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赶科普大集 送科技下乡——凌源市科协开展第36届科技之冬科普大集活动 3月1日,凌源市科协在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开展第36届“科技之冬”科普大集活动。 范杖子村是凌源市发展设施农业较好的行政村,主要以种植辣椒、黄瓜为主导产业,目前正发展大樱桃种植。市科协针对该村实际情况准备了相关种植技术科普书籍,以及科学防疫、食品安全、生活百科等方面宣传手册,并在活动现场摆放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展板。 活动邀请凌源市蔬菜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专家到现场解答农户种植技术问题。种植农民纷纷前来咨询,专家耐心解答技术问题200余条。 活动展出科普知识展板32块,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参与农户1000人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弘扬了科学精神,普及了科学知识,更提升了农民的科学素质,推广了实用技术,切实以科普服务农业、惠及农民。 (凌源市科协供稿 周丽撰稿)
  • 服务基层医院 助力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发展 2月24日,为促进基层医院发展,更好服务患者,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功能神经外科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主办的神经疾病互联沙龙会在阜新市中心医院举办。 会议由中心医院副院长张屏主持。专委会主任委员、辽宁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岩峰教授分享了三叉神经痛PBC手术技巧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主任黄海韬教授介绍了长期昏迷患者目前国内外促醒治疗相关知识及治疗手段;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徐冰教授介绍了高级卒中中心建设规范及溶取栓新进展,并为当地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及意见。 沙龙的举办为基层医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强化了学习及科研能力,拓宽了临床诊治思维,有效助力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发展。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黄海韬、景方坤撰稿)
  • 硬“核”开学第一课——走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月27日,大连市科协、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携手邀请中山区中心小学50名师生走进东北第一座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在这里同学们迎来了不一样的硬“核”开学第一课,一起探索核电科学的奥秘。 在核电站科普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启了“核”你在一起的研学之旅。通过展板和核电实物模型,了解红沿河核电站的发展历程、核电发电原理及核能科普知识。在全范围模拟机室,观看核电操纵员模拟操作,了解到成为一名优秀核电操纵员的成长历程;在环境实验室,聆听环境工程师如何进行核电站环境监测,亲身体验操作环境监测设备仪器;在应急指挥中心,了解核电站的应急管理体系,并在应急指挥部体验了一把“指挥作战”的感觉。 现场还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科普,同学们在消防员的引领下,学习不同消防衣的使用场景、消防车辆装备、消防设备器材的使用等,观看消防员的日常训练,并模拟演练“火场逃生”。 此次研学活动以“走出去”的方式,切实增强科普课程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未来,市科协将加强与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共建基地等科普场馆的工作对接,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发挥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专业优势开展“科普进校园、大手拉小手”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就近分期分批到基地进行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活动。 (大连市科协供稿 张颖撰稿、摄影)
  • 北票市科协组织开展防治冠心病科普宣教活动 为进一步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增强居民健康意识,2月28日,北票市科协邀请北票市中心医院心病一科主任孙中学,深入台吉街道二工村社区组织开展以“防治冠心病”为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 孙中学主任结合实例,为居民详细讲解冠心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早期诊断和中医治疗等相关知识。参与居民表示,通过这次讲座学到了许多疾病预防知识,希望社区多举行科普活动,丰富老百姓的健康知识。 下一步,市科协将定期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围绕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普及科学知识、促进产业现代化开展培训和宣传,引导先进技术服务农业,科技成果惠及农民,使科学文明深入农村,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品质,为乡村振兴贡献科协力量。 (北票市科协供稿 杨阳撰稿)
  • 辽阳市科普之冬系列活动暨红绿蓝专项行动——科技蓝系列专业培训班召开 为进一步提升种植户农业科技水平,2月23日,由辽阳市委组织部、市科协主办,辽宁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辽阳市农技协承办的辽阳市科普之冬系列活动暨红绿蓝专项行动——科技蓝系列专业培训班召开。灯塔市古城街道前烟台村40余名蔬菜种植农户参加培训。 省经作所党委书记、所长,辽阳市农技协会长王子胜在开班仪式上表示,培训班旨在引导先进技术服务农业,科技成果惠及农民,科学文明深入农村,带动农民树立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协调发展的理念,提高生产生活品质,提升蔬菜种植技术水平,引领设施农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宋铁峰等三名专家为学员传授设施黄瓜、西红柿、草莓新品种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采取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田间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将农业生产技术带到田间地头,深受农户欢迎。 培训班的举办为农民带来了种植新技术、新思路,为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出积极贡献。 (辽阳市科协供稿 刘丹撰稿、摄影)
  • 极速体育召开2023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工作推进会 2月22日,极速体育召开2023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工作推进会,就如何提高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效能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市科协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各县(市)区科协领导及部分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承接单位参加会议。 会上,9个县(市)区科协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做法,充分肯定了行动计划项目在基层科普工作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为基层科普工作注入了科技力量,提高了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会议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详细解读,规范项目申报,明确支出方向,严格执行标准,切实提高资金利用率。对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项目要高标准实施,确保达到预期效果;二是资金使用要规范,支出方向要合乎要求;三是要找到新的突破点,为未来项目申报做好准备,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助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多年来,极速体育重点围绕科普活动、科普资源、科普队伍、科普阵地等方面大力开展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不断增加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供给。2023年,市科协将指导各县(市)区进一步做好项目申报、争取资金等工作,推动行动计划项目精准高效实施,进一步聚焦靶心、赋能基层,更好服务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极速体育供稿 王兆丹撰稿)
  • 葫芦岛市南票区金星镇举办农业科技培训会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葫芦岛市科协联合市老科协在“科普之冬——银龄行动”中,深入涉农县(市)区开展科技助农活动。2月24日,农业科技培训会在南票区金星镇举办,全镇蔬菜种植大户、乡村干部5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会上,市科协科技传播专家、市老科协副会长冯士海作《如何发展中国新时代高质量效益型农业》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生态蔬菜产业发展趋势、新品种与新技术,并紧密结合金星镇蔬菜产业实际情况,对西红柿、黄瓜、茄子的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参训种植户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增强了种植和生产的信心。市科协将持续开展科技助农活动,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葫芦岛市科协供稿 金谦、李想撰稿)
  • 阜新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 2月23日,由阜新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阜新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阜新市科技馆举办。经过作品征集、项目申报、资格审查,大赛共征集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实践活动3类竞赛作品共计100余项。 评审会现场设置作品展示和答辩环节,参赛选手阐述作品制作过程、功能及创新点。按照大赛章程和评审规则,最终评选出40余项优秀作品,并推荐参加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大赛为全市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搭建起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交流平台,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锤炼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促进优秀科技人才涌现,推动阜新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阜新市科协供稿 史超撰稿)
  • 第38届辽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 2月24日,由辽阳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联合主办,市科技馆承办的第38届辽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辽阳市科技馆举办。 参赛作品在现场开放展示,赛前选手及指导教师围绕作品积极开展交流。现场答辩环节,6名专家评审对科技创新成果项目、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科技实践活动项目三大类别共计36个参赛作品进行现场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市科协将从中推荐优秀作品晋级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时评选出优秀辅导员奖、优秀组织工作者、优秀组织奖。 本届大赛覆盖全市70多所中小学校,市科协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为激活全市科技创新活动发展,全面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推进全市“双减”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辽阳市科协供稿 李阳撰稿 吴恺伦摄影)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举办重症热点问题研讨会第一期会议 2月20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脓毒症休克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举办了“重症热点问题研讨会第一期”线上会议,来自省内的60余名委员参会。 会议由北部战区总医院史亮教授主持。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吴云海教授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的抗炎药物治疗”作了分享;北部战区总医院包红珠分享了一例复杂高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完整诊治病例。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分享新冠疫情时抗炎药物,如激素、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等抗炎药物的使用心得。 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国福教授鼓励专委会青年医生持续参与学术分享,继续探索新冠肺炎并发ARDS治疗中的生物标志物、药物使用时机、药物剂量等问题,利用学会平台开展一系列临床研究,实现科研成长。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贾佳、穆盛田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