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上海加快建设低空智联网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近日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实现基于5G-A(5G-A是5G的演进和增强)网络的低空智联网覆盖。到2026年底,将初步建成低空飞行航线全域连续覆盖的低空通信网络,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根据指导意见,未来三年,上海将逐步实现基于5G-A网络的低空智联网覆盖,重点建设5G-A低空通信网络,按需部署5G-A低空感知网络。上海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采取合作共建原则,为低空飞行提供超大带宽、超低时延、海量连接的通信网络,满足低空飞行器控制调度、集群通信、高清视频图像回传等需求;从低空业务发展需求出发,逐步推进5G-A低空通感一体网络覆盖。   依托连续覆盖的5G-A低空智联网,上海将促进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到2026年,初步实现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规模化应用,按需打造用于物流配送等场景的常态化运行低空航线。   从行业领域来看,上海将扩大航空灭火、航空救援、公共卫生、应急通信等应急救援类应用,深化外卖、快递等航空物流配送类应用,开展低空政务、城市治理等示范应用,加速探索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私人包机等eVTOL城市空中交通类应用,促进物探巡检、农林植保、航拍航测等传统业务规模化运行开展。从应用区域来看,上海将率先在位于金山区的上海市低空协同管理示范区以及浦东新区、青浦区等重点区域进行低空通勤、低空文旅等应用试点,探索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行模式。上海还鼓励信息通信企业积极参与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建设,与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民用航空管理部门的平台系统进行对接。   上海还将探索推进5G/5G-A网络与卫星网络融合演进,形成以5G-A网络为主、以卫星网络为补充的空天地立体协同覆盖新模式;完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服务于低空飞行活动的智算及存储资源,部署云边网端协同的低空智算体系;探索低空经济网络和数据安全合规制度建设。(记者 陈爱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消费电子技术迭代带动行业上行       2024年上半年,我国消费电子行业回暖明显,内需和外贸均实现反弹,市场重新活跃带动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喜。专家表示,折叠屏、AI等新技术正在成为消费电子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各大厂商新产品加速探索落地,叠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有力支持,消费电子产业链将显著受益,三季度行业有望恢复上行周期。   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向好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主要运行指标较2023年有明显改善,重点产品产量稳步提升、内需市场逐步复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持续巩固全球最大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地位,手机产量7.52亿台,同比增长9.7%,其中智能手机产量5.63亿台,同比增长11.8%,同比增速分别较2023年同期高2.8%和9.9%;微型计算机产量1.57亿台,同比增长1%,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同时,内需市场复苏明显。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47亿台,同比增长13.2%,其中5G手机1.24亿台,同比增长21.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4.4%,远超全球5G手机平均渗透率。   外贸出口也实现触底反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两大类主要智能终端产品均扭转了2023年出口量下滑态势。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手机3.66亿台,同比增长4.9%,出口金额3882.8亿元;出口笔记本电脑6870万台,同比增长2.5%。业内人士指出,上述两大类产品对墨西哥、俄罗斯、马来西亚等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实现较快增长。   在手机领域,我国品牌在国内外主要市场仍然占据重要份额。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保持优势。vivo、华为、OPPO、荣耀、小米在国内市场出货量前6位品牌中占据5席,其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0%。   手机、PC和新型终端等市场进入复苏上行周期,提振了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在已披露中期业绩预告的消费电子概念股中,多家公司预计业绩实现增长。中芯国际日前发布未经审核业绩,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6.51亿美元,同比增长21%。京东方A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85%至213%。歌尔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80%至200%。大族激光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81.34%至192.97%。立讯精密预估归母净利润值达52亿至54亿元,同比增长20%至25%。长盈精密、春秋电子、胜利精密、硕贝德4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均同比扭亏。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向好,成为多家半年度业绩预喜企业在预告中提到的业绩变动原因。   新技术新产品加速落地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席卷全球,我国智能终端企业积极把握战略机遇,上半年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加速探索落地,有力引领了国内消费电子市场复苏。   折叠屏手机是智能手机的新形态,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等企业折叠屏产品线增加,推动折叠屏手机厚度降低至10毫米量级、重量200克左右、价位5000元量级,折叠屏手机前期存在的“厚”“重”“贵”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速度,达到了104.6%,出货量超过250万台。   IDC分析师认为,随着更多厂商新一代折叠屏产品发布,预计下半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仍会快速增长,且发展态势好于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   同时,AI大模型在端侧部署的趋势愈发明显,行业重点企业也加速布局AI技术。2024年上半年,多个厂商宣布推出AI手机,掀起了AI手机市场的增长浪潮。小米大语言模型MiLM正式通过备案;华为发布了升级版盘古大模型5.0,可支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端侧的智能应用。   赛迪智库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温晓君对记者表示,AI手机将打破智能手机市场处于需求饱和、相对低迷的发展态势,为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中国手机企业提供高端突破的发展新契机。   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设备方面,2024年上半年,字节跳动、Xreal和大朋VR出货量分居全球第三至第五位。在可穿戴设备方面,2024年上半年,华为和小米产品出货量分居全球第二、第三位,仅次于苹果,且两大企业出货增速位居全球前列。   市场看好长期发展态势   技术升级换代叠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利好,市场对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   华福证券研报指出,消费电子行业正处在短期企稳回暖、行业创新周期来临、巨头新品催化不断的三重拐点。短期来看,消费电子终端需求回暖;中长期来看,AI赋能智能终端有望驱动手机/PC换机加速。   关于消费电子板块后市走向,野村东方国际表示,展望下半年,一方面,基于去年同期相对低基数的终端出货量,消费电子终端出货量仍将实现同比增长;另一方面,AI端的加持提振换机需求,今年有望成为AI手机、AI PC放量元年,助力消费电子需求恢复上行周期。国泰君安研报提出,预计三季度的消费电子旺季有望全方位拉动需求上行,包括手机、PC、通用服务器等。   国金证券分析师樊志远也表达了相似观点,认为今年下半年智能手机、AI PC等领域将迎来众多新机发布,三季度有望迎来需求旺季;中长期来看,AI有望给消费电子赋能,带来新的换机需求,继续看好消费电子创新需求复苏、自主可控及AI驱动受益产业链。(翟淑睿) 来源:经济参考报
  • 工业企业加速更新改造推进产业提质升级       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一揽子政策的推动下,工业企业正加快项目建设,推动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带动产业整体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升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社会设备工器具投资同比增长17.3%,比去年全年提高10.7个百分点。   在位于浙江省三门县的西格迈股份有限公司里,总投资超2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控智能悬架生产线技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这家从事汽车悬架总成、减震器等产品研发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通过技术改造升级生产线,加速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机遇,我们争取做更高端的产品。”公司总经理蒋瑞锋介绍,在政策支持下,计划淘汰老旧设备74台套,新增设备183台套,项目完成后生产效率有望提升27%,增加技术附加值将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   对广大企业而言,“设备更新”不只是新与旧的变化,更是抓住了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发展趋势。   订单的备料需求发出后,仓库管理系统立即下发指令,几百米外智能立体仓库的多台堆垛机快速启动,从45000多种物料中拣选出所需物料,随即由AGV(自动导航运输车)送到工厂……近日,在山东济南,投资过亿元的浪潮信息智能化立体仓库投入使用。记者在这里看到,从接到需求到物料进厂,最快5分钟即可完成整个备料工序,出库效率提高4倍。   “服务器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成为趋势,生产时间要以小时计,产品从备料、制造、检测到包装,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要更快。”浪潮信息生产部总经理鲁键表示,设备升级带动产业整体向更高端、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当前,围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落地迅速、效果显著。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12.6%,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0%,为工业经济稳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超过20个省(区、市)出台了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相关政策文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规模近200亿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说,设备更新将促进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同时,针对智能、绿色的产业发展方向,将促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新技术更好赋能装备升级和产线改造,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与此同时,一批企业陆续获得银行发放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贷款,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邯郸康诺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巴氏鲜奶、酸奶等乳制品生产。今年以来,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十分走俏,扩大再生产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了解到企业升级设备的资金困难后,各级政府部门积极牵线搭桥,对接银行信贷资金,企业不久前收到了首笔4000万元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   “良好的政策环境,坚定了企业的投资信心。”公司董事长王建英告诉记者,项目投资1.5亿元,投产后生鲜乳年生产能力将达25万吨,年产值有望从5亿元跃升至改造后的15亿元。同时,引入国内领先的智能系统将推动整个生产、管理更加精细、透明和高效。   财政、金融、税收等组合拳正持续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今年以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加大财税支持、加强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财政部等部门明确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不过,专家也表示,经调研发现,虽然工业企业政策获得感较强,但仍存在政策门槛高、申请难、落地慢等问题。   记者获悉,更多支持举措将进一步发力,包括新增财政支持资金、扩大支持范围、提高现有政策支持力度等,持续提升企业设备更新的热情和意愿。   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安排148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资金,持续支持设备更新项目,同时扩大支持领域和企业范围。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落实落细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推进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和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相关举措将持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扩大政策惠及面,支持单体规模小,但是点多、量大、面广的行业和中小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提质升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工业投资研究室主任樊蒙说。(记者 郭倩 实习生 王静宇 董昱君)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我国机器人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 占全球约三分之二       8月21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大会开幕式上获悉,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科技创新、应用拓展和行业治理的重要力量,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智能时代。”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当前,在机器人领域,多源信息融合感知、人机自然交互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部件谱系日益完善;焊接、喷涂等工业机器人,手术、物流等服务机器人整机性能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创新引领下,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470台,十年间增长近19倍。   “服务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医疗康养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特种机器人在空海探索、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约15%。”辛国斌说。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玛丽娜·比尔说,近年来,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第一大消费市场和生产大国。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还存在正向设计能力薄弱、产业基础不牢、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足等问题。   记者从会上获悉,相关部门将大力开展机器人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完善“机器人+”应用体系,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辛国斌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全球范围内各类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共筑良好发展生态。深化国际分工协作,打造高效、优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积极推动中国机器人规则、规制、标准同国际对接,共建产业治理体系。大力推进“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行业,共享创新发展成果。   据介绍,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同期还举办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和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博览会突出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效,169家企业将展出600余件创新产品,其中首发新品60余款,27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记者 郭倩 陈涵旸 实习生 董昱君) 来源:经济参考报
  • 瞭望 | 从0到1造一个人形机器人,需要哪些关键技术?       拥有43个自由度的“青龙”,代表了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比较顶尖的硬件设计水平   “‘青龙’平台的核心技术经过了十多年的技术沉淀,标志着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平台技术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董雪 龚雯 实习生 宫雅婷   “你好,我是青龙人形智能机器人,能帮你做家务。”   “你看桌面上有什么?”   “我看看。桌面上有三个面包、两个水果。”   “你帮我清理一下吧。”   “好的,正在为您整理中,我先把面包和水果分类摆放。”   说话间,身高1米85、体重80公斤的“青龙”看向桌面,依次拿起面包和水果,分类放入筐中。现场展示了行走、对话、做家务等能力。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全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惊艳亮相。“我们看到,人形机器人可以通过语言信息理解人的意图,根据现场环境做出综合判断并执行任务。”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体现了“大小脑”的感知、规划、决策以及控制能力,代表了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领先水平。   “青龙”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打造,该中心于今年5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授牌,落户浦东。中心科研团队硕博士占比约80%,研究团队长期从事人形机器人领域技术研究与软硬件研发。   拥有43个自由度的“青龙”,代表了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比较顶尖的硬件设计水平。“青龙”不仅在硬件参数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更在具身智能技术的集成与应用上展现出了特有的优势。“‘青龙’包含人形机器人平台技术、具身智能、数据集和智能训练场四大技术板块,我们已经进行了开源,希望更多人参与到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创新中来。”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说。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近“青龙”,与科研团队对话,看如何打造和训练一个“优秀”的人形机器人。   机械躯体:人形机器人的“骨肉”   “平台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机械躯体,是人形机器人的基础,包含行走与驱动系统、操纵与作业系统、感知与控制系统三大模块。”中心机器人平台技术负责人梁振杰介绍说。   本刊记者在现场看到,“青龙”一步一步走上讲台,然后停下来向观众挥手打招呼,它走路的速度不算快,但步伐足够稳健,躯体结构与人体类似。   梁振杰介绍,“青龙”全身集成了43个主动自由度,实现从头部到手部、臂部、腿部、腰部和踝部的全尺寸设计。关节模组是躯体结构的核心组成单元,它一共搭载了10种、31个关节,最大关节扭矩达到396Nm,峰值扭矩密度实现了200Nm/kg,用以实现高强度动力输出。   双足负责行走,双臂执行作业。梁振杰说,“青龙”的腿部系统追求轻量化、高刚度和低惯量,搭载了高扭矩密度的轴向电机,以此保障它在复杂地形中的稳态行走能力。其上肢配备了7自由度的机械臂与集成触觉感知的五指灵巧手,为完成精细操作和复杂任务提供了硬件基础。   在动力和电源管理方面,“青龙”搭载了有能量回收系统和输出稳压管理的电源系统,可以支持其在复杂工况下持续运行3小时至4小时。   “青龙”搭载了算力可达400TOPS的控制器和丰富的外部接口,用以满足人形机器人产品以及常规外部设备的使用要求。400TOPS意味着控制器每秒可以进行400万亿次操作,是当前非常强大的算力,能支持复杂的AI应用和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平台整体集成了“视、听、触、嗅、动”五感融合设计,使人形机器人能感知周围环境。   “‘青龙’平台的核心技术经过了十多年的技术沉淀,标志着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平台技术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梁振杰说。   青龙核心研发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仿生腿足式机器人研究的团队之一,拥有近十年机器人行业技术积累,构建了仿生机器人核心技术体系,建立了机器人控制、感知、交互等核心技术群,支撑着“青龙”处在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领先水平。   具身大脑+小脑模型:人形机器人的智力   “青龙”拥有“朱雀”具身大脑和“玄武”小脑模型。   “朱雀”具身大脑是一个以多模态大模型为核心的机器人指挥调度中心,利用多模态大模型的感知能力、任务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规划能力,帮助机器人完成任务。输入方式是文字和图像信息,支持语音交互,最终将任务决策信息输出给“玄武”小脑模型。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当前发布版本中,“朱雀”具身大脑共集成3个大模型,分别是: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浦语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万象多模态大模型。   “朱雀”具身大脑拥有跨设备的调度框架。具体来看,书生浦语大模型和万象多模态大模型运行在本地服务器,其中,语言大模型实现用户意图识别与对话功能;讯飞星火大模型与浦语功能相似,但是运行在云端服务器;多模态大模型具备处理图像的能力,当识别到用户的任务与当前环境相关时,会启用多模态大模型进行环境感知。   中心具身智能负责人田翀说,在后续更新版本中,我们将微调参数量较小的语言模型,直接部署在机器人终端,作为大模型的补充。对于简单问题,机器人直接做出回复,从而减少与服务器通信的时间,实现更快速准确的交互与技能调度。   “玄武”小脑模型是任务执行模型,分为轨迹规划模块和运动控制器两个部分。首先,轨迹规划模块负责输出期望轨迹,它由端到端的机载视觉信息为驱动,以人类动作为模仿对象。然后,由运动控制器控制人形机器人做出相应的动作。   田翀介绍说,小脑模型主要有控制理论、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等三条技术路径。控制理论通常需要对系统进行详细建模,模仿学习通过模仿专家的行为来学习任务,强化学习则是让人形机器人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三者各有优劣。上述三种技术路径,“玄武”小脑模型都采用了。   不断进化的具身大脑和小脑模型让人形机器人更聪明。   数据:人形机器人的“灵魂”   受访者表示,决定人形机器人智能程度的关键因素是数据。“数据是人形机器人的灵魂,数据越富集,‘大小脑’的智能越高、能力越强。”中心具身智能负责人邢伯阳介绍,“大小脑”需要非常多数据进行综合训练,包括但不限于多样化垂类场景训练数据、多模态语音数据、人体开源数据、运动捕捉数据、机器人本体数据、环境地形数据等。   人形机器人自身的数据采集主要有两类,邢伯阳说,一类是通过全身运动捕捉设备捕捉人体全身高精度运动关节角度,可以训练人形机器人完成走、跑、跳、抓、拿、放等多种技能。另一类针对灵巧的专用作业和精细作业,是通过头戴式视觉系统完成毫米级手部动作的采集。   通过“解剖”小脑模型,能看出数据对其的塑造作用。“我们首先收集了大量的人力数据,以模仿学习为基础打造行为策略和行为标准。然后利用控制理论和强化学习打造运动控制系统,在3个月内完成了小脑模型的算法开发和迭代。”田翀说,我们充分利用了人体运动数据,结合模仿学习策略,为机器人运动训练提供了精准的参考轨迹和运动标准。同时,我们还将传统的运动控制方法应用于数据收集工具的开发,并将这些思想融入到强化学习训练中。   通过技术融合,不仅提高了机器人运动控制策略的训练效率,缩短了训练周期,还确保了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是“玄武”小脑模型与其他小脑模型相比的一大特点。“当然,该模型还在发展初期,能力和功能仍需提升和完善。”田翀说。   借助AI,管控平台同时完成对数据标注、管理与模型部署的需求,助力实现机器人数据采集、评估清洗、训推一体的全流程闭环。邢伯阳向记者解释说,通过仿真环境对采集数据实现快速的测试,对失败数据单元进行删除,完成对原始数据的清洗,再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实现面向机器人端快速部署。   中心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白虎”数据集的构建,一方面建设超过100个高精度运动采集设备,另一方面共享业界其他单位采集的数据,实现清洗后的高质量数据总量超过1PB,覆盖超过100个场景、2000个任务。如果1部高清电影占用的数据空间大约是1GB,那么1PB的数据量大约可以存储100万部这样的电影。   训练场:人形机器人的学校   “人为演示一个动作大约50次,机器人就能学会。”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区,记者看到了一个小型的机器人“训练场”,现场工作人员如同一个熟练的“老师傅”做着生产线上的抓取动作,4个机器人则跟着他同步做出了一样的动作。   为什么要搭建训练场?中心技术负责人刘宇飞说,构建智能训练场,模拟产线及工业流水线,收集多模态数据,并搭建数据管理平台,将有效提升人形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的作业能力,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落地。   在位于上海张江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记者看到更多机器人在努力学习人类本领:它们有的在学习高负载状态下稳定快速地行走,有的在练习拿饮料、饼干等不同形状和重量的物品……   “归根结底,训练场是数据生产和数据规模化的场地。”刘宇飞表示,训练场分为感、存、算、学、用五个部分。“感”和“存”主要用来做云端数据的采集,包括要操作的数据、音频数据、自然语言、运动捕捉等。“算”和“学”是指机器人的技能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主要是做单臂、双臂以及全身行为的运动训练。“用”则是在工业生产线及服务等场景里实现人形机器人最新的模拟和应用。   刘宇飞介绍,训练场数据的生产方法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步是打造单臂的单技能学习与作业对象环境的泛化能力。   第二步是基于协作臂把这套技术路线迁移到“青龙”的上肢。   “青龙”的上肢单臂拥有7自由度+6自由度的灵巧手,协作臂是单臂6自由度+夹爪;为了使灵巧手拥有更广的作业空间,没有加入手腕相机。迁移时,我们对采集数据实时优化,在时间上严格对齐动作轨迹和图像,以达到和三相机(1头部+2手腕)同样的学习效果。   第三步则是生产大规模、低成本的人类作业视频。   训练场不仅关注“小脑”模型的训练,还涉及“大脑”模型,如环境感知、行为控制、人机交互、云端网联等能力的训练。   “2024年,我们会在上海打造100+人形机器人的产品、100+人形机器人的训练场。到2027年,我们期待能够在多个城市、面向各类场景,搭建1000+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来服务整个人形机器人生态。”刘宇飞说。 来源:新华网
  • 瞭望 | 为何“起步就热”       在当前竞争态势下,打破技术壁垒,中国既要“从1到100”快速产业化,更要“从0到1”创新   从二千多年前《列子·汤问》记载的偃师造出了一个能说话、会跳舞的人偶,到今天机器人也许很快成为新的家庭成员,人类一直在寻求拓展“人”的边界,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人类准备好了吗?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唐敏   目前全球最热的产业,非“人形机器人”莫属。随着大模型横空出世,“人形机器人”作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多个国家的重要产业规划蓝图中。   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推动产业创新与升级,正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寄予它开辟一个前所未有新世界的期待。当下,大模型加机械躯壳的人形机器人站在了前排。   在中国,2024年1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7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在部署重点任务时提到,要打造标志性产品、做强未来高端装备。其中,人形机器人排在第一位。   重新定义未来工业场景   这个产业为何如此重要?   首先是产业规模大。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和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2026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按照马斯克的说法,未来人形机器人普及程度将是汽车的10倍,行业市场规模或超1500亿美元。   仅以核心零部件高精密减速机为例,在全球机器人高速增长的趋势下,对高精密减速机的需求将会呈现百万量级的增长。   其次是带动作用强。人形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集大成者,其产业发展将会带动机械、电子、传感、软件、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共同进步。智能控制的嵌入式计算方法、传感器技术的突破不仅能带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还能给其他行业带来经济效益。   第三是影响后劲足。随着人形机器人代替流水线上的工人,进入农业、建筑等领域,业内专家估计,未来大约30%的工业场景将被重新定义,这将大大推动生产力跃升。   大国竞争产业最前沿   人形机器人已成为关系未来竞争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中美都有各自的发展优势。中国正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链协同、拓展应用场景等措施,努力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在部分领域正在实现赶超。   例如,在ChatGPT等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方面,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还有一定差距,但在解决特定问题“针对特定行业”的模型方面,“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领先”。比如,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盖博特(Galbot)的具身大模型机器人,拥有全球领先的泛化物体抓取技术,例如开柜子、开抽屉、晾衣服等,有望应用于家庭环境中,提供康养、家务等服务。   又如,我国自主研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天工”,其运动控制是基于状态记忆的模仿学习的控制算法,将传统的算法和强化学习算法结合起来,且更稳定、更节能,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曾经,在汽车、半导体等产业,美国负责“从0到1”,中国更多是“从1到100”,在产业化规模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在前沿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中国该如何突破过往的路径?采访中,这既是记者探究的问题,更是业界关注与思考的重要内容。   多位采访对象认为,在当前竞争态势下,打破技术壁垒,中国既要“从1到100”快速产业化,更要“从0到1”创新。可以观察到的变化显示,中国的创新驱动能力正在逐步壮大。   一是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中国创新指数已从2011年全球第29位上升为2023年第12位。中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发展沃土。“中国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赛迪智库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说。   二是当前多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极大释放了创新潜能。例如,安徽通过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在充分考虑国有利益的基础上,采用“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新模式,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能,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三是组织模式创新。美国以特斯拉、微软、英伟达等大企业为主,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中国组建了多个创新中心,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创新中心不以一城一地论得失,不以短期内要赚多少钱为目标,更看重“能不能带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说。   围绕全身动力学控制算法、电机驱动、力传感器等人形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工信部门开展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赛道)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采取实施补贴和专项资金等措施,激励企业创新。   关键是建立核心壁垒   AI世界并不是靠堆财力或堆人力就能做好,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暴力美学的创业路径走不长。近期,纳斯达克指数下跌,引发了市场对于AI泡沫破裂的担忧,苹果等科技巨头面临“正在演变为金融公司”的质疑,这对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来说,敲响了一记警钟。   “截至目前,根据国家网信办数据显示,我国完成备案并上线,能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已达190多个,但有多少能真正存活下来还需要经受时间检验。”钟新龙说,仰望星辰大海,也要低头看脚下的黄土地。一个科技产品能否走向千家万户,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能否实现技术突破,二是能否形成产业规模。   在他看来,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的脚踏实地,就是要建立自己的业务飞轮。对机器人领域来说,关键的是数据、模型和场景。这三件事情快速迭代起来之后,才能在整个行业不断变化中,找到自己的核心壁垒。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技术要在1到2年内实现小突破,并在3到5年内实现突破性的质变,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仍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携手努力和创新。   科技奋力推动产业发展,另一个问题正在浮出水面:人形机器人进入人类社会,将带来社会层面怎样的变革?从二千多年前《列子·汤问》记载的偃师造出了一个能说话、会跳舞的人偶,到今天机器人也许很快成为新的家庭成员,人类一直在寻求拓展“人”的边界,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人类准备好了吗? 来源:新华网
  • 繁荣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       南京夫子庙景区霓虹夜景流光溢彩,连云港盐河巷历史文化街区夜市佳肴美馔香气扑鼻,苏州各大场馆打造夜游演艺新场景……入夏以来,江苏16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优化服务质量和丰富文化活动等方式,促进夜经济持续升温。   夜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内需、展示城市形象、丰富群众夜间生活等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片具有广阔市场潜力的消费“蓝海”。有数据显示,我国60%以上的消费发生在夜间,2023年全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已超过50万亿元。   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在大力推动夜经济发展,通过拓展夜经济的新模式、新场景,持续激发消费潜能。不过,面对日益多元的夜间消费需求,一些地方夜经济活动存在同质化、低水平建设等问题,多样性和优质供给不足,对新生代消费者吸引力不足,同时,一些制约夜间消费潜力的短板依然存在。   夜经济产业关联度高、影响带动面广,对促进消费具有乘数效应。需要注意的是,发展夜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消费者等多方统筹发力,协同共治。   繁荣夜经济需要创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加速多业态融合发展。“夜经济”包含夜市,但并非简单等同于传统的夜市,各地需要摆脱过去单一服务业态,加速夜经济与旅游、体育、戏剧、音乐等文化艺术领域深度融合,拓展“夜娱”“夜赏”“夜游”“夜运动”等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产业体系,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层次的夜间消费需求。比如,江苏今夏举办了“水韵江苏·璀璨夏夜”主题活动,通过延长夜间营业时间、线上“云游览”、打造特色鲜明的消费地标等方式,“点燃”城市夜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繁荣夜经济也要依靠城市综合配套的提升和消费环境的优化,合力护航夜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地应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和优化夜经济业态和空间布局,加强夜经济政策支持,出台夜间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和配套设施提档升级,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开发多样化的夜间消费场景及对应产品。同时,强化夜经济综合治理,在环境、治安、公共交通、食品安全等精细化管理上多下功夫,努力营造舒适、安全、美好的夜间消费环境。   繁荣夜经济还要依托科技赋能,加快创新步伐,走好品牌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需要加快夜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运用数字技术丰富夜经济,利用新科技手段推动文化、艺术、科技与经济有机融合,让夜经济更具科技感、更添活力。同时,各地可从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打造独有的、差异化的城市夜经济标识,推动夜经济从“网红”走向“长红”。(蒋 波) 来源:经济日报
  • 知识产权转化需破解“多而不优”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前不久表示,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顶层设计,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各项改革,引领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42.5万件,权利人为企业的发明专利占比提升到72.8%,企业创新更加活跃。我国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成效显著。   一直以来,通过知识产权立法制度、保护体制、政策体系建设,我国建立起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制度,在制度实施中专利申请量、国际专利申请量、注册商标数量等多项量化指标居全球第一位,成为全球知识产权大国。然而,在解决了知识产权制度“从0到1”的发展跨越之后,“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成为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新的矛盾。对此,有关部门充分注重以知识产权制度改革引领科技创新发展,全方位推动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改革。   从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层面而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从注重数量到强调质量效益的转变,在“十四五”规划实施中,主要发展指标由专利申请授权量升级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财政资助奖励政策不再与专利数量简单挂钩,而是突出专利质量导向;新修订出台的《专利法实施细则》《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规定》进一步严格专利审查制度,将“边角料”甚至虚假创新成果拒之门外。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42.5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9件,实现了专利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从引导知识产权运用转化角度来看,通过10余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我国积累了全球最为庞大的知识产权资源,其中很多尚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立法、政策集中出台,面向关键堵点明确了政府、国有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主体责任,从创新主体、创新产业、产品应用等层面全方位布局专利转化,推动构建高效顺畅的专利转化运用市场体系。   有鉴于此,要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角度施策。   一方面,构建高质量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是对创新最大的激励,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立起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执法部门严格监管、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公证多元共治、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社会公众诚信守法的大保护格局,同时,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量的壮大,也带来了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运行不协调、分工不明确、推进不统一的问题。未来,在机制建设层面应集中优化保护体系、提升保护的实效性。围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标准统一、程序衔接,知识产权司法、行政、社会共治体系的分工布局等方面要协同优化,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显著提升和营商环境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提供高质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从普惠服务和重点服务两个方面推进。在普惠服务方面,应不断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提高审查效率,高质量、高效率地满足经营主体的创新保护需求。在重点服务方面,要更加强调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针对性、实效性,根据不同类型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阶段的需求差异,建立供需匹配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以知识产权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为主线,在提升知识产权普惠服务的基础上,筛选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按需匹配知识产权、产业、金融等惠企政策,通过重点服务迅速带动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马一德) 来源:经济日报
  • 无人配送仍需补短板       今年以来,物流快递无人配送业务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既降低了运送成本,也提升了配送效率,成为各大企业竞相追逐的热点。从实践情况看,无人配送要想规模化应用,仍需加快补齐短板,提升应对复杂场景的能力。   无人配送虽然已经高度智能化,可满足公开道路、低空等不同场景下的即时配送需求,但仍需更加稳定的运行系统和周密的配套设计。公开道路要识别红绿灯,在非机动车道内要跟行人、自行车、老年代步车等进行交互,甚至还要考虑逆行的行人车辆,这些都对无人配送车的通行能力带来挑战。此前,曾有城市发生无人驾驶快递车追尾货车事故,暴露出的安全运行、法律责任等问题引起公众关注。   特别是推进规模化商业应用后,线上实时监控、线下日常巡检以及紧急情况下能否迅速响应并妥善处理等问题,不仅需要企业加强科技研发与应用设计,还需要无人驾驶政策环境的提升和智慧城市软硬件配套的支撑。   此外,我国关于无人驾驶车辆的相关法律还不健全,个人隐私信息保护还难以得到完全保障,责任主体有待明确,这些都是无人配送业务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比如,无人机使用的导航系统和摄像头,就涉及消费者的隐私保护问题。   我国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发展较为成熟,末端物流市场需求旺盛,无人配送业务市场前景广阔。新生事物在诞生之初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在场景供给、多元需求方面下功夫,智能化无人配送服务将会更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郭存举) 来源:经济日报
  • 立足优势释放低空经济潜能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扶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北京、广州、深圳、天津等多个城市先后发布相关行动方案或征求意见稿,争夺低空经济产业的“蛋糕”。当前,我国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低空经济正在步入一个快速成长的新阶段。   低空经济关联一二三产业,因其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使其成为继数字经济后又一新兴经济形态,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今年4月份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为33.8%,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以无人机产业为例,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无人机行业总产值突破1520亿元。目前,全国无人机生产厂家超过2200家,广东、江苏、北京、山东、浙江、上海等地已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无人机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涌现出多家头部企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这些省份通过开展低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制定企业培育和产业规划,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全方位支持低空经济发展。2021年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打造成为新增长引擎。今年3月底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使我国低空经济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在无人机研发制造及应用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具有先发优势,但一些发达国家加速在无人机领域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同时通过贸易壁垒、经济制裁等手段,试图削弱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又如,随着空域开放力度的加大,需要高效利用空域资源,这涉及飞行计划审批、航线和时间安排,还涉及空中交通指挥等复杂环节。伴随低空飞行活动增加,特别是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如何确保飞行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成为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此外,各地在无人机产业发展中,缺乏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这种同质化竞争限制了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对于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也有一定影响。对此,应立足发展优势,找准关键问题,从多个层面解决。   一方面,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梳理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找准“卡脖子”关键技术,制定国产化替代清单,加大投入力度组织集中攻关,根据轻重缓急分类分步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鼓励和支持不同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强化低空经济关键资源、产品和技术的出口管理,对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要制定管制清单,确保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加强法规建设,增强产业发展规划。打破传统束缚,解决低空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准入门槛高、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框架,建立权威、通畅、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出台符合低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法规,明晰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利边界、职能责任和评价机制,规范和引导市场良性竞争、依法经营。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低空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实施路径,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升级。   此外,开拓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强空域动态管理,灵活调整空域使用策略,满足低空飞行多样化需求。增强低空飞行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飞行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低空飞行活动安全有序。积极培育发展热气球观光、直升机游览、无人机空中摄影和摄像等,丰富旅游产品供给。(陈应武 贺 雷)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