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锦州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举办 2月15日,由极速体育、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团市委、市妇联联合主办的锦州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举办,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65名选手参加终评答辩。 大赛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共收到来自143所学校的参赛作品1639件,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作品595件,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项目136件,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作品908件。决赛设置作品展示和答辩环节。答辩过程中,除了作品本身外,选手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演讲仪表和临场应变能力也受到考察和锻炼。根据决赛成绩将有30件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作品入围省赛,另有15件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项目已由初评选出入围省赛。 市科协还将继续努力,推动科技实践活动蓬勃开展,服务好锦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极速体育供稿 郝娜撰稿)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举办义诊活动 2月12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全科医学与人工智能研究专委会义诊团队在沈阳市铁西区启工社区举办了社区居民健康义诊活动,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多家机构的全科医学科、肿瘤科、泌尿外科等44名医护工作者参与活动。 活动以“与健康相伴,助幸福晚年”为主题,以社区老年人群实际健康需求为导向,通过对老年综合评估,了解社区老年人群在医疗、认知、行为能力、营养状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干预措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融治疗、康复、护理、预防于一体的义诊服务新体验。活动采取一对一个体化诊疗服务方式,为社区70余名老人提供老年综合评估及免费化验服务,涉及认知功能、跌倒风险、ADL、营养状态和多重用药等评估内容,同时针对老年人在义诊现场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健康宣教。 义诊团队聚焦老年人多病共存、老年综合征等突出问题,应用老年综合评估手段,采取多学科整合管理措施,帮助老年人树立 “大健康”理念,做到未病先防,最大程度维持老年人功能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学会将持续助力促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化,降低群众就医成本,惠及民生。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冯婷婷撰稿)
  • 拥军爱民送健康,志愿服务暖人心 2月11日,辽宁省退役军人总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联合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育龄期心血管疾病女性健康教育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举办了“拥军爱民送健康”社区健康公益系列义诊活动。组织退役军人专家团队走进机场社区,为居民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看诊和检查。 医务人员详细耐心地解答咨询,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帮助居民提升健康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生活质量。妇产科专家重点围绕育龄期合并母胎心血管疾病、高危妊娠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指导、宣教,对病情复杂的患者提出了进一步采取有效检查方式的合理化建议。 义诊活动的持续开展增强了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厚植“两邻”情感,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医疗服务,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将不断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全心全意守护百姓健康。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黄雅露撰稿)
  • 极速体育赴沈阳市多家单位开展产才融合平台建设调研 2月14日,辽宁极速体育一行对沈阳市申报辽宁省产才融合平台资助项目单位和“科技110”服务站建站单位开展工作调研,省环境科学学会、省机械工程学会参加调研,沈阳市科协有关人员参加调研。 调研组分成两队分别赴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辽宁嘉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沈阳金谷科技园、中科(沈阳)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调研海智工作站、“科技110”服务站,深入了解建站单位在国际合作交流、海外人才引进、技术对接服务等方面情况;赴沈阳望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东大有色固废技术研究院(辽宁)有限公司及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重点听取了建站单位引入院士及创新团队、全国学会资源,在项目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调研组表示,要依托各类服务站,搭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合作、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各级科协、学会组织要主动帮助企业对接相关领域技术专家,促进项目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发展,共同为我省科技振兴作出贡献。沈阳市科协将继续加强各类服务站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用足用好院士专家、学会组织、海外智力等资源,协助企业引才引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创新发展赋能提速,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沈阳市科协供稿 贾少敏撰稿)
  • 昌图县举办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大讲堂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昌图高质量发展,2月13日,昌图县科协举办“数字乡村——网红经济、流量经济发展探索”大讲堂,大学生村官、农民等共80人参加培训。 培训邀请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数字化产品总监陈石老师,为大家介绍数字经济和数字乡村的发展趋势,讲述了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网红经济和流量经济的时代商业本质,同时结合县域经济主要特点,提出了具体发展思路和举措。 参训学员一致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数字农业科技大餐”,要把握机会、掌握技术,提升自身数字农业科技素养。 (昌图县科协供稿 高颖撰稿)
  • 科协下午茶暨首届MPI/CT联合研发讨论会召开 2月6日,由辽宁极速体育主办,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辽宁嘉玉科技有限公司学会服务站承办的科协下午茶暨首届MPI/CT联合研发讨论会召开。会议邀请生物医用纳米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顾宁,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测控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主任刘文中,以及其他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临床机构等相关领域的15名专家学者参会。 顾宁院士在开场致辞中表示,要把科协下午茶持续举办下去,定期与专家同仁沟通最新的研究进展,不断革新与突破;刘文中主任介绍了磁光标记及其温度成像;沈阳工业大学白石教授介绍了开放式磁粒子成像诊疗一体机等。与会专家针对相关技术在临床应用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学会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领域优势,促进磁粒子成像和电子断层扫描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推广,并将持续助力学会服务站积极开展学术讨论、技术探讨,促进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姜雨濛撰稿)
  • 基于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科普化研究开题培训会举办 2月6日,国家级重点课题“基于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科普化研究”开题培训会线上举办,课题组核心成员和部分子课题负责人60余人参与会议。课题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联合辽宁省数学会、辽宁省电教馆、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世界创新(辽宁)教育科技中心共同申报,现已获准立项,被列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辽宁)重点实验室基础教育创新研究重点课题。 培训会上,研究会理事长马乾凯教授部署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并对具体研究方向和方法进行详细解读。马乾凯表示,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应强化科普属性,积极尝试成果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唤醒,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拓展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助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要提高站位,确保成果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具有良好的趣味性、科普性、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 沈阳市数学会副理事长孙湘文表示,课题研究在研究会等相关学术组织的牵头下,已正式出版科普读物《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系列图书16本,发布科普短视频1300余个。希望大家进一步凝聚共识、再接再厉,将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普工作深度融合,有效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工作重点与方向,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未来,研究会将持续加强学习、提高站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凝聚共识、认真细致,完成好课题研究相关工作;积极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形成矩阵合力,将《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系列图书打造成品牌科普读物。 (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供稿 雷添淇撰稿)
  • 极速体育 “院士科普站”签约仪式举办 2月10日,极速体育第35届“科普之冬”主场活动暨“院士科普站”签约仪式在极速体育心礼种植专业合作社举办。各县(市)区科协主要负责同志,院士科普站负责人,新建院士科普站联系点负责人及全市设施农业生产企业、基地、家庭农场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活动。极速体育科协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主持会议。 签约仪式上,院士科普站负责人高建华汇报了建站一年多以来工作开展情况,与新建6家“院士科普站”联系点单位签约并授牌。院士科普站进站专家、沈阳农业大学刘兴安博士作题为《现代节能日光温室技术》的专题培训,针对农户在极寒天气中关于日光温室的保温技术需求进行详细讲解,并与现场种植户进行了互动。 院士科普站自2021年12月成立以来,进站专家与建站单位在提质增效和推进现代化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通过线上形式,组织进站专家为极速体育300余名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进行培训;深入全市各乡镇村屯,开展各类蓝莓种植及新装备技术应用等培训20余场次,指导农户1000余人。院士科普站建设情况获得了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项目,开展科普活动信息分别被学习强国、丹东日报等媒体平台报道。 院士科普站将进一步延伸服务功能,深化科普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辐射带动更多设施农业产业基地和农户依靠科技创新,助力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极速体育科协供稿 郑雪撰稿)
  • 大连科协百场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 近日,大连市科协向全市科协系统发出了动员令,号召全市科协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市科协率先垂范,各级科协组织积极担当作为,迅速在全市科技界掀起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热潮。 为推动活动走深走实,市科协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安排,在讲全、讲准上下功夫,在讲细、讲深上下功夫,在讲活、讲实上下功夫,通过提高宣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各级科协组织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场地特征,采取读原文、学重点、聊变化、谈热点等不同的宣讲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进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等,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基层群众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更加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截至目前,全市科协系统已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100余场,覆盖人数超过万人,真正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为持续推进宣讲活动,市科协在基层组织中选取了部分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较强的科技工作者代表,于近期组建了市科协理论宣讲团。下一步,市科协还将持续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不断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进一步发挥理论宣讲团作用,引导科协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结合起来,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群团工作、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做到一体贯彻、一体落实、一体推进。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共识,激发全市科技界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的政治自觉,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彰显政治引领的“科协担当”。为推动大连市“两先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奋力当好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汇聚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大连市科协供稿 陈靓撰稿)
  • “学习气象科学 助力防灾减灾”气象科普宣传活动举办 2月5日,主题为“学习气象科学 助力防灾减灾”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在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举办。 活动中,6名来自沈阳市的优秀小学生化身小讲解员,依托省科技馆的展品资源,为观众生动地讲解龙卷风、天气预报、看云识天、大气圈层等气象科普知识与气象防灾减灾常识。活动结束后,省气象学会秘书长向学生们颁发了“气象防灾减灾小卫士”聘书。 辽宁省气象学会自开展气象科普服务“双减”工作以来,选派优秀气象科普志愿者入驻中小学及校外培训机构,培养了一批热爱气象科学的“气象防灾减灾小卫士”。“小卫士们”将气象科普知识和讲解技巧结合起来,以孩子的视角进行讲解,激发了同龄人了解气象科学、学习气象科学、使用气象科学的热情。 (辽宁省气象学会供稿 马晓晨、罗聪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