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辽宁省化工学会获评辽宁省5A级社会组织 3月23日,辽宁省民政厅发布《2022年度辽宁省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结果公告》,辽宁省化工学会获评辽宁省5A级社会组织。 辽宁省化工学会成立于1972年,是由辽宁省化工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公益性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是辽宁极速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发展辽宁化工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多年来,辽宁省化工学会致力于推进化工学术发展,服务科技人才,开展化工科普,鼓励表彰优秀人才等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辽宁省优秀科技社团、全极速体育系统先进集体、规范化建设试点示范学会等荣誉。近年来,学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持续加强学会自身能力建设,重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打造学会特色品牌,为辽宁省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获评辽宁省5A级社会组织,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激励。学会将以此为新起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强化政治引领,进一步构建完善制度体系,锻造和培养过硬队伍,持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努力将学会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学术团体。 (辽宁省化工学会供稿 吴小川撰稿)
  • 第十一届中小学数学创新应用科普活动能力拓展竞技展示环节举行 3月19日,在第四个“国际数学日”到来之际,第十一届中小学数学创新应用科普活动(辽宁)能力拓展竞技展示环节在我省多市举行,全省近万人参与活动。 活动中,参与者面对灵活创新、贴合实际、强调应用的数学创新问题,跳出传统的套路式解题,在独立思考与解答的过程中深度体验了数学创新问题“理、美、奇、妙、智、趣、用”的独特魅力。活动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和创新展示舞台,深受学生喜爱。参与单位表示,活动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帮助孩子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积极变化,也为一线教师、教研员等开展数学创新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舞台。 为扩大活动科普成效,今年科技周和科普日期间,将举行数学创新应用网络嘉年华活动,选取本届活动中的部分数学创新问题进行交流分享,并邀请学者开展网络科普报告。 (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供稿 雷添淇撰稿)
  • “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全国爱肝日义诊活动开展 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主动检测、扩大治疗、消除乙肝危害”。为更好服务社区,推进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肝病多学科诊疗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联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沈阳市大东区长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全国爱肝日义诊活动。 活动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功能异常、肝细胞癌等肝病患者进行义诊和健康咨询;为100名患者免费提供乙肝五项筛查,为70余名患者提供肝脏弹性检测;向公众广泛宣传肝病健康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健意识。 未来,专委会将持续开展肝病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居民早筛意识,由“被动检测”转化为“主动筛查”,推动病毒性肝炎诊治一体化。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张芳晓撰稿)
  • 朝阳县科协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科普讲堂活动 2月15日至3月15日,朝阳县科协联合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县林业局、县中心医院等单位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科普讲堂系列活动。 科普讲堂作为朝阳县第36届“科普之冬”系列活动之一,在掌上朝阳App百姓台直播间分五期进行直播,内容涵盖玉米绿色高值高效栽培技术、赚钱养猪法、畜禽强制免疫技术要点、果树栽培技术、疫情过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等五个方面。 此次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科技专家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向农民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农民对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力,助力朝阳县高质量发展。 (朝阳县科协供稿 李兵撰稿)
  • 唱响雷锋之歌 传承雷锋精神——鞍山市铁东区老科协掀起学雷锋活动热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之际,鞍山市铁东区老科协组织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区老科协举办为期10天的雷锋文化藏品展览。展览设立了学雷锋题词指示、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精神永恒图片系列、学习雷锋报纸系列、雷锋精神宣传画系列、雷锋挂历台历系列、雷锋书籍杂志系列、雷锋文化超市系列等十大展区,共展出展品5000余件。展览走进钢都小学,2800余名学生参观。同学们纷纷表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永远是学习的榜样。铁东区站前街道老科协举办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座谈会,老科技工作者纷纷表示要身体力行学雷锋做雷锋,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旧堡街道前峪村老科协组织老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农民修剪果树,助力春耕备耕生产;长甸街道老科协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开展清洁卫生、美化环境活动。铁东区老科协将持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优势特长,积极参与服务活动,营造传承雷锋精神的良好氛围,彰显新时代老科技工作者奉献与担当。(省老科协供稿 谢文姝撰稿 李兴达摄影)  
  • 世界气象日主题科普活动在省科技馆举办 3月19日,辽宁极速体育、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学会在省科技馆联合举办了以“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三家主办单位及学会会员单位相关领导、同志参加了活动。 省气象局领导介绍了世界气象日的由来、举办世界气象日科普活动的意义等。气象专家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开展了专题讲座,并对现场科普爱好者的提问进行解答。 在探索发现展厅,气象科普讲解员结合多个气象展品,以科普讲解、直播互动、发放气象宣传册等方式进行科普宣传,吸引观众广泛参与,让公众更加了解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 (辽宁省气象学会供稿 马晓晨、罗聪、王昕撰稿)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开展健康义诊及急救知识科普活动 3月19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全科医学与人工智能研究专委会义诊团队在沈阳市皇姑区龙江社区开展健康义诊及急救知识科普活动,50余名社区居民参与。 义诊团队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全科医学科、神经外科,辽宁省金秋医院药剂科及沈阳市红十字会心内科医生组成。医生充分了解居民身体状况,针对不同病症和个体差异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并现场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步骤。 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提供了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满足了社区居民就医和保健需求。专委会将一如既往努力践行医学科普的使命担当,筑牢居民健康防线。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冯婷婷撰稿)
  • 葫芦岛市科协举办科技传播科普助残培训班 3月16日,为提高残疾人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农业生产技能,葫芦岛市科协与南票区科协、区残联联合举办了科技传播科普助残培训班。培训班上,市科协科技服务团专家、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农艺师赵旭伟作题为《梨果产业发展与标准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专题讲座,讲解了优秀梨树品种的选种、病虫害防治、大苗建园建设、标准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果园机械等知识,并对大家提出的果树栽培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作现场答疑;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兽医师王宝国作题为《农村养殖业发展前景与实用技术》的专题讲座,从居民营养需求与养殖业发展方向、市场行情趋势与养殖模式转型、畜禽饲养品种选择和实用技术等方面,讲解了农村养殖业发展前景与实用技术。南票区残联负责人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残疾人而言,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不仅可以改善生活条件,还能增强生活信心,提升融入社会的能力。”今年,南票区残联把残疾人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了工作计划,市、区科协也将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帮助联系专家,为残疾人群体送去产业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葫芦岛市科协供稿 李想、金谦撰稿)  
  • 建平县科协举办“科技助农保春耕”暨作物栽培技术培训班 3月17日,建平县科协联合建平县万寿街道在小平房村举办“科技助农保春耕”暨作物栽培技术培训班,15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培训邀请省农业科学院、省经济作物研究所8位研究员,就小平房村南果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中药材有机生态种植技术、设施农业高效栽培技术、乳酸菌发酵酸菜工艺技术等问题进行授课和答疑。现场发放《 乳酸菌发酵酸菜工艺技术》《中药材有机生态种植技术》等资料。课后,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晓阳来到南果梨种植基地,针对生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学习到了新技术、新理念,希望这样的培训多办几次,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县科协将继续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组织更多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传授农业技术,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建平县科协供稿 孙静撰稿)
  • 2023辽宁学术盛宴暨首期前沿技术大讲堂举办 3月18日, 2023辽宁学术盛宴暨首期前沿技术大讲堂在沈阳举办。活动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指导,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主办,辽宁大学、科大讯飞沈阳产业加速中心、沈阳金冉科技有限公司协办。辽宁数字化技术领域高级专家、企业代表、数字化技术爱好者等百余人参加活动。 专家报告环节,来自辽宁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华为云、易现科技及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从数字化产业营商环境、运营机制、解决方案、技术赋能等多个角度,与现场的来宾开展交流。与会嘉宾围绕城市数字化深耕可行领域与提升数字化能力两方面的前沿技术开展探讨,现场气氛热烈,充分体现出本次活动“碰撞思想,引领创新”的会议宗旨。 2023学术盛宴系列活动聚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使命任务,省科技馆将持续推进系列活动,广泛凝聚全省科技界智慧和资源,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在科技创新中“连接器”作用,面向科研院所、学会、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开展聚焦科技发展前沿的系列高端学术论坛,为辽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支撑和创新助力。 (省科技馆供稿 王艺凝撰稿 杨晓宇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