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省直机关工委、省老科协共同举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银发楷模报告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发挥榜样引领作用,9月26日,省直机关工委、省老科协在省委党校举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银发楷模报告会。省直机关各部门理论学习组青年骨干、部分老科技工作者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原所长李依依,东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所原所长翟玉春,中国航发沈阳黎明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原主任段旭海,中国科学院大连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民,大连特种粮研究所所长谢晖等五位老专家分享了各自的成长、工作经历。他们退休不离岗、持之以恒完成重点项目研发,面对国际技术封锁、坚持自主创业创新,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报效能源事业等事迹,展现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也体现了新时代银发人才为辽宁振兴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广大青年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银发楷模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扬守望初心、践行使命的优良传统,传承矢志报国、奋发图强的优良作风,切实把银发楷模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辽宁省老科协供稿 谢文姝撰稿、摄影)
  • 【全国科普日】大连科技学院开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 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大连科技学院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系列活动。 9月16日-17日,学院受邀参加2023年全国科普日大连主场活动。学院科协及有关师生团队携自主研发的基于Arduino的可编程智能机器人、新型语音识别智能分类垃圾桶、户外急救套组、新型路口弯道凸面镜等科技成果出展,并在现场开设科普知识专区,组织线上“成人赛道”和线下“大中小学生赛道”有奖答题活动。 9月22日,学院走进旅顺经济开发区伯阳小学,邀请科普讲师王茁为师生作题为“放飞少年科技梦 铸就科技强国魂”的中国高铁科普讲座。王茁老师以“京张铁路”为切入点,通过介绍詹天佑学成归国后为中国铁路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展现了以詹天佑为代表的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科普了我国铁路的百年跨越,并带领同学们动手组装四动四拖动车组模型。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精彩的讲解、生动的事例、仿真的模型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科技兴趣。 活动期间,学院还联合旅顺口区科协举办了线上科普知识竞赛;走进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普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未来,大连科技学院将秉承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普资源供给,将科普工作做深做透,为辽宁振兴发展贡献科普力量。 (大连市科技学院科协供稿 杨琳撰稿)
  • 北票市科协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北票市科协于近日开展系列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 9月22-25日,市科协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微信群、朋友圈转发的方式,集中宣传对新版《食品安全法》的解读、饮食观念误区等科普知识;开展“食品安全进乡村”活动,将科普大篷车开进农村大集,并现场发放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资料,解答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9月28日,市科协科技志愿者在大柳树文化活动广场通过展示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志愿者们与观众积极互动,详细解答了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健康问题,并现场讲授如何正确阅读食品包装袋上的标签信息等食品安全小技巧。同时,志愿者们还介绍了新版《食品安全法》,提醒大家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 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在科技志愿者的带动下,广大居民也踊跃加入到食品安全宣传工作中来,成为食品安全的宣传员、监督员,积极为北票市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贡献力量。 (北票市科协供稿 杨阳撰稿)
  • 沈阳市科协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 9月20日,沈阳市科协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对全市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再传达、再学习。沈阳市科协和科学宫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会议指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深入排查整治,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会议要求,要注意源头防控、过程把控、应急管控,全面压紧压实安全工作责任。要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建立安全生产“清单制”,围绕活动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统筹做好部署、排查、报告、督查检查、指导服务等工作,形成工作闭环,推动安全工作落实落细;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专项整治,以“钉钉子”的精神,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逐一明确整改措施,做到立行立改、应改尽改,坚决堵塞风险漏洞,确保万无一失;要加强教育培训,将常态化做好应急科普与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有机结合,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宣教活动。充分发挥安全员职能作用,紧绷安全弦,树牢安全意识,把好安全“第一关”。 (沈阳市科协供稿 丛培雯撰稿)
  • 【全国科普日】辽宁省水利学会开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 在第20个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省水利学会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9月21日,学会组织科普志愿者参观沈阳市水务事务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浑河管理部沈水湾管理所,并邀请相关负责人为大家介绍浑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和浑南拦河坝工程相关情况。随后,一行人来到船闸操作室,参观船只通过船闸的全过程。学会水文化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专家现场对我国及我省水资源现状、如何保护水资源及生活中怎样正确饮用水等方面作详细讲解。 全国科普日期间,学会通过“小鱼易连”视频会议系统和向各市水利学会、单位会员、乡镇水利站等单位邮寄科普宣传手册,宣传解读了《辽宁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地下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在学会网站、微信公众号播放科普视频,在相关公共场所张贴海报、摆放宣传板等方式,积极宣传我省水利水务科技成果,解答公众关心的饮用水安全、污水处理、日常节水方式等问题。 学会将持续推进节水宣传、普法教育等活动,提升公众珍惜水、爱护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增进公众对水利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营造合理用水、科学节水、不浪费水资源的社会氛围。 (辽宁省水利学会供稿 陈媛媛撰稿)
  • 辽宁省水产学会完成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经中共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社团委员会批复同意,9月23日,省水产学会在锦州渤海大学召开支部党员大会。 学会党支部书记周遵春同志代表中共辽宁省水产学会第一届支部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切实抓好重大教育实践活动、营造风清气正学术氛围、发挥党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整体推进创建活动等六个方面对三年来的学会党建工作进行总结,并就今后如何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出具体要求。 会上,全体党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委员。 会后,支部党员及部分非党员理事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与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开展“党建共建传承红色基因 协同交流凝聚奋进力量”主题教育实践研学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辽沈战役和全国解放战争史,参观者切实体会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践行初心使命,以奋进的姿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辽宁省水产学会供稿 李梦遥撰稿)  
  • 【全国科普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开展女性健康阳光家园科普活动 在第20个全国科普日来临之际,9月22日,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诊疗中心携手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心脏病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举办女性健康阳光家园科普活动。 活动邀请锦州医大一院乳腺头颈肿瘤内科周鑫教授,为大家讲解乳腺疾病预防、筛查,乳腺癌的防治等科普知识。周教授特别提醒“要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定期体检,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健康意识”。医院护士长进行了现场教学,演示并指导患者做乳腺上肢淋巴水肿防治康复操,并录制教学视频供其他患者学习。 专委会将联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诊疗中心持续开展阳光家园健康宣教活动,通过定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等科普活动,为公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牛莹撰稿)
  • 辽宁省水产学会召开九届四次理事会议暨辽宁省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学术报告会 9月23日,辽宁省水产学会在锦州渤海大学召开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议暨辽宁省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学术报告会。 会上,学会主要领导代表第九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报告从“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推进党建强会”“搭建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学会凝聚力”等方面回顾了2023年以来学会工作情况,并部署了2024年主要工作任务。 随后召开的辽宁省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学术报告会上,渤海大学教授李学鹏、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赵云鹏、大连民族大学教授姚子昂分别作《水产预制菜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污损生物对养殖网箱动力环境影响机制及其防控技术》《海藻酸性寡糖制备技术与活性研究》专题报告。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水产行业的绿色发展趋势以及辽宁水产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绿色发展的技术路线建议。参会理事纷纷表示,报告内容不仅拓展了视野,更在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方面带来启发,未来要坚持加快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渔业转变,为实现辽宁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辽宁省水产学会供稿 李梦遥撰稿)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组织召开“冷等离子体促烧伤创面修复”主题研讨会 9月16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损伤修复与组织重建专委会在沈阳医学院树人国际学院组织召开“冷等离子体促烧伤创面修复”主题研讨会。清华大学教授李和平、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刘定新等等离子体领域专家与树人国际学院科研团队以及北部战区总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相关领域一线医生参会讨论。 研讨会主要围绕冷等离子体在烧伤创面修复应用等内容展开。基于感染性烧伤创面的特点及发病机制,各团队从冷等离子体设备的研发调试、细胞及动物水平实验、临床应用三个方面,就已完成的抗菌及促愈实验进行了汇报分享。对于冷等离子体设备实际应用时产生的多项问题,与会专家经过积极沟通、热烈讨论,确定了设备的改进方向,并制定了后续应用研究方案。 研讨会在冷等离子体对烧伤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案,为设备研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架起了医工融合的桥梁,为冷等离子体设备临床转化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丛培芳撰稿)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与极速体育第一医院建立科研合作 为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助力学科发展,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医用光波技术科技服务团和极速体育第一医院以全国科普日为契机,签订合作协议,并成立学会服务站。 9月19日,在2023年极速体育“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上,双方举行签约仪式。学会有关领导代表科技服务团发言。 主场活动结束后,极速体育有关同志、学会有关领导一行来到极速体育第一医院调研,并举行服务站授牌仪式。调研组参观了辽宁省肿瘤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和TaiChiB“多模式一体化数码放射治疗系统”,详细了解医院的发展状况。学会针对医院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实验室建设的相关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并表示将协调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临床专家科研项目与极速体育第一医院对接,为医院科研注入新活力。 学会服务站的设立对市级医院及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学会将和极速体育第一医院共同推广行业先进技术,攻坚关键性技术难题,为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努力推动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领域的自主创新发展。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陶文静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