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向上捅破天!卫星互联网“千帆竞发”       近日,我国“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发射仪式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一箭18星”顺利升空入轨,正式拉开中国版“星链”计划的序幕。这标志着我国向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迈出了重要一步。   按照规划,2025年,“千帆星座”将完成一期648颗卫星的部署,初步构建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系统。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6.92亿元,2022年至2025年的年均增速预计保持在12.4%。   卫星互联网无疑成为又一个全球竞速的“新战场”。   卫星互联网,是指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辐射全球,实现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通俗地说,就是把基站建到太空中,让每颗卫星都成为移动的基站,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大带宽、灵活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当前,5G技术已经落地普及,网速也足够快,为何还要在空中建基站,发展卫星互联网?   业界专家指出,当前全球仍存在大量互联网覆盖盲区,超过30亿人还无法享受便捷的互联网服务。卫星通信可为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的区域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网络覆盖解决方案,也是为海洋、沙漠、冰川等自然区域提供通信的已知最优解决方案。   因此,卫星互联网作为未来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系统、实现全球万物互联的基础,其以日益凸显的国家战略地位、潜在的市场经济价值、稀缺的空间频轨资源成为全球关注和竞争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2021年,工信部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快布局卫星通信;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2021年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负责统筹规划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2024年初,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前瞻布局6G、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星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国家层面政策频出,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家队”,三大运营商纷纷布局“天地一体”卫星互联网。中国电信在2009年率先启动卫星互联网业务,成立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有限公司,独家运营天通卫星移动通信业务;2023年9月8日正式发布“手机直连卫星通话”服务,此后,首创汽车直连卫星,依托“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为车载通信提供更完备的通信手段。中国移动于2023年9月完成国内首次运营商NRNTN低轨卫星实验室模拟验证,支持手机卫星宽带业务;今年4月与中国星网、中国兵工共同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除卫星导航服务、卫星通信服务等外,还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地理遥感服务等。中国联通与联美在线、成都海特凯融共同成立联通航美网络有限公司,打造“沃星空”“沃星陆”“沃星海”三大产品线,为全球民航、远洋船舶等提供天地海一体宽带卫星互联网服务。   当前,抢抓卫星互联网机遇已成为产业共识。但是,市场发展不仅要以“国家队”为主,更应注入新鲜力量,通过开放、竞争激发产业发展活力。近期,工信部发布《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 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强调深入推进电信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移动通信转售等业务和服务创新的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更好地支持民营电信企业发展。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的改革,为民营企业进军卫星互联网新赛道打开了大门。   千帆竞发,奋楫者进。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法规、技术升级和产业资本的多重驱动下,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正迎来“黄金时代”。(记者 张佳丽) 来源:人民邮电报
  • 最灵敏暗物质探测器观测结果公布       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被认为是暗物质主要候选粒子之一。26日,世界上最灵敏暗物质探测器LUX-ZEPLIN(LZ)的观测结果公布。结果显示,没有证据表明WIMP的质量超过9GeV/c2(千兆电子伏特/光速平方)。相比之下,质子的质量略低于1GeV/c2。最新试验依然没有发现WIMP的任何迹象,但对其质量限制的精确度提高了5倍。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杨峤立教授对记者说:“最新研究探索了比以往更弱的暗物质相互作用,显著缩小了WIMP参数空间,有助于研究人员排除或支持一些潜在的WIMP暗物质模型。”   暗物质不发射、反射或吸收光,使用天文望远镜和电磁学手段观测都无法捕捉到,估计其占宇宙总质量的85%。LZ则由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领导,其基本原理是,利用7吨液氙与WIMP等暗物质候选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寻找暗物质。   为避免来自太阳和宇宙辐射的干扰,LZ位于地下1.5公里深处的桑福德地下研究设施内。为减少日常辐射,LZ由数千个超清洁且低辐射的光电倍增器组成。整个探测器的结构类似洋葱,每一层要么阻挡外部辐射,要么跟踪粒子之间相互作用,以排除虚假信号。团队也借助新分析技术,排除了最容易引起误差的氡与暗物质候选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团队分析了280天的数据,得出了最新结论。他们计划在2028年实验结束前收集1000天的数据,并使用最新数据研究其他罕见的物理过程,如氙原子的衰变、无中微子双β衰变、来自太阳的硼-8中微子,以及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之外的其他过程。 (记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 我国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号牌1.6万张       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一大制高点。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序推进过程中,公安交管部门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做好管理保障工作。8月2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号牌1.6万张,开放了公共测试道路3.2万公里,有力支撑了自动驾驶技术验证和更新迭代。   “目前,我国正在形成覆盖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准入和上路通行的自动驾驶汽车综合管理体系。”王强介绍表示,在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方面,2021年7月,公安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文,明确规定了自动驾驶汽车开展上路技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主体、驾驶人和车辆,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以及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在准入试点和上路通行方面,2023年11月,公安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作出规定,对经过技术测试、具备量产条件的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准入试点后,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购买保险、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   在试点“车路云一体化”的应用方面,公安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网络安全,细化完善了相关的管理措施。   “公安部还积极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在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上路通行、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相关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王强表示,目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工作已经被列入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计划、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的第一类项目。   同时,公安部还积极推动相关技术标准的制修订。王强介绍,在自动驾驶登记管理、身份认证和安全、道路通行管理等方面,公安部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技术要求》等8项国家标准、《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公共道路测试场景要素及设置要求》等10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标准体系。(记者何亮) 来源:科技日报
  • 我科研人员开发出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火星电池”       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谈鹏特任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火星电池,由火星大气成分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综合类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   由于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5.32%,而锂二氧化碳电池利用金属锂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物,所以被认为在火星探测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现有研究通常忽略了火星的复杂环境,包括多种气体成分以及昼夜温差约为60摄氏度的剧烈温度波动。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以火星大气为直接燃料的火星电池,并结合温度波动测试,极大程度地模拟了火星表面的真实环境,从而实现了可持续输出电能的火星电池系统。在0摄氏度低温下,研究人员测得该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373.9瓦时/公斤,循环寿命达1375小时,约为两个火星月。   研究表明,火星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在0—60摄氏度范围内具有显著的温度依赖性。在高温条件下,电压间隙为1.6伏特,倍率为0.4安/克,功率密度为3.9瓦/平方米。具体来说,该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着碳酸锂的生成和分解电化学反应。通过一体化电极制备和折叠式电池结构设计,该团队将电芯尺寸放大至2×2平方厘米,进一步提升了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至765瓦时/公斤和630瓦时/升。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为火星电池在实际火星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概念验证,并为未来太空探索中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记者吴长锋) 来源:科技日报
  • 新华全媒+|深海“黑科技”加快挺进产业“新蓝海”       从生物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到可再生能源,蓝色国土蕴藏丰厚“宝藏”。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一批深海“黑科技”加快挺进产业“新蓝海”。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刚刚闭幕的第二届海南自贸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深海技术创新大会上,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成为嘉宾们关注的焦点。   “海洋是广阔的舞台,是巨大的应用场景,也是一个‘超级学科’。”中国科学院院士、崂山实验室主任吴立新说,海洋产业体系庞大,涉及技术众多,从海洋物联网、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到智慧港口、绿色航运,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大有可为。   高科技海洋装备是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深海利器”频频上新,为海洋新兴产业培育蓄势赋能。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说,近年来我国在深海油气勘探和开采装备、大型邮轮和大型LNG船等高性能船舶、有人/无人水下作业装备等方面发展迅速,“产业需求带动研发不断深入,推动实验室成果加快落地和批量化生产。”   作业级水下机器人近三年市场占有率居全球领先,为全球约70%的海底通信光缆敷设提供装备……依托高铁内核技术沉淀,中国中车跨界“入海”,努力打造第二张“金名片”。   中国中车副总裁刘可安介绍,公司先后攻克了深海装备电动化技术、多功能轻量化重载作业系统技术、分布式管缆探测及埋深测量技术等行业前沿难题,研制了系列深海悬浮作业机器人、深海挖沟敷缆机器人等装备,服务于海洋油气、海底通信、救援打捞、可燃冰开采等国内深海作业场景需求。   与此同时,今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开拓二号”深海重载采矿车成功完成海试,深海重载采矿车布放作业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并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接下来,“开拓二号”将继续向更大水深挺进,为将来深海矿产商业化开采夯实科技和装备支撑。   在深远海生物资源开发方面,不久前综合性半潜式智能化海洋牧场养殖平台“鑫环1号”在海南省东方市海域投放锚定,9月将正式投产。平台集水产养殖、种苗繁育、旅游观光于一体,预计年产鱼类可达200万斤,年产值达9000万元。   创新要素集聚,产学研协同推动更多“硬核装备”挺进深蓝。崖州湾深海科技城已集聚1000余家国内外深海科技企业和一批涉海科研单位和高校。去年底,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启动试运行,为深海装备产业化推广应用提供服务。深海装备产业园二期也已于近期投入使用,为海洋装备产品“靠前研发测试、靠前生产组装、靠前维护保障”搭建载体。   海南省海洋厅厅长李东屿说,海南将深入挖掘、分析、筛选深海智造应用场景需求,按照物联海洋、孪生海洋、智能海洋、深海智造“四步走”,构建“智慧海洋”高能级深海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本届论坛由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海南省科技厅、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三亚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南省海洋厅联合主办,来自海内外270多家机构的嘉宾共话深海科创发展之道,共谋跨领域科创合作,共助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罗江、夏天) 来源:新华网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钻完井作业完成       26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海上压力最高的天然气开发井“深海一号”二期项目A12井(LS25-1-A12井)放喷作业取得圆满成功,测试产量超过预期。这标志着我国“深海一号”二期的所有海上钻完井作业全部完成,验证了深水高压钻完井全新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表明我国在深水高压钻完井技术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深海一号”二期是我国首个深水高压天然气开发项目。“钻完井作业就是要安全高效地建立起深海地层的油气运输通道,这也是深水高压气田开发的最大难点。”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总经理陈浩东介绍,“深海一号”二期分南、北、东3个井区,密集部署了12口水下气井,比一期项目更多,且平均井深超过5000米,地层压力达到69兆帕,相当于家用高压锅工作压力的1000倍;地层最高温度达到140℃,项目钻井总井深更是超过60000米,接近7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工程作业难度在国内深水项目中首屈一指。   据介绍,“深海一号”二期的开发井作业同时面临“深水、深层、高温、高压”四大难题,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中国海油在项目设计阶段便汇集国内顶尖技术力量组建联合攻关团队,针对深水高压井复杂情况展开系统性研究,探索建立包含深水高压井安全控制技术、集中式井口规模化作业技术、深水深层钻井提效技术、深水长效生产保障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在内的深水高压井钻完井核心技术体系。   在充分运用“深海一号”一期工程成熟作业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海油作业团队以新的技术体系为指引,开展了大规模深水批钻等多项以前从未有过的作业尝试,实现了深水高压钻完井作业风险管控、质量保障和效率提升的协调统一。(记者操秀英) 来源:科技日报
  • 海平面上升威胁加剧 “未来海上居住”概念受追捧       当前,全球海平面正在持续升高,若不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至2100年,海平面或将飙升1米乃至更高。这一严峻现实正威胁着近10亿低洼沿海地区的居民。以尼日利亚拉各斯为例,今年7月,暴雨、高潮位与加剧的海岸侵蚀“联手”肆虐,导致约2000处住宅被洪水吞噬,居民流离失所,现状触目惊心。   面对这一挑战,《自然》杂志认为,城市规划与智能技术将成为沿海地区气候适应与缓解策略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未来海上居住”概念(旨在增强抗洪能力的未来主义定居点设计)正日益受到追捧。   从设计类型来看,目前,开发商将海洋和近海区域转化为宜居空间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人工造地、漂浮城市和两栖住房。   人工造地   将大量砂石、黏土、水泥或岩石倾倒入海洋,以形成适合建设的新陆地,全球约有50个国家进行了这样的人工造地。多哈的珍珠岛、沙特阿拉伯尼奥姆的奥克森城以及尼日利亚的埃科大西洋城等都是此类“未来海上居住”的范例。这些项目拥有标志性的建筑设计,旨在吸引跨国投资。然而,批评者指出,这些项目可能会对环境和周边社区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人工造地可能引发并加剧海洋酸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珊瑚礁破坏。海底疏浚会破坏海洋环境并污染水体,有可能释放出长期埋藏的有毒化合物。人工造地可能会消耗红树林和湿地等自然缓冲区,而这些自然区域原本可形成天然的碳汇,并能抵御风暴潮、海浪和洪水。尽管海堤或护岸可以缓解部分风险,但可能无法防止侵蚀或地面沉降。   此外,一些工程可能会加速温室气体排放。例如,埃科大西洋城建在数百万立方米的疏浚沙土之上,数千吨石头被运到项目现场,这些过程也会释放碳。   漂浮城市   漂浮城市属于防水的预制结构,通过相互连接的模块化系统和人工礁石永久性地安置于海洋或潟湖之上。联合国正在敦促各国政府、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在风险地区推进此类城市的建设。例如,马尔代夫浮动城市设计可容纳20000名居民,每个单元售价约为25万美元。而巴拿马的漂浮舱(每个舱室可容纳两人)的售价则在29.5万美元至150万美元之间。然而,漂浮城市的长期可持续性和抵御大型风暴的能力尚不明确。   漂浮城市的前期投资较少。以马尔代夫漂浮城市为例,其耗资预计为10亿美元,但其维护成本可能相对较高,且建筑材料容易受到潮汐和海浪的腐蚀与损坏。   漂浮城市需要额外的能源来维持海水淡化和废物处理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可能会出现故障,保险和维修费用将给居民和政府带来经济负担。为了解决这些潜在问题,政府必须更新当地的气候适应计划,同时还需要投资社会服务和关键基础设施。   两栖住房   两栖住房被固定在地面并靠水的浮力支撑,适合建造在海岸线、河流、洪泛区和城市港口或其他水位缓慢且可预测上升和下降的地区。欧洲拥有众多两栖住房,阿姆斯特丹的IJburg社区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该社区建在人工岛屿上,居住着约45000人。然而,扩大此类项目规模可能会变相鼓励人们迁入洪水高风险地区。   这类“未来海上居住”项目相对便宜。它们靠近陆地,便于接入电力、淡水和废物处理设施,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两栖住房和漂浮城市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它们可能会改变当地的风向、蒸发、阳光和热量模式。噪音和污染可能危及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植物生命。   观点不一   人们在水上居住的概念并不新鲜,在秘鲁的的喀喀湖上,土著乌鲁族人长期居住在由树根和芦苇制成的人工岛上。从越南到柬埔寨,再到贝宁和尼日利亚,高跷屋和水上村落更是随处可见。而在阿姆斯特丹、雅加达、墨西哥城和西雅图等城市,船屋和水上市场更是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与传统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同,“未来海上居住”旨在打造高科技城市,配备太阳能发电板、深海冷却系统、医疗中心、学校、休闲区和商业设施。   支持者认为,“未来海上居住”旨在扩大住房供应、减轻土地压力、提高能效、促进环保交通和减轻洪水影响。而批评者则认为,这些项目是借科技之名,行抬高沿海、湖泊及河流周边房地产价值之实。   《自然》杂志报道称,“未来海上居住”能否帮沿海地区抵御气候变化的风险,还需综合考虑实用性、生态系统影响、公平正义和监管框架等问题。(记者 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 机器人+AI,加速进入智能时代       人形机器人“天工”缓步走来,为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启动仪式送上会徽,成为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最亮眼的嘉宾。   多台机器人协同完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机器人听从指令从货架上拿取对应口味的饮料交给观众;仿人机器人与观众互动进行画像及语音交互……在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现场,记者看到机器人越来越拟人化,人工智能技术让机器人更具智能性,不局限于冰冷的机器人手臂,机器人逐渐走入商业、家庭、服务等多元生活场景,让人们看到了充满想象力的机器人世界。   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发展,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明珠的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智能时代。   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机器人产业“从小到大”取得长足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科技创新、应用拓展和行业治理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2/3。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长约15%。服务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医疗康养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特种机器人在空海探索、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走进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现场,感受最深的变化是机器人“站起来”了,更加具备“人”的功能和特性,现场观众在与人形机器人互动后纷纷感叹:“机器人时代真的来了!”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首发亮相,全身具备28个活动关节、双手共有11个自由度;钛虎机器人发布人形机器人T230,“身高”2.3米,主要应用于搬运重物……据了解,本届博览会突出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效,共有27款人形机器人亮相博览会。自人形机器人出现以来,具身智能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亚雄告诉记者:“具身智能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工智能对实体机器人的赋能。当机器人拥有了智能性,就可以和人类一样去做各种类型的工作,进一步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近期大火的AI大模型与机器人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记者在新松机器人展台体验了一把“机器人+大模型”应用,在操作界面用简笔画勾勒出“猫咪”的图案,系统“自动识别”指令后,机器人机械臂根据系统指令用七巧板摆放出相对应的图案。新松机器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大模型”应用技术,用到了语音和视觉联合多模态大模型,大模型赋予机器人理解、分析自然语言和图像的能力,让机器人可以通过语音、文字、图像三种方式进行人机交互,并根据交互内容摆出相对应的图案。”未来,该项技术可被广泛应用于物料识别与拣选、物品缺陷检测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让机器人更加“聪明”和“精准”。长木谷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手术控制精度突破毫米级别,突破了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痛苦等传统手术瓶颈。长木谷董事长张逸凌博士告诉记者:“在术前,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手段进行手术模拟,通过CT进行3D建模,定制手术计划,会让后续手术实施变得非常精准,让所有的手术都变成‘开卷考试’。”他以关节置换手术为例,全国每年进行骨科手术500多万台,而注册骨科医生只有1.5万人,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精准度和效率,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科技造福于民。   随着“机器人+”应用行动的持续推进,“机器人+制造业”“机器人+医疗健康”“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家庭服务”等场景不断拓展。未来,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将持续提升,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加丰富的智能色彩。(记者 邓聪) 来源:人民邮电报
  • “星际客机”宇航员 定于明年乘“龙”飞船返回地球       美国航天局24日宣布,出于安全考虑,搭乘美国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两名宇航员,将于明年2月改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返回地球,“星际客机”预计于今年9月初不载人返回地球。   这意味着原计划在太空“出差”8天的这两名宇航员,将要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约8个月。   首次载人试飞的“星际客机”6月5日携美国宇航员巴里·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升空,6月6日飞抵国际空间站。飞船原定6月14日脱离空间站返回地球,但因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返航时间一再推迟。两名宇航员现已滞留太空两个多月。   按照美航天局公布的最新计划,这两名宇航员将在国际空间站工作至明年2月。届时他们将与另外两名预计于今年9月搭乘“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一同返回地球。“龙”飞船定于不早于9月24日发射,搭载的宇航员人数将从最初计划的4人减至两人,以便给两名滞留宇航员留出位置。   美航天局表示,“星际客机”不载人返回能让该机构和波音公司在飞船返回过程中继续收集相关测试数据,同时不让宇航员“承担超过不必要范围的风险”。   美航天局商业载人项目经理史蒂夫·斯蒂克说,让“星际客机”载人返回地球需要更高的确定性。美航天局和波音公司团队已进行大量测试和分析,这些努力有助于为“星际客机”不载人返回做好准备,也有助于未来针对“星际客机”采取纠正措施。   据美航天局介绍,“星际客机”必须在“龙”飞船发射前返回地球,以给后者腾出对接口。预计“星际客机”将在9月初离开国际空间站,安全、受控地自主再入地球大气层并着陆。未来几周该机构会与波音公司协调开展“星际客机”任务结束前的各项工作。(记者 谭晶晶) 来源:经济参考报
  • 联合国倡议——以人工智能技术应对气象灾害       日前,联合国发起“以人工智能方案加强应对气候灾害韧性全球倡议”,旨在利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加强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减少灾害风险。该倡议由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万国邮政联盟、国际气象组织等多个机构共同参与,是对此前“人工智能与自然灾害管理焦点组”机制的延续,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灾害管理,以及为相关的研究创新和标准制定提供专业化指导支持。   此次发起的全球倡议,重点在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实现气象灾害的早期预警,与联合国其他有关机制密切协调。倡议隶属于“人工智能用于全民早期预警”工作组,该工作组由世界气象组织“全民早期预警”倡议设立,并向其下设的跨领域科技协调小组进行工作汇报。“全民早期预警”倡议于2022年3月份由联合国秘书长发起,目标是确保到2027年,全球所有人都能被早期预警系统覆盖和保护。在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被寄予厚望,“人工智能用于全民早期预警”工作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于全民早期预警的贡献作用,其关键成员包括国际气象组织、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红十字联合会等。“全民早期预警”包括了灾害知识分享普及、灾害观测监视预防、预警信息发布交流、灾害应对能力建设四大支柱领域,根据倡议计划,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将在上述领域同步加强。   在加强气象灾害早期预警的同时,该倡议还将重点开展标准化工作。国际电信联盟在其发布的《自然灾害管理标准化路线图:趋势与差距》报告中指出,按照时间阶段划分,灾害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应对、重建等环节,现有标准对于早期环节的覆盖不足,包括生物灾害在内的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灾害也存在类似短板。虽然在很多应用场景下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但因为缺乏标准化,因此存在数据歧视等问题,导致最终结果的可信赖度不足。为了修正有关问题,负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工作组不仅应在建模阶段重点针对开源数据获取以及利益相关方参与树立标准,还应在应用阶段强化对决策支持体系的标准化。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使其在气象领域,尤其是应对气象灾害方面有着强大能力优势和广阔应用前景。在超强算力下,人工智能可以直接从气象观测数据中计算并输出预报结果;在自主学习下,人工智能可以熟练掌握天气气候机理理论,提升预测准确率。正是由于潜力突出,世界气象组织近年来高度看重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其2024年至2027年的战略计划中,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推动气象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计划推出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短临预报示范项目,支持全民早期预警。   中国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气象预测上走在国际前沿。今年6月份,中国气象局发布3个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系统,分别是人工智能全球中短期预报系统“风清”、人工智能临近预报系统“风雷”和人工智能全球次季节—季节预测系统“风顺”。今年上半年,中国气象局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在30秒内生成未来10天的全球天气预报,显著提升了对强对流天气预报和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率。   正如今年5月份举行的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所展示的,“向善”已成为国际社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共识性态度。联合国多个组织表示,极端气候正在成为全球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损害了几乎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应对气象灾害,正是其“向善”应用的最直观体现,未来有望凝聚更多国家的合作合力,帮助全人类更好应对气象灾害的挑战。(记者 梁 桐)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