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新质生产力推动消费深刻变革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上,记者发现,新质生产力正从创造需求、塑造风尚、打造环境等方面加速“造新”,推动消费深刻变革。   创造新需求 增添消费动能   走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通过移动舱体展示的全屋智能场景,仿佛来到智慧、安全、舒适便捷的“未来之家”:主人进入家中,灯光、音响、空调等智能设备便会自动启动;老人一旦跌倒,会立刻发送信号至亲人手机;在车上也可以实时掌控家中的扫地机器人……   “以全屋智能为代表的空间智能化,是房地产行业探索发展新模式的最优解之一,它能使房子产生显性变化,继而促进新型家居消费。”华为终端BG首席战略官兼全屋智能产品线总裁邵洋说。目前,华为全屋智能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300多家门店,为消费者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和服务。   变革新技术,创造新需求,催生新场景。   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智慧运动设备……消博会上,一系列新质生产力典型业态相关产品和方案集中亮相,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激发更多新型消费需求,引领消费赛道提质升级。   在科大讯飞展区,智能录音笔、翻译机、办公本、AI扫拖机器人等多款搭载讯飞星火大模型的产品集中展出,引来观众驻足围观,有人更是按“展”索“品”,当场上网订购。   “在马车时代,用户想要的永远不会是汽车,而是更快的马。”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副总裁战文宇用一个形象比喻,说出了创新与需求的辩证关系,“要不断以技术创新来满足真实世界的刚需。”   近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地方站首站在海南启动,聚焦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持续激发消费潜能。   众多参展企业认为,这不仅是针对消费者的设备更新行动,也是一场针对消费品企业的创新行动,可以催生新需求、新产业、新模式,为消费增长带来新动能。   塑造新风尚 引领消费潮流   一路旖旎风光,一路风驰电掣。消博会期间,一场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众测赛在海南环岛展开,17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展开续航和智慧能力的竞逐、测评。   新能源汽车是绿色经济最具代表性的消费品之一,其赛事和展览成为消博会上新质生产力引领绿色消费风尚的生动例证。作为消博会举办地的海南,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0.8%,这意味着每新增两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位列全国省级第一。   “市场正面临新型消费大时代,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技术的提升,会带来消费习惯和方式的巨大改变。未来人类将追求更健康的生活。”在消博会参观的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兴华说。   自动识别塑料瓶并发放“环保奖励”的智能回收机,量身定制健身方案的智能体测一体机,智能扫码最快3秒“出杯”的喜茶出茶机,帮助运动障碍人群进行有效锻炼的反重力跑台……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消费的场景在消博会处处可见。   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碰撞,新质生产力还为国潮国货消费插上了新翅膀。   在浙江馆,一款糖画机器人传承糖画非遗技艺,快速融化糖块并喷涂,实现平面糖画制作。观众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选择食材、造型并支付后,各式造型的甜品便快速“画”了出来。“省时省力,已有很多景区、夜市采购我们的产品。”该产品展商尹于辉说。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货品牌力和竞争力逐渐增强。消博会上,越来越多的精品国货,展现出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的崭新面貌,吸引众多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的目光。   打造新环境 重塑消费体验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一环。观察消博会会场内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推动消费在体验感、安全感和便捷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客服等加速应用,为消费者打造了身临其境、交互丰富的沉浸式购物场景,辅助消费者进行购物决策,提升个性化购物体验。   “球鞋模型有全方位的展示,还可以用手点击查看每个细节,效果非常逼真。”消博会得物App展台前,不少观众佩戴头显设备,好奇又兴奋地体验3D创新应用“球鞋博物馆”。得物App展商介绍说,目前得物的球鞋模型库已囊括超两万双球鞋模型、涵盖众多知名品牌。   消费市场各环节的数据、信息等通过新技术实现整合和存储,便于监管部门对商品的生产、物流、售后等进行追溯,能更大程度地优化消费市场环境。   免税消费是繁荣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消博会上,众多免税企业参展;会场之外,海南各离岛免税店也客流不断。   得益于免税商品溯源码这一依托技术创新推出的管理机制,海南离岛免税品质保障备受好评。“此举提升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也有利于监管部门高效查处行业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安永大中华区零售与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郑铭驹说。   基于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我国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扩容提速,快递物流等渠道更通畅,让消费更便捷舒适。   瞄准未来市场,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在消博会展出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将广泛应用于旅游观光、物流运输、医疗急救等场景,相关领域消费也将更加高效便捷。   “新质生产力不仅代表技术的进步,还包含管理方式、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生产关系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毕马威中国海南区域首席合伙人张岚岚说,消费企业愈发注重运用新质生产力提升运营能力,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商品、更舒适的服务。(记者 吴茂辉 王存福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新型储能行业需回归技术创新主航道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在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同时,也出现了产能过剩、项目实际利用率不高、安全监管亟待升级等问题。业界呼吁,行业应坚守安全底线,尽快回归以技术创新推动降本增效的主航道。   宁德时代发布天恒储能系统   近日,宁德时代发布首款5年零衰减且可大规模量产的储能系统——天恒储能系统,为储能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负责人许金梅表示,天恒储能系统的产品可以实现“容量5年零衰减”以及“6MWh(兆瓦时)的高能量”。许金梅说,围绕储能电池的长寿命、高安全、零衰减,宁德时代做了大量技术创新,并通过应用场景开发了解决方案,为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据介绍,天恒储能系统是一款标准20尺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采用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旨在解决储能领域长期存在的安全、容量衰减、寿命跳水以及能效降低等问题。通过材料及材料体系、系统结构、绿色极限制造以及商业模式四大创新突破,天恒储能系统在抗衰减方面的表现堪称卓越。   宁德时代方面表示,天恒储能系统的设计强调大容量、小尺寸,并在寿命和安全性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其所使用的锂电池实现了15000次以上的实验室循环,有效延长了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近年来,宁德时代的新型储能业务得到进了快速发展。宁德时代的数据显示,2023年宁德时代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为40%,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一;营收同比增长33.17%至599亿元,占总营收的14.94%。从2018年到2023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的收入从1.89亿元增至近600亿元,已成为宁德时代的第二增长曲线。   新型储能已成产业新赛道   据了解,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目前,不只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向新型储能领域延伸布局。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表示,比亚迪未来将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两个方向高度协同发展,目前比亚迪的储能电池累计出货量已超40GWh;中创新航方面透露,将会推出两款全新的储能电芯产品,未来储能业务在中创新航业务中的占比将达到20%至30%;亿纬锂能也于2023年底投资37亿元加速扩大储能电池的生产规模。   中国物理与化学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到2030年将接近3万亿元。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惠东表示,和传统调节电源相比,电化学储能具有调节速度快、调节精准高、布局灵活无场地限制等优点,但在长时续航方面存在经济性不足的问题。综合来看,电化学储能还相对处于偏弱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成为未来主力。   竞争加剧需避免低效竞争   新型储能赛道的火热景象之外,诸如产能过剩、项目实际利用率不高、产业安全监管待升级等问题也开始显现。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储能市场存在诸多痛点,其中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称,2022年储能电池库存可能超过20GWh,2023年按照不同口径统计的储能电池库存约为50GWh至80GWh,这也就意味着这两年的总库存已高达70GWh至100GWh。   不仅如此,墨柯认为,储能电池激烈的价格竞争还让动力电池的价格上不来,且储能电池倾向于向低端电动车消化库存,进一步挤压了动力电池的市场空间。   一些业内人士提到,我国目前有上万家储能企业,但大部分产品毛利率比较低,导致企业缺乏后续资源与经费继续投入研发。   深圳国瑞协创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卓清锋表示,新型储能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今年下半年或将迎来行业大洗牌,届时至少一半以上的集成企业将被淘汰。“现金流有问题的企业,今年估计会比较困难;做大储(应用于新能源电站、电网等大型场景的储能系统)的小企业,项目越多可能风险越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电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认为,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他建议,加强规划引领,优化调度运行,完善市场运营机制,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加快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呼吁,新型储能行业应坚守安全底线,尽快回归以技术创新推动降本增效的主航道,避免低效竞争。他们建议,新型储能行业要进一步增强上下游的分工协同,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新型储能的标准化、安全化、规模化和经济化,让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 董建国) 来源:经济参考报
  • 美国:人工智能正从流行词变成生产力       许多美国企业不仅把人工智能当作流行词汇挂在嘴边,而是在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尝试采用相关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先行一步拥抱人工智能的公司正在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越早尝试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业务有机结合,就可能越快找到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方法。   拥有160万名员工的美国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公司内部应用程序有一个名为“我的助手”的功能,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支持。这一功能可以快速回答问题,总结会议记录,并帮助撰写文档。沃尔玛表示,这项应用能简化一些繁琐的工作,以便员工能够专注于更重要的任务,预计这将为公司带来“巨大的生产力提升”。   美国著名百货连锁店梅西百货也表示,其正在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来定制营销策略,通过算法向顾客推荐商品。   美国休闲服饰品牌Abercrombie&Fitch的设计师则使用人工智能应用帮助他们设计产品,生成服装创意图像。其营销部门的工作人员还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帮助编写产品描述的简介。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将价格与需求实时动态匹配,已成为一些公司通用的做法,比如优步会根据想要乘坐的人数多少来浮动定价。快餐连锁Wendy's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在生意清淡的时段对网上菜单价格进行打折促销。   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公司进行库存管理。联合利华旗下著名冰淇淋品牌Ben&Jerry's在商店冰柜中安装了拥有人工智能技术的摄像头,存货不足时会评估剩余的数量,及时向公司总部发出警示。这一技术已安装在8000台冰箱中,后续还将大幅增加安装数量。因为能及时补充受欢迎口味的冰淇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冰柜销量平均增加了13%。   农业设备制造商迪尔公司则使用人工智能摄像头来改进除草剂喷淋装置。此设备可识别杂草,从而更精确地使用化学品。这一技术于2022年首次推出,公司估计这项技术已覆盖1亿多英亩土地并节省了800万加仑除草剂,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作物和土地的影响。   尽管企业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探索,但其目前应用有目共睹的成效让人们对新技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许多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表示,人工智能才刚刚开始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拥有广阔的前景。高德纳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全球90%的公司将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这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就业未来报告》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受访公司计划采用人工智能,其中50%的公司预计人工智能将带来就业增长。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的许多应用只是改进了既有软件可以做的事情,虽然更有效果,但不一定会向个人电脑和互联网那样“改变游戏规则”。另外,目前企业人工智能方案主要集中在提高生产流程的效率上,但人工智能如何助力企业前期的科学决策过程还有更大的探索空间和潜力。   也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工具发展很快,企业人云亦云采用人工智能效果有限。需要企业管理者深入跟踪研究相关技术的功能和潜力,结合公司具体业务,探索人工智能提高绩效的范例。同时,还要制定明确的护栏等制衡机制来管理安全风险,减少人工智能编造信息的“幻觉”倾向,规避训练数据中出现的偏见、知识产权等问题。   人工智能在给企业赋能的同时,还会加速工作岗位和工人技能要求的变化。确保工人有能力适应变化也是企业的重要责任。   世界经济论坛相关研究报告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扩展人类潜力、增强经济弹性”,但前提是企业和社会需要在更宽广的领域采取行动,培养适应性强的劳动力资源,让员工具备人工智能素养,并强调同理心、创造力和战略思维等人类特有的技能。(吴晓凌) 来源:经济参考报
  • 引导更多科技成果走向货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举措。前段时间,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意见》,旨在从更大范围内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可以使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助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就是实现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高效对接、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让科技成果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上开花结果。为此,要不断强化科技成果需求导向,充分展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通过各方协同创新、优化人才环境、改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等举措,为成果转化落地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科技创新真解决问题,成果转化真有效果。 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当前,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存在内部和外部评价体制市场导向不足的现象。与此同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本高,科技成果“获取难”。搭建成果转化桥梁、解决相关问题,是加速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着力点。要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突出评价体制的市场导向,让市场来引导科技立项、经费分配、技术孵化,激励创新链条和创新主体。要加大改革力度,提升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是重点。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科研人员少一些羁绊束缚和杂事干扰,才能让创新创造的血液畅快流动,让科技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经营主体。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机制,秉持公正、客观原则,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促进供需衔接有效顺畅是关键。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衔接不畅问题仍较为突出,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科技中介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可提供信息匹配、信用担保、综合服务等,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有效衔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因此,要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水平,建设一批科技中介服务综合体,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标准体系,扶持企业主导型科技中介机构,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存在的局部性和碎片化问题,实现全流程集成服务转型。 我国科技创新要素资源丰富,充分挖掘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主体潜力,优化市场服务,培育良好生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就一定能让更多科技成果走下“书架”迈上“货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沈费伟 戴 辰) 来源:经济日报
  • 新华鲜报丨方案来了!中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启航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题:方案来了!中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启航   新华社记者姜琳、黄垚   数字化浪潮加速演进,人口大国将如何拥抱机遇?   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AI数字人24小时直播带货,远程大数据寻医问诊,数字博物馆引人入胜……数字化技术已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   截至2022年末,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41.5%。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背后,关键靠人才支撑。   此次方案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提升数字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激发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如何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集聚效应?   方案部署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数字技能提升行动等六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将从产业、企业、高校等层面入手,规划未来数字人才的“成长地图”和培育体系,持续优化人才要素结构和发展环境,夯实数字经济“加速跑”的人才“底座”。   近年来,数字人才不足、人才素质与产业相关岗位需求不匹配、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是每年高校毕业生超千万,不少年轻人面临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企业数字化发展产生大量新岗位,却难以招到合适人才。   要让机器人“听得懂”“干得对”,离不开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自动化生产线布局建设,必须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把庞大厂矿变成“虚拟工厂”,需要数字孪生工程师……   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导体、大数据等相关领域人才需求量激增。   猎聘大数据显示,今年新春开工首周,AIGC领域人才需求激增,新发布职位数量同比增长612.5%。在不少招聘平台,图像算法工程师和架构师薪资排名领先,数字人才成为职场“香饽饽”。   也正因为如此,方案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放在六个重点项目首位,提出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新职业,制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构建科学规范培训体系,开辟数字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计划,每年将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   培养数字人才,教育是基础,也是重头。   方案提出,将加强高等院校数字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作用,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事实上,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材料智能技术、智能视觉工程等一批新专业已经成为高校的新选择,不仅得到学生的青睐,更在就业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   新一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方兴未艾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强化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到成立国家数据局提高数字经济治理水平,再到强化数字人才培育与支撑……不远的将来,数字人才将竞相涌现,数字经济将更具活力。 来源:新华网
  • 新华全媒头条丨极目星空 步履不停——“中国天眼”为世界天文提供“中国智慧”       新华社贵阳4月17日电 题:极目星空 步履不停——“中国天眼”为世界天文提供“中国智慧”   新华社记者赵新兵、欧东衢、潘德鑫   4月17日,记者从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悉,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900余颗新脉冲星。   在快速射电暴起源、引力波探测等领域产出一系列世界级成果;自主研发的接收机核心零部件有望走出国门;FAST核心阵建设蓄势待发……   极目星空,步履不停。“中国天眼”正不断为世界天文提供中国智慧、为全球工程界提供中国技术。   成果频出   “中国天眼”是耳熟能详的国之重器。为“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中国科学家不断“挑战认知和技术极限”,用“中国创造”擦亮深邃“天眼”。   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发现900余颗新脉冲星,其中至少包括170余颗毫秒脉冲星、120余颗双星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我们正在拓展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极限。”国家天文台银道面脉冲星巡天项目负责人韩金林说。从人类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FAST发现首颗脉冲星的50年里,全世界发现的脉冲星不到3000颗。   2017年10月10日,“中国天眼”宣布发现6颗新脉冲星,实现“零的突破”。这是中国首次利用自己独立研制的射电望远镜发现脉冲星。   目前,“中国天眼”发现的900余颗新脉冲星,是国际上同时期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   其中,发现的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与正常脉冲星相比,辐射流量密度还要低一个量级,最低的已经达到了亚微央量级。   在韩金林看来,对这些偶发脉冲星的研究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形成多少致密中子星残骸及揭示未知的脉冲辐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韩金林告诉记者,如果把搜寻脉冲星比作摘果子,之前发现的脉冲星都离地面比较近、容易“摘”,“中国天眼”发现的900余颗新脉冲星则是更远或者采摘难度更大的。   因为每一颗脉冲星都有其特殊脉冲及稳定的转动频率,它们相当于宇宙中具有特有信号标记的“灯塔”。如果人类在未来能够实现“星际穿越”的话,这些脉冲星将为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旅行提供“导航”。 “我们精确测量出脉冲星在宇宙空间中的坐标,在旅途中时刻监测多个脉冲星信号的相位及对应的位置关系,人类在星际旅行中就不会走丢了。”韩金林说。   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探测并构建世界最大中性氢星系样本……近年来,“中国天眼”为探索宇宙奥秘作出中国贡献。   未知和未来面前,人类命运与共。“中国天眼”从诞生那一刻开始,就肩负使命。   “中国天眼”测量与控制工程师孙纯介绍,自2021年3月3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以来,“中国天眼”已帮助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的研究团队开展观测近900小时,涉及科学目标漂移扫描巡天、中性氢星系巡天、银河系偏振巡天、脉冲星测时、快速射电暴观测等多个领域。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天眼”将为国际天文界持续探索宇宙、尝试寻找未知事物带来更多新视角,为引领人类突破认知新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创新不止   “原以为要修改七八遍,没想到第一版性能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柴晓明向记者介绍着眼前一个外壳镀银、只有口风琴大小的低噪声放大器,言语中难掩兴奋。   低噪声放大器是“中国天眼”接收机的核心零部件,此前都靠进口。   为解决“卡脖子”问题、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柴晓明所在的团队用了近2年时间自主研发出了这款高性能的国产低噪声放大器。   样机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际天文界关注,位于巴西的BINGO项目第一时间向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提出批量购买的合作意愿。   “中国天眼”作为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激发了很多特殊的技术需求,需要中国科学家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不断“挑战认知和技术极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优化升级。   创新无捷径,唯有敢攀登。   “没人告诉你可以怎么做,谁也没有把握自己的方法一定行。”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说,“反复试验、多次失败、越挫越勇”的艰难攻关几乎贯穿了FAST建设阶段的每一个环节。   为解决索疲劳问题,姜鹏带领一帮年轻人历经近百次失败,成功支撑起“中国天眼”的“视网膜”。   为开发新的控制系统,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量与控制工程部主任孙京海无数次挑灯夜战至东方既白,几乎重写了全部核心算法代码。   为解决变电站电磁干扰问题,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电子与电气工程部主任甘恒谦经过近2年的摸索与试验,发明了与“中国天眼”匹配的高压滤波器……   仅在建设阶段,“中国天眼”获得了钢结构、自动化产业、机械工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电磁兼容研发等十余个领域的重要科技奖项。   “天眼”问天,没有终点。姜鹏坦言,如果只把FAST当成一个望远镜、一台监测设备,现在已经达标了。但要维持FAST世界领先的地位,我们的创新就不能停下来,我们会倾尽全力让FAST稳定性更好、运行效率更高。   目前,FAST年度观测时间稳定在5300小时左右,为持续产出科研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竞逐未来   巡天探宇,解密星空。“中国天眼”没有停止过创新的脚步。   “天文学极其浪漫,因为它研究的是人类的星辰大海。天文学也极其残酷,因为国际竞争极其激烈,一旦松懈,就会失去领跑地位。”姜鹏说。   放眼全球,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多个射电望远镜阵列均在建设之中。   “一旦这些望远镜投入运行,‘中国天眼’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姜鹏说,“我们稍有松懈,中国天文学家就可能‘失守’射电波段视野的最前沿。”   记者近日走进“中国天眼”核心区,在一处离“中国天眼”不到3公里的山头上看到,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原本杂木丛生、怪石嶙峋的山顶已被推平、夯实。   “我们计划未来5年利用FAST周围5公里范围内优异的电磁波环境,建设20至30台口径40米级全可动射电望远镜,与FAST组成综合孔径阵,即FAST核心阵。”姜鹏告诉记者,正在作业的山头在年内就会建成一台40米级全可动射电望远镜。   “单靠‘中国天眼’观测宇宙,就像是用‘粗头铅笔’给天体画像,而核心阵建成投用的话,相当于用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拍摄遥远的星空。”姜鹏介绍,核心阵一旦建成,将大幅提高“中国天眼”的视力,让“‘中国天眼’不仅能看得远,还能看得清”。   在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结构与机械工程部主任李辉看来,FAST核心阵将拓展现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引力波事件、快速射电暴、伽马射线暴、超新星、黑洞潮汐瓦解事件等极端暂现源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除天体物理学研究,FAST核心阵还有望在深空探测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近地天体预警、空间微小目标探测、深空卫星通讯及控制、电离层特性测量、脉冲星时间基准等,可以为我国空天领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姜鹏说:“为了让中国的射电天文力量始终保持国际先进,我们将在新的起点加速攀登,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新的科学前沿。” 来源:新华网
  • 哺乳动物如何“计算时间”?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日升日落,不同时差,哺乳动物如何能感知一天的时刻变化?大脑如何计算时间?这一直是国际科学界研究的难点。北京大学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哺乳动物大脑深部脑区中名为“视交叉上核”(简称为SCN)的神经元集群,可通过众多神经元的“集体决策”计算时间,时间解码准确率可达99%。这一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细胞研究》。   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院士介绍,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双侧扫描双光子显微镜,首次实现SCN区域近万颗神经元跨昼夜的钙成像。研究发现,SCN中以钙脉冲为基本单元,可形成从秒到小时到近日周期的跨尺度钙信号,展示出潜在的时间编码能力。   同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团队又开发了基于SCN神经元钙信号的时间解码器,发现其解码准确率随着神经元数量的增加而显著提升,当随机组合来自同一SCN脑片的900个神经元时,时间解码准确率达99%,且所有神经元对于整体时间计算有着近乎均等的贡献,从而揭示出神经元群体在时间编码上的集体决策机制。   “SCN是哺乳动物的‘中枢生物钟’,可接收并处理外界的光时间信息,计算时间并输出信号,从而指导调控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与行为。”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子晨介绍,由于SCN致密度高,一直以来获取大规模神经元集群的信号数据并实现解码是国际研究中的难点,团队此次应用高速高通量成像和机器学习技术才得以破解其“计时”的奥秘。   此外,通过多尺度对比学习方法并基于钙信号时间序列,团队还识别出SCN在空间中集聚形成双侧对称、波纹状的表征,其形状如同一只美丽的“时间蝴蝶”。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喻菁博士表示,此次研究不仅是国际首次在系统水平上揭示SCN基于神经元集体决策机制的时间计算能力及机制,应用其中的大规模钙成像技术和深度学习方法也具有通用意义,为研究其他复杂神经元集群工作原理提供了新思路。(记者魏梦佳) 来源:新华网
  •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发现巨型黑洞 质量接近太阳33倍       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16日电(记者赵曼君 吕迎旭)一个国际研究团队16日宣布,其成员借助“盖亚”空间探测器,在银河系发现一个巨型黑洞,其质量接近太阳的33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国际《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周刊上。   参与研究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当天发表声明说,研究团队在整理分析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探测器获取的新一批数据时,发现恒星级黑洞“盖亚 BH3”,并确定其质量接近太阳的33倍。   据欧航局介绍,“盖亚 BH3”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与伴星形成一个大型双星系统,位于银河系天鹰座,距离地球约1926光年。   “盖亚 BH3”是借助“盖亚”探测器发现的银河系中第三个黑洞。2022年6月,欧航局发布第三批银河系探测数据,也是截至当时最详尽的银河系星系图,提供了近20亿颗恒星的数据。随后不久,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存在恒星级休眠黑洞——“盖亚 BH1”和“盖亚 BH2”。   恒星级黑洞是一种大质量恒星引力塌缩后形成的黑洞。在两颗恒星围绕彼此旋转组成的双星系统中,一颗恒星变成黑洞后,将以其强大的引力“吸积”伴星的物质,在吞噬过程中发出大量X射线,给天文学家观测黑洞提供了关键途径。   黑洞在休眠状态时极难被发现,只能通过捕捉双星系统中潜在大质量天体的引力引起的恒星微小不规则运动,反复校准和分析数据,才能验证这类黑洞是否存在。   研究人员表示,此前天文学家主要通过观测引力波,在极遥远的星系发现过此类黑洞。该发现为研究大质量恒星如何演化和发展提供了新认知。 来源:新华网
  • 消博会上,这些科技产品正悄然改变你我生活       新华社海口4月17日电(记者夏天、赵叶苹)乘坐“空中的士”摆脱地面交通拥堵,佩戴高防水骨传导耳机边游泳边听歌,动动嘴、挥挥手让AI扫拖机器人打扫卫生……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众多科技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新奇体验,也让未来生活“触手可及”。   “8个轴、16个螺旋桨”,场馆外一架造型奇特的“无人机”引人关注,这是参展商亿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带来的一款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该公司副总裁贺天星说,“我们刚刚获得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为新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提供了一个适航标准和参考样本。”   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或有更多航空器出现在人们日常出行场景中,“这也要求我们要在构型设计、指挥调度系统设计、数字化城市管理和立体交通网络管理等方面加快研发步伐。”贺天星说。   “天上飞的”有望走进百姓生活,“地上跑的”也在持续改进工艺和体验。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展区,智界S7智慧汽车的体验者接连不断,超长续航、极速补能、智慧底盘等新科技的运用有效改善驾乘体验。   与此同时,个人终端、智能汽车、全屋智能之间的无缝切换与协同体验,也为未来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同一款系统的使用,使手机、平板可以和车机屏幕、智能家居互联互通,移动办公更便利,家居生活更安全。”该展区工作人员王海涛说。   点击智能汽车上“温馨回家”、“安心离家”等按键,消费者能轻松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家庭生活中,老人独自在家难免遇到跌倒等意外。当传感器监测到异常情况,立刻发送警示信号至绑定的亲人手机,以守护家人安全。”华为终端全屋智能产品线总裁邵洋说。         此次消博会,一些企业带来的智能家电产品也广受关注。“说哪扫哪、指哪扫哪”的讯飞AI扫拖机器人真的“听话”吗?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展区,观众们好奇地给扫地机器人随机设障、发出指令。   “依托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和讯飞星火大模型,它可以识别更长的复杂语音指令和手势指令,针对不同污渍进行自主AI策略清扫。”科大讯飞家用机器人业务部品牌经理方何锐介绍。   在德国卡赫展区,带有酱油、番茄酱污渍的沙发垫被“一吸而净”。“沙发、床垫、地毯、窗帘等布艺织物用品的清洁维护一直困扰着消费者,德国卡赫创新研发喷雾萃取专利技术推出布艺清洗机,消费者不需要拆卸、晾晒就能轻松清洁。”卡赫中国产品总监蒋珠刚介绍,目前该产品已有多家酒店和家政公司订购。   漫步消博会,随处可见的科技产品既回应了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又体现了创新者的创意“脑洞”。   利用骨传导技术设计的游泳运动耳机、可交互空中成像的提词器、拥有多项造浪系统创新技术专利的游艇、采用AI设计的艺术珠宝……这些“含技量”满满的商品在消博会被消费者一键加入“购物清单”,科技消费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 来源:新华网
  • 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在武汉举办       记者17日从国家航天局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于4月24日在湖北武汉举办,启动仪式上将发布嫦娥七号任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等航天重大信息,公布2024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颁发2023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最高成就奖等。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吕波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中国航天日”以“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大学承办。其主场活动包括启动仪式、中国航天大会、航天文化艺术论坛、航天科普系列展览等,将有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参加主场活动。同时,全国各地相关部门、高校、社团将在4月24日及前后举办近500场系列活动。航天院士专家、航天员将走进学校开展科普讲座,相关航天展馆、航天设施将集中向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开放,航天题材影视作品、系列科普电视节目等也将陆续播出。   吕波表示,2024年中国航天工程任务密集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将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并采样返回;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神舟十八号、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极力打造新增长引擎。   “中国航天日”活动同期,还将举办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发布《武汉宣言》。(汪正洪 李仪 记者付毅飞)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