高端科技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生产力变迁的关键因素。教育培养人才,高水平教育需要传播科学家文化,锻炼科学家素质。人才是科学技术劳动者,尤其高水平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劳动者要素,为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持续进步,文化传承创新,各项事业继往开来,需要培养、造就有科学家精神的高层次接班人。   要创造充分条件让更多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推进科学技术发展,以核心技术突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业竞争力。要提高年轻人的科学素质,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让他们愿意在科学海洋里遨游,实现科研价值。对于新进入科研领域,有潜力、愿意奋斗的年轻人,要为他们创造基本的物质条件,培养他们的科学家素质,让他们在科学家精神的引领下,坚持攻坚克难,勇攀科学高峰。   多维打造我国科学家精神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需要重新构建科学文化体系,打造坚定的科学家精神。   第一,从“人”的因素出发,打造具备科学家精神的群体。人是科学家精神的载体和能动因素。要打造科学家精神,首先要通过严格选拔,让具备科学家精神,拥有科学家能力或者潜质的人才进入科研队伍。要把那些支持科研、热爱科研、追求卓越的人选拔进科研队伍,通过同类共聚、趣味相投、彼此促进来培育、发展、巩固科学家精神。对于科研行政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可以不直接搞科研,但必须认同科研,支持科研,尊重科学家,当前我国在鼓励科研自由探索之外,也倡导有组织科研,要整合核心科研、辅助科研人员,在科学原则指引下,科学家精神鼓舞下,形成强大的科学精神力量,勇攀科学高峰。有科学家精神的人在一起,就会形成强大的科学精神力量。   第二,从素养出发,打造科学家精神。素养是科学家精神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因素。科学家精神是一种高级素养,爱学习、喜欢动脑筋、积极解决问题等都是人的良好素养,但并不一定是科学素养,更不一定是科学家素养。以解决问题为例,可以是日常解决经验性的家庭小问题,也可以是通过一定组织和技术,解决家庭消费产品的工艺创新问题,还可以是通过严格的科学范式,改变家庭生活和工作形态。第一种是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是手艺人所为,第二种是用现成的理论加一定实用创新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是工程师所为,第三种是用新的理论并引发颠覆式创新,解决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创新是一种素养,并非人人与生俱来,需要后天逐步培养。尤其科学家精神,没有一定知识基础、对科学本身的理解、研究能力,和对事物的巨大好奇,是不可能形成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培育需要从青少年开始,嵌入中小学课程学习体系之中,并落实到实践教学内容之中。年轻人理想信念体系中要有科学家精神的位置,在大学,尤其是硕博阶段,要将科学家精神作为学风建设、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在毕业后的人才招聘中,科研单位应将有无科学家素养作为必要条件。   第三,从规制出发,打造科学家精神的边界。科学家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有确定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内心有无科学家精神,总能够在外在表现中得到体现。要推动某项事业发展,恰当的规章不可或缺,打造科学家精神毫无疑问是一项重大事业,同样需要建章立制,比如需要对科研人员的精神风气进行约束,对真正的科学家精神进行鉴定,对伪科学家精神进行判定。精神追求往往发自内心,较少显性化,这也是精神追求的本质决定。比如一个人内心有高尚追求,就不会过多在意于物,借助于物,以证明自己、标示自己。同时先进的精神追求是无限的,所以直接从精神定边界还很有限,只可能确定一些理念标准,如严格求证,追求卓越等。另外,也应看到,精神不足往往体现于一些物质追求上,外在追求能够反证内在精神,过多的物质追求无疑是与科学家精神相悖的,因此建立科学家精神边界,需要首先从非科学家行为入手,比如不得抄袭、虚报成果等。为规制角度打造好我国科学家精神边界,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有针对性推进科研分类评价,尤其在高层次人才评价上强化科学家精神衡量指标。   (周勇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人才强国背景下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十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记者从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悉,9月11日12时0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本次试验在国内首次实现垂直起降返回火箭空中二次点火、跨音速大动压环境下“栅格舵—冷气姿控—发动机”联合制导控制,以及高空风实时风修技术工程化应用等技术验证。试验经历“上升—发动机关机—无动力滑行—发动机空中二次起动—软着陆”过程,各项指标均满足预期设计。(记者付毅飞) 来源:科技日报
  • 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中秋启幕       11日,记者从中国科协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5日至9月25日举行,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幕恰逢中秋节,不少场馆、公园将推出科技点亮中秋月、科普游园会、科普之夜、科学之夜、观星、科普市集、舞台剧等特色活动。   据悉,2024年全国科普日主要活动包括“千馆展览探未来”“万场报告话前沿”“千万IP创科普”3项重点活动和8个联合行动,以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打造的主场活动。截至目前,全国科普日平台汇聚了10多万场各地活动,活动开展地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澳门也将开展近40项重点科普活动,话剧《钱学森》将在香港上演。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副部长庞晓东介绍,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一大特色是突出科普惠民。活动期间,科普与科幻、文化、艺术、旅游、体育融合创新,科普集市、科普剧、灯光秀、实验秀、科幻绘画展、科幻电影展映、奥运科普、“中轴线”科普、中华文明探源等各类主题科普竞相开展,科普服务将走进社区街道、深入基层一线、步入田间地头。此外,多地将发布系列科普路线和打卡地图。   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场地设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中国科技馆。除了新兴科技助发展、科学家精神耀九州、文明薪火永传承、青春报国正当时等专题展览,活动内容还包括高阶前沿科普报告、科学家与青少年共筑未来暨同上一堂科学课、“文明的烛火”舞台剧等。   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由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科技部等21个部门共同主办。(记者代小佩) 来源:科技日报
  • 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联”       记者1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提升移动物联网行业供给水平、创新赋能能力和产业整体价值,加快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   移动物联网是以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为载体,通过多网协同实现人、机、物泛在智联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8月,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首次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移动物联网高质量发展面临网络覆盖有待优化、高端产业有待突破、行业应用有待深入、连接价值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引导产业各方凝聚合力,加快移动物联网与行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通知》立足移动物联网产业发展节奏以及各行业领域移动物联网应用现状,明确了移动物联网发展目标:到2027年,基于4G和5G高低搭配、泛在智联、安全可靠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5G NB-IoT(窄带物联网)网络实现重点场景深度覆盖;5G RedCap(轻量化)实现全国县级以上城市规模覆盖,并向重点乡镇、农村延伸覆盖;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力争突破36亿,其中4G/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占比达到95%;支持全国建设5个以上移动物联网产业集群,打造10个以上移动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亿级连接的应用领域,打造一批千万级连接的应用领域。   《通知》部署四方面主要任务:夯实物联网络底座,主要包括加强网络规划建设、提升网络智联能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增强产业供给能力;深化智能融合应用,主要包括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助力民众生活智慧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主要包括优化价值评估方法、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完善安全保护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明确提出优化移动物联网价值评估方法,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全面评估移动物联网整体价值。(记者崔爽) 来源:科技日报
  • “AI科学家”登场 科研自动化时代来了?       科研过程可以完全自动化吗?一个研究机器学习的国际团队正在勇闯“无人区”。   据《自然》网站近日报道,日本Sakana AI公司和加拿大、英国科学家携手,创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AI)科学家”。从阅读文献到提出新假设,再到尝试各种解决方案并撰写论文,整个研究周期,“AI科学家”能一气呵成。   Sakana公司在其官网表示,这位科研“新星”是首个用于自动化科研和开放式发现的综合AI系统,标志着科学发现新时代的开始。尽管它展现出非凡的潜力,但目前并不完美,应警惕“AI科学家”被滥用的风险。   推进流程行云流水   AI技术不断进步,让科学家能借助一些模型来集思广益或编写代码。然而,这些模型仍然需要大量人工监督,或仅囿于执行特定任务。   那么,能否利用基础模型将整个科研过程自动化呢?包括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机器学习专家在内的团队,成功创建出首位“AI科学家”。   在想法生成阶段,该“AI科学家”基于一个起始模板,先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多个不同研究方向,并进行广泛搜索,以确保某些想法是新颖且有趣的;在实验迭代阶段,对于第一阶段提出的某个想法,“AI科学家”会先开展实验,然后生成图表可视化结果,并给每个图表添加注释;在论文写作阶段,它会模仿标准机器学习会议的风格,撰写出一份文字简练、内容丰富的论文,并自主查找相关论文进行引用;在自动化同行评审阶段,研究团队开发出一个自动化的“AI审稿人”,其评估生成论文的准确性堪与人类相媲美。评估结果和建议可用于改进该项目,实现持续的反馈循环,使“AI科学家”能够迭代改进其研究成果。   在最初的演示中,该“AI科学家”针对扩散模型、Transformer模型(一种用于处理语言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及AI“领悟”(grokking)等机器学习子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总共生成了10篇论文,每篇论文的成本约15美元。   美国华盛顿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家杰文·韦斯特表示,该“AI科学家”行云流水般完成了整个科研流程,令人印象深刻,有望加速科学发现的步伐。   功能远非尽善尽美   尽管这位“AI科学家”潜能巨大,但它远非尽善尽美。   Sakana AI公司指出,“AI科学家”目前还不具备视觉功能,因此无法修复论文中出现的图表问题。例如,它生成的图表有时无法读取,表格有时会超出页面范围,页面布局也并不美观。   此外,该“AI科学家”有时会出现想法正确但执行错误的情况,也会因比较不当而生成误导性的结果。在撰写论文和评估结论时,它还可能会犯严重错误。例如,它很难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这是大语言模型的“通病”。为了部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团队确保所有实验结果都可以重复,并存储了所有执行文件。   研究人员预计,未来多模态模型“加入战局”,将助该“AI科学家”一臂之力。   另外,该“AI科学家”只能开展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且缺乏科研过程的关键部分:动手进行实验的能力。   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计算机科学家汤姆·霍普表示,目前该大语言模型“仍无法提出并制定新颖有用的科学方向”。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家赫布兰德·希德则认为,即使该系统在短期内无法完成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仍可将科研过程中一些重复性内容自动化。   Sakana AI也强调,此类系统能否提出真正的变革型想法仍未有定论。未来的“AI科学家”能否发明出像人工神经网络或信息论一样的概念也还是个未知数。   能力越强越需慎用   研究人员表示,为扩大该“AI科学家”的能力,让其能够研究更抽象的领域,如纯数学领域,可能需要调遣语言模型之外的其他技术。   例如,解决数学问题需要逻辑推理,而目前大多数AI模型都不擅长逻辑推理。鉴于此,谷歌深度思维公司开发出AlphaGeometr,将语言模型与符号引擎(使用符号和逻辑规则进行推理)相结合,构建出一种神经—符号混合系统。在今年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升级后的AlphaGeometry2在19秒内就解答出一道题,令人类选手望尘莫及。   研究人员坚信,目前的迭代只是个开始。“AI科学家”就像AI科研自动化领域的GPT-1。随着不断迭代,它将如目前的GPT-4一样,引发新的科研革命。   不过,与许多新技术一样,“AI科学家”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甚至可能被滥用。   譬如,“AI 科学家”能自动创建论文并提交,这将显著增加审稿人的工作量,可能阻碍科学质量控制,并给学术进步带来压力。而且,“AI科学家”还可能被用来制造危险的病毒,给人类社会带来潜在危害。(记者 刘 霞) 来源:科技日报
  •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精神的力量,尤其是科学家精神。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突破创新,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科学家精神   首先,突破基础前沿高端技术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体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科学技术水平大为提高。当前,我国中低层次产业技术已经迎头赶上,但基础、前沿、核心、高层次技术仍然有待突破,还存在众多卡脖子环节和领域,这些只有通过自主研发来获取。我国已经培养了一批实干、面向市场、应用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但要取得科学大发现,实现技术的高端、核心突破,尤其是尽快突破一些产业技术瓶颈,仅有操作和组装思维的工程技术人员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志向更加宏大、研究更加深入、能够独立自主、引领科学前沿的科学家,让他们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广大科研工作者需要坚持自主创新,通过弘扬科学家精神,追求博大精深的科学世界,尽快成长为世界一流科学家。   其次,保持制造业优势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工厂,拥有世界上工业门类最为齐全,规模最为庞大、产业链配套最为多样的制造业体系。制造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累起来的巨大国际竞争优势,对增强综合国力,抵御国际风险,谋求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需要继续保持乃至进一步扩大我国制造业优势,一方面要继续巩固传统制造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升级现代高端制造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以关键核心技术来把控、牵引技术体系,占据技术链、产业链发展的主动地位,确保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长期优势。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研发需要广大科研人员弘扬科学家精神,沉下心、一心向学、全力以赴、奋发进取。   再次,培育科技人才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随着科技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类劳动更多由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社会生产需要更密集投入知识、技术等智力要素,而且随着生产过程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多、流程环节越来越复杂化,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高水平教育、高端科技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生产力变迁的关键因素。教育培养人才,高水平教育需要传播科学家文化,锻炼科学家素质。人才是科学技术劳动者,尤其高水平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劳动者要素,为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持续进步,文化传承创新,各项事业继往开来,需要培养、造就有科学家精神的高层次接班人。   要创造充分条件让更多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推进科学技术发展,以核心技术突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业竞争力。要提高年轻人的科学素质,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让他们愿意在科学海洋里遨游,实现科研价值。对于新进入科研领域,有潜力、愿意奋斗的年轻人,要为他们创造基本的物质条件,培养他们的科学家素质,让他们在科学家精神的引领下,坚持攻坚克难,勇攀科学高峰。   多维打造我国科学家精神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需要重新构建科学文化体系,打造坚定的科学家精神。   第一,从“人”的因素出发,打造具备科学家精神的群体。人是科学家精神的载体和能动因素。要打造科学家精神,首先要通过严格选拔,让具备科学家精神,拥有科学家能力或者潜质的人才进入科研队伍。要把那些支持科研、热爱科研、追求卓越的人选拔进科研队伍,通过同类共聚、趣味相投、彼此促进来培育、发展、巩固科学家精神。对于科研行政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可以不直接搞科研,但必须认同科研,支持科研,尊重科学家,当前我国在鼓励科研自由探索之外,也倡导有组织科研,要整合核心科研、辅助科研人员,在科学原则指引下,科学家精神鼓舞下,形成强大的科学精神力量,勇攀科学高峰。有科学家精神的人在一起,就会形成强大的科学精神力量。   第二,从素养出发,打造科学家精神。素养是科学家精神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因素。科学家精神是一种高级素养,爱学习、喜欢动脑筋、积极解决问题等都是人的良好素养,但并不一定是科学素养,更不一定是科学家素养。以解决问题为例,可以是日常解决经验性的家庭小问题,也可以是通过一定组织和技术,解决家庭消费产品的工艺创新问题,还可以是通过严格的科学范式,改变家庭生活和工作形态。第一种是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是手艺人所为,第二种是用现成的理论加一定实用创新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是工程师所为,第三种是用新的理论并引发颠覆式创新,解决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创新是一种素养,并非人人与生俱来,需要后天逐步培养。尤其科学家精神,没有一定知识基础、对科学本身的理解、研究能力,和对事物的巨大好奇,是不可能形成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培育需要从青少年开始,嵌入中小学课程学习体系之中,并落实到实践教学内容之中。年轻人理想信念体系中要有科学家精神的位置,在大学,尤其是硕博阶段,要将科学家精神作为学风建设、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在毕业后的人才招聘中,科研单位应将有无科学家素养作为必要条件。   第三,从规制出发,打造科学家精神的边界。科学家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有确定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内心有无科学家精神,总能够在外在表现中得到体现。要推动某项事业发展,恰当的规章不可或缺,打造科学家精神毫无疑问是一项重大事业,同样需要建章立制,比如需要对科研人员的精神风气进行约束,对真正的科学家精神进行鉴定,对伪科学家精神进行判定。精神追求往往发自内心,较少显性化,这也是精神追求的本质决定。比如一个人内心有高尚追求,就不会过多在意于物,借助于物,以证明自己、标示自己。同时先进的精神追求是无限的,所以直接从精神定边界还很有限,只可能确定一些理念标准,如严格求证,追求卓越等。另外,也应看到,精神不足往往体现于一些物质追求上,外在追求能够反证内在精神,过多的物质追求无疑是与科学家精神相悖的,因此建立科学家精神边界,需要首先从非科学家行为入手,比如不得抄袭、虚报成果等。为规制角度打造好我国科学家精神边界,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有针对性推进科研分类评价,尤其在高层次人才评价上强化科学家精神衡量指标。   (周勇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人才强国背景下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