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强磁风助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生长       包括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科学家在内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借助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望远镜,发现了一种由磁场产生的强大旋转风。他们认为,这种强风正是帮助位于ESO320-G030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生长的重要力量。而且,黑洞的生长和“婴儿”恒星的生长都涉及类似过程。相关论文发表于最近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   包括银河系在内,大多数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是如何生长到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倍太阳质量的?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   为解开这一谜团,由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天文学家领导的团队,对距离地球仅1.2亿光年的星系ESO320-G030开展了研究,该活跃星系形成恒星的速度是银河系的10倍。   该星系在红外波段非常明亮,望远镜可以捕捉并分辨出其中心的细节。为尽可能探究星系中心黑洞周围的致密气体,团队借助ALMA研究了氰化氢分子发出的光,并在光谱中发现了可以证明磁化旋转风存在的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当星系中心的其他风和喷流让物质远离超大质量黑洞时,这种磁性旋转风能为黑洞提供能量并助其生长。   团队解释说,物质在黑洞落入之前会在黑洞周围流动。接近黑洞的物质聚集在一个混乱、旋转的圆盘内。在那里,磁场会变得更强。更强的磁场使物质更容易流入黑洞,从而促进黑洞生长。   最新观测表明,超大质量黑洞和“婴儿”恒星可以通过类似过程生长,但规模相差巨大。团队希望未来研究更多星系,进一步揭示黑洞生长的奥秘。(记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 这些硬核技术护送嫦娥六号安全回家       6月25日,携带着“月背土特产”的嫦娥六号返回器载誉归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人类航天器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实际上,从太空到四子王旗预定落点的归家路可谓环环相扣、不容有失。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了解到,嫦娥六号安全回家的背后,有着一系列硬核技术和明星产品护航。   制导技术打出漂亮的“太空水漂”   嫦娥六号返回器从月球风驰电掣奔向地球,速度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如何减速是其安全到家的关键。为此,返回器需要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返回”方式。   这种方式也被形容为“太空水漂”。简单说就是,返回器进入大气层后,会像打水漂一样弹起,利用大气层阻力和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消耗自身能量,随后再次进入大气层,速度就会降到第一宇宙速度以下。   “太空水漂”的最大风险是第一次穿越大气层。在这个过程中,大气一方面要提供阻力降低返回器的速度;另一方面要提供升力,让返回器在适当降速后能够顺利跃起,按规划路径精准返回。指挥嫦娥六号返回器完成这一高难度动作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研制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研制团队开展了大量模拟飞行试验,模拟了上千万条飞行路线,以确保任务万无一失。   要打出漂亮的“太空水漂”,所需的核心技术叫作“全数字全系数自适应预测校正制导技术”。为了验证该项技术,我国于2014年专门发射了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并在嫦娥五号、嫦娥六号任务中成功应用。   加工难度最高的“金钟罩铁布衫”   高速进入大气层的嫦娥六号返回器,需要经受高温烧灼的考验。研制人员充分借鉴嫦娥五号返回任务的经验,根据不同部位对耐烧灼和隔热需求的指标,为嫦娥六号返回器量身定制了既防热又抗烧蚀的“外衣”。   要确保返回器从容应对旅途风险,高质量金属壳体必不可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研制人员为其打造了轻巧、坚固的“金钟罩铁布衫”。这是目前航天器研制体系中难度最高的小型超薄蒙皮—桁条—隔框类焊接舱体。   由于嫦娥六号返回器尺寸小、蒙皮厚度极薄,对外形面轮廓度和舱体法兰尺寸精度要求更高。各类舱体焊接类零件在与薄蒙皮进行焊接时,均为壁薄、弱刚度大悬空区域结构,若控制不好,会造成研制过程中应力变形,影响舱体焊后的轮廓度。针对返回器球段法兰的焊接结构特点,研制团队设计了分体式法兰焊接工装,大幅提高了舱体球段法兰的焊缝质量以及焊接变形控制效果,最终满足了苛刻的整器外形面轮廓度要求。   确保安全着陆的“红花”与“绿叶”   嫦娥六号返回器穿越黑障后,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研制的降落伞开始为后续旅途接力护航。   为确保返回器安全着陆于预定地点,降落伞采用两级减速方式。第一级降落伞是展开仅有2平方米的减速伞,负责帮返回器“踩一脚刹车”,随后分离拉出主伞。第二级降落伞即主伞,展开面积约为50平方米,负责把返回器速度由时速300公里降低到时速50公里以内。   回收任务中,除了降落伞这两朵“红花”,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绿叶”共同完成工作。这些“绿叶”包括回收控制器、压力高度控制器、弹射器、非电传爆装置、连接分离机构、减速伞脱伞器、伞舱、过载开关、天线盖火工锁等。   其中,回收控制器是回收系统的“大脑”,控制着每一个关键动作。它会在返回器距离地球数千公里时进入预备状态。   返回器进入大气层后,压力高度控制器如“耳朵”一般,通过“耳膜”感受压力,计算出返回器所处的高度。当返回器到达距地面10公里左右时,它会向回收控制器发出信号,回收控制器随即发出弹伞舱盖点火指令。   接到指令后,4个弹射器瞬间将伞舱盖推出。为保证它们同时均衡发力,需要非电传爆装置对弹射器进行精准同步轰击。   在返回器落地瞬间,安装于返回器底部的过载开关感受到着陆冲击,会立即发出信号。接到通知以后,回收控制器便指挥弹射天线盖、断开电源等系列动作。至此,带着“月背土特产”的返回器平安回到地球。(记者 付毅飞) 来源:科技日报
  • 聚焦用户体验优化电商服务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零售消费市场复苏势头强劲,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和购买力同步增长,这为电商平台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自今年5月下旬开始,各大电商平台陆续宣布进入“大促模式”,通过取消“预售制”等优惠政策和创新服务,吸引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参与。“618”大促则助力电商市场消费持续升温,不断增长的消费数据显示出强大的底气和信心。   各大电商平台在大促第一周期的日活跃用户数均值,较去年有明显提升,成交额增速呈现明显增长,全域消费需求强劲。大促成绩单的取得,既是基于消费市场回暖升温的大背景,也得益于电商平台对“用户为先”理念的回归,通过优惠简化、取消预售制、促销常态化等政策,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购物体验。在用户日益追求高效、便捷消费体验的当下,电商平台要巩固已取得的成效并不断突破,应在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提供高性价比商品、创新服务模式和消费场景等方面持续用力。   优化便捷购物模式,提升用户消费体验。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平台间竞争加剧,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成为电商平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传统销售模式下,预售模式可以让商家根据实际预订量进行生产,有效降低库存风险,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同时,预售制也因预售商品不保价、承诺赠品不兑现、“尾款”涨价不诚信、承诺时间不发货、“最低价”宣传不属实等问题饱受诟病。取消预售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现货商品,极大地简化购物流程,符合消费者追求便捷、高效购物体验的需求。平台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强化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压力、提高资金周转率,加大对全程客服和物流系统的投入力度,探索平台、商家、消费者之间新的利益平衡点,把服务核心从商家转向用户,把服务模式从复杂转向简捷,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营造更加便捷、高效、愉悦的购物体验。   充分理解消费需求,实现价格品质平衡。在保持低价的同时,确保商品的高质量,成为电商平台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变得越来越理性,价格和品质成为最受关注的要素。调查数据显示,近94%的消费者选择高质价比商品,而高质量商品的选择比例也达到了90.72%。电商平台需要深入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提供符合其期望的商品和服务。同时,供应链优化是实现低价高品质的重要手段,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手段,电商平台可以降低物流和库存成本,从而在价格上具备竞争力。另外,提高运营效率是实现价格和品质平衡的关键,这需要加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技术的运用,精准预测电商平台市场需求,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和库存,减少浪费和成本。   创新智能化消费场景,营造沉浸式购物体验。随着5G、AI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以直播销售为代表的场景式销售模式正成为推动电商市场消费的新增长点。电商平台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丰富了消费内容,还为消费者传递了更专业的知识,这种“内容+电商”的模式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增强了对商品的理解和信任,同时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者购物行为和偏好,电商平台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商品推荐。这提升了用户的购物体验,还增强了平台的用户黏性。此外,通过智能化支持,有助于优化商品展示和搜索功能,不断提升电商平台在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提供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服务,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刘志松) 来源:经济日报
  • 新华时评|人工智能要在赋能实体经济上出实招       新华社天津6月24日电 题:人工智能要在赋能实体经济上出实招   新华社记者吴黎明、尹思源   选择好出发地和目的地,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一键起飞;仿生机器人能歌善舞,还能完成特殊地形探索、救援、高危作业……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众多全球智能科技领域最新成果表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正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发展人工智能要以产业应用为目标,要在促进产业跨界融合与转型升级上出实招。   在技术攻关上出实招,努力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与赶超。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方面与国际最高水平仍有差距,要加大对AI大模型底座、算力软硬件等核心技术方面的持续投入,布局战略性、前瞻性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要加强研发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缩小与世界最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力争在细分领域与垂类应用实现赶超。   在“AI+行业应用”上出实招,为千行百业的转型升级与整体跃升提供技术赋能。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坚持以赋能实体经济、支撑社会发展为战略主线,构建起独具中国特色的研发体系和应用生态。应进一步发挥我国产业链完善、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和应用场景多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形成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在人才培养上出实招,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牢坚实人才基础。人才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没有源源不断高质量人才队伍的支撑,发展人工智能就流于空谈。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让拔尖人才不断涌现,大力培养有学科知识储备、熟悉产业运营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产学研携手,实现共赢。   推动“人工智能+”向纵深推进,我们必须做实事、亮实招、下实功,方能在AI浪潮中成为真正的“弄潮儿”。 来源:新华网
  • 2024南京软件大会:我国工业软件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新华社南京6月24日电(记者沈汝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工业软件已经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工业领域的核心环节,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工信部电子五所总工程师万举勇说,截至2023年底,我国工业软件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2.2%,整体呈现上升发展趋势。   他是在6月24日举行的2024南京软件大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当日,工信部电子五所副总工程师杨春晖在大会上发布的《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工业软件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2023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2414亿元,同比增长12.3%。   “工业软件是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说,从价值链低端走向价值链高端,工业软件必不可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的应用、开发、使用是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南京,软件及相关产业资源集聚、基础雄厚。据南京市工信局介绍,2023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8000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工业软件培育库重点企业155家,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规模占全省比重超过40%。   南京24日启动“宁开云”自主可控软件开发工具公共平台、南京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关键软件基金俱乐部等平台,并发布一系列支持工业软件的专项政策。“南京作为工业重镇和软件名城,将加快把工业软件打造为南京的优势新赛道。”南京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与会人士认为,我国工业软件总体技术仍然较弱,关键技术缺乏,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企业小散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同时还面临应用推广难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亚俊说,要持续巩固产业基础,加快培育开源生态,加速软件规模化的应用。与此同时,加强规划指导和标准引领,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政策支撑,汇聚产业发展的合力。 来源:新华网
  • 促基建引创投 多方加码智能网联汽车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袁小康)《经济参考报》6月25日刊发文章《多方加码智能网联汽车 新产业带来新机遇》。文章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经驶入快车道,多方正加紧落子布局该产业。近期,围绕车路云一体化等基础设施,各地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北京、武汉等多地百亿级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项目获批。与此同时,基础设施的发展也给创投机构带来更多投资机会,今年1至5月车联网投资额已超过2023年全年。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北京亦庄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旨在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高地。   “从1.0阶段的小规模试验到2.0阶段搭建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目前,示范区已迭代至3.0阶段。未来两年内,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方案将在北京市3000平方公里范围内落地开发。”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于不久前发布招标公告,项目总投资为99.39亿元。武汉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项目获武汉市发展改革委批准,备案金额约170亿元,拟于6月开工。杭州、福州、鄂尔多斯等地也相继开启了车路云一体化的建设与规划工作。   “在国家顶层规划的支持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发展,而车路云一体化作为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可以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交通信息,加速产业规模化落地。各地依托测试示范区的建设,不断完善路端、云端基础设施水平,逐渐形成车路云一体化落地的实证案例。”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指出。   在各项利好加持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快速提升。2023年,乘用车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达到47.3%,2024年1至5月突破50%。同时,相关基础设施也在持续推进,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共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2万多公里,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测单元部署超过8700套,多地开展云控技术平台建设。   车路云一体化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也给创投机构带来更多机会。   上海辰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贺雄松表示,随着车路云一体化等基础设施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有望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新的发展趋势。“从前瞻技术研究上来说,我们认为端到端大模型会是投资的热点方向,未来也将持续关注。”   实际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创投机构投资的重点领域,不只是大模型,更多细分领域也吸引了不少机构关注。根据清科研究院数据,受多起大额投资案例带动,2024年一季度汽车产业投资金额达到91.80亿元,同比增加26.2%。IT桔子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车联网赛道投资金额达21.68亿元,已超过2023年全年投资金额(14.74亿元),接近2022年全年投资金额(27.15亿元)。   “我们基金管理规模380亿元,投了180多家汽车产业创新企业,特别是在智能座舱、电动电控等领域,做了不少布局。未来也将继续保持耐心,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更多支持。”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培龙说。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地方政府基金也在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力度。   不久前,深圳市投控基石新能源汽车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宣布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基金总规模50亿元,将围绕可导入到深圳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全产业链进行投资。北京顺义、常州等地也在近期设立了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基金。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在上述技术年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顶层谋划和工作协同,坚持车路协同发展战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网
  • 纪念“两弹元勋”邓稼先百年诞辰座谈会举行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日前在京召开纪念邓稼先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缅怀与纪念他的不朽功绩,学习和弘扬他的高尚品格与崇高精神。   作为邓稼先生前的工作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多位专家回顾了这位“老院长”的点点滴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刘仓理说,从原子弹氢弹研制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原理突破、武器化和小型化,再到我国应对禁核试的战略建议,邓稼先都作出了重大贡献。面对新的挑战,唯有继承和发扬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创立的“两弹一星”精神,沿着他们开创的中国特色核武器事业道路奋勇前进,才是对邓稼先最好的纪念。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张克俭向邓稼先及其热爱并为之付出了一生的事业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表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既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也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定力。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核心技术问题上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稼先忠诚,不取巧,认识他的人都很敬佩他!”会议转达了邓稼先生前挚友杨振宁在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之际的缅怀之情。来自邓稼先生前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的各界代表,分享了他们与邓稼先交往的故事,表示要以邓稼先为榜样,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记者 陈海波) 来源:光明日报
  • 数智基建进一步丰富智能化应用场景       近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天津举办。本届博览会以“智行天下 能动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其间,中国铁塔以“数智新铁塔,低空新赛道”为主题策划展览并开展系列推介活动。   目前,中国铁塔全国站址规模超210万站,在天津协同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深化资源共享,部署5G基站5万座,共享率由20.35%提升到83.36%。基于“铁塔”优势,本届博览会上中国铁塔展区一批新产品集中亮相,全面展示智能发展新趋势。   智能电表和智能运维产品,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借助铁塔公司点多面广的站址资源、连续稳定的电力设施、专业高效的维护服务、集中统一的运行监控,近年来,天津铁塔深耕居民社区底商、菜市场、工业园区等场景,推出智能电表产品,为百余家企业单位解决电费管理混乱、人工抄表费时费力等智能化不足问题。同时,聚焦巡检、出入站、资源管理等三个维护生产作业场景,利用边缘网关系统融合网络、AI、存储等基础能力,天津铁塔智能运维摄像头及相关AI算法,实现了对基站人员闯入的实时监控、基站设备变动的告警触发、基站内外部环境以及动力配套设施的智能巡检,大大提高运维管理效率,提升现场管理能力,充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智联高点深化资源共享,赋能“千行百业”。油气管道、地铁沿线中,工程车辆是最大的目标物,一直以来是安全的关注点之一,通过高点监控设备,只要在沿线周边20米范围内工程车辆停留超过30秒,平台便可发出告警。在视频监控的基础上,引进物联传感监控手段,结合气象等因素,以网格为单位,实现秸秆焚烧的快速发现、快速定位、快速处置,结合用户生产流程生成秸秆焚烧事件报告。此外,中国铁塔推出的智慧路灯杆集路灯照明、视频监控、Wi-Fi、公共广播、环境监测、便民充电、户外广告等多用途设备于一体,一杆多用,有效减少重复建设,节省建设投资和维护使用成本。   充电桩、换电柜规范用电安全,践行“双碳”战略。中国铁塔保电服务面向大型赛事、演出、重要会议等,为各类重要活动提供不间断的供电保障服务,面向外卖骑手及快递小哥推出“铁塔换电”业务。铁塔换电柜具备“电控、温控”双重保护,匹配最优充电策略,充电效率提升15%。基于国家规范电动车充电要求,中国铁塔积极打造民生工程,依托遍布全国的物业资源、可视可管可控的智能监控平台、属地成熟的服务能力,在社区集中部署低速电动车充电桩,提供集中、快捷、安全的充电服务,目前中国铁塔已在全国388个城市开通充电业务,覆盖12万个小区,累计部署超过183万个端口,服务用户超过1555万户,日均充电50万次。   航空大数据平台,展现低空领域“新”动能。中国铁塔凭借其在通信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积极投身低空经济领域,航空大数据平台利用自主研发的国产化ADS-B设备,安装在全国范围的铁塔自有基站上,采集民航飞机飞行状态数据,实现了设备国产化、平台国产化与大数据国产化,系统安全可控,让客户获得智能化、网联化的体验。助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低空“设施网”“空联网”“能源网”“服务网”,建设无人机智能综合管理平台、无人机数字身份认证系统,无人机避撞系统集成ADS-B、雷达、北斗高精度定位、摄像头、红外线、超声波与光电传感器等相应技术与设备,利用AI算法,实现高并发量无人机的监测与碰撞规避等新体验。(作者 陈欣) 来源:人民邮电报
  • 五部门发文培育消费新场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24日联合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将围绕6个方面重点任务,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近两年,我国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消费市场稳步回暖。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是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消费,这将为消费供给迭代升级提供众多新机遇。   “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关键是要把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释放出来。”该负责人说,消费新场景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系统集成,对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措施》围绕餐饮消费、文旅体育消费、购物消费、大宗商品消费、健康养老托育消费和社区服务消费明确了6个方面重点任务,并提出了17项政策举措。   围绕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措施》要求,深化旅游业态融合创新。开展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行动,积极发展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支持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旅游展示活动。   在培育购物消费新场景方面,《措施》提出,利用新技术拓展购物消费体验。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虚拟现实(VR)全景和数字人等技术,拓展电商直播场景。发展线上“虚拟家居布置”“虚拟试衣”等产品展示业务,促进沉浸式体验消费。   关于培育大宗商品消费新场景,《措施》提出,拓展汽车消费新场景,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丰富家装家居消费场景,推进室内全智能装配一体化和全屋智能物联;打造电子产品消费新场景,加大柔性屏、超级摄影、端侧大模型等软硬件功能开发,开拓智能穿戴设备应用领域。(记者刘园园) 来源:科技日报
  • 从电商大促看消费新趋势       日前,中新经纬研究院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浪潮卓数发布的《“618”消费洞察报告(2024)》显示,5月31日至6月18日整体网络零售额达11491.2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实物网络零售额9949.9亿元,同比增长7.8%。   《报告》认为,随着国潮国风涌现,国产品牌受到热捧。统计数据显示,在网络零售额品牌榜前十名中,小米、美的、海尔、华为、格力、小天鹅国产品牌占据6席。   近两年,新中式美学走红,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巧妙融合,焕发新活力,成为新消费热点。《报告》显示,今年“618”,儿童汉服、马面裙、国潮首饰、国潮花瓶花艺、国潮创意礼品销售额同比增长均超5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表示,新中式、新国潮,基本都与文化内涵、中国元素相关联。整体来看,品牌和文化元素对于消费增长起到了更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消费结构升级取决于消费者收入增长和消费者文明文化程度的提高。如今,消费者对商品文化内涵的较高要求正反映了这一点。   除国潮外,绿色、健康、智能、户外消费也持续增长。《报告》显示,“618”期间,环保油漆、环保地板、环保隔音材料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节能洗碗机、节能热水器、节能中央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   厨电智能化趋势明显。智能电烤箱、智能净水器、智能面包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90%;智能床垫、智能床头柜、智能晾衣架、智能摄像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表示,在理性消费时代,消费者会更加注重寻找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盲目跟风消费。在这样的消费理念下,小众品牌和定制化产品受到追捧,品质与体验更加重要,健康环保意识日渐增强,数字化与智能化带来的产品升级体验会引发消费结构升级,情感消费和悦己消费会更加普遍。企业需要更重视消费者声音,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多元的,体现在消费领域,就是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定制化商品与服务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也将对生产领域供给侧改革产生拉动作用。”姚景源说。   相比往年,今年促销方式更简化,“低价”“用户体验”成为平台追求的关键词,平台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回归到“用户为先”的本质。京东、天猫、快手等平台均取消了预售机制,不需要提前付定金、再付尾款后发货,直接现货开卖,各大平台对优惠促销政策进行了大幅简化。   《报告》显示,消费者更加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平台及时跟进。京东等平台上线比价页面、抖音推行电商改价系统、拼多多采用“自动跟价”功能,各大平台在价格策略上通过价格竞争赢得用户。例如男鞋、女装、男装、女鞋在活动期间平均价格分别下降了18.4%、9.6%、9.5%、2.8%。   “这说明电商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快转变。这种非常集中的电商节日活动,充分促进了电商之间的相互竞争。”王微分析,每家平台都高度重视“618”,在活动期间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和促销政策,并不断创新和调整。   李鸣涛认为,在理性消费时代,面向未来发展,突出“低价”优势的电商大促,不能仅仅成为消费力的一次集中释放,更应该成为产品创新的集中展示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电商平台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服务体验基础上,更应该深挖电商高效供应链支撑下形成的价格成本优势,提升平台自身的渠道效率和运营服务水平,引入AI等新技术,打造电商服务新场景,构建良性竞争生态。   《报告》显示,“以旧换新”成为年中大促关键词,通信器材、家用电器、家具等均成为以旧换新的重要品类,市场呈现出全面焕新的消费趋势。净水器、电磁炉、冷风扇、热水器等销售额快速增长。   姚景源表示,居民更新家电,一方面是出于安全性考虑,使用一定时间的家电应当更新;另一方面是使用更绿色、更智能产品的需求,面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功能,老家电在功能上和环保标准上都有些落后。家电以旧换新既能保证消费者对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更智能、绿色新产品的需求,还能推动社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记者 黄 鑫)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