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
  • 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辽宁省第十二届科普日活动的通知 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科协):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辽宁省第十二届科普日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战略擘画,突出价值引领,引导社会风尚,展示科技成就,服务创新发展,立足公众所需,提升科学素质,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作出贡献。 一、主题和时间 本届科普日主题: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拟定于9月17日-23日在全省各地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各地可结合工作实际拟定活动副主题,主题宣传活动贯穿全年。 二、活动内容 (一)加强政治引领,激发奋进力量。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科普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多方位宣传展示新时代以来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生动实践。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激发创新创造潜能,凝聚踔厉奋发广泛力量。 (二)聚焦创新发展,服务自立自强。围绕“四个面向”所取得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推动具备条件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基地开放,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科技、增材制造、柔性电子、储能材料等科技发展前沿,展现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重大成果,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辽宁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科技赋能,助力“国之大者”。聚焦乡村振兴,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科普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促进优质科技科普资源深入农村、服务农民,促进共同富裕。围绕美丽辽宁建设,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绿色、低碳、节约的生态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服务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科普助力“双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四)践行科普为民,共创美好生活。围绕卫生健康、数字素养、知识产权、食品安全、国防知识、防灾避险、安全生产等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聚焦重点人群,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基层阵地,融入文化、艺术、教育、旅游、体育等各领域,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样的内容、常有常新的活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三、主要活动 在科普日活动期间,立足守正创新、开放协同、服务基层、普惠群众,着力组织好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辽宁省第十二届科普日省级主场活动、各市主场活动、系列联合行动、“云上科普日”等活动。 (一)省级主场活动。集成各方优势资源,汇聚多方创意,打造精彩纷呈、内容丰富的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创新性、群众性的省级主场活动。主场活动启动仪式拟定于2023年9月19日上午在省科技馆举行。 (二)市级主场活动。根据各地实际,突出优势,组织开展亮点纷呈、各具特色全国科普日市级主场活动,围绕活动主题,聚焦科普助力“双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科学家精神弘扬、银龄科普等重点领域,推动科普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家庭、进军营,为广大公众提供优质多元、触手可及的科普体验。 (三)系列联合行动。在科普日活动期间,汇聚多方科普资源、协同社会各方力量、动员各类科普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开放场地、创新形式,开展科普研学、专家报告、科技咨询、科普创作、技能培训等各类科普活动。 1.纲要成员单位联合行动。各成员单位动员本系统各级单位,围绕信息技术、科学教育、核科普、自然资源、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卫生健康、应急科普、科普创作、食品安全等本系统的相关领域,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增强公众科学意识,倡导科学理念,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2.学会科普联合行动。各级学会积极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平台,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发展壮大学会科普工作队伍,通过科技讲座、学术活动、科普服务、学会科普基地开放等形式,为公众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高质量科普服务,打造学会科普品牌。 3.企业科普联合行动。各类企业特别是成立企业科协的企业,立足科技创新资源,发挥科技人才优势,面向公众开放企业场馆,组织企业开展云课堂、企业公众开放日、专家报告等系列科普活动,让创新成果走向公众,推动科研、科技成果科普化。 4.高校科普联合行动。动员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高校科学节、科学开放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运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普资源,开放实验室、标本室、博物馆、实验示范基地等场所,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组织高校师生和科技人员开展科普报告、科普创作、科技竞赛等活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科普服务。 5.科技馆联合行动。围绕“同上一堂科学课”等主题,开展“科技馆科普活动进校园”“学校学生进科技馆”等系列活动,结合各场馆优质科普资源,推出系列研学及科普实践活动,推动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集中巡展,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 6.科普基地联合行动。动员科普教育基地以“科创筑梦”为主题,发布青少年教育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国家科技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校外科学教育活动。组织动员各类科普教育基地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研学体验、科学教育、科普报告等活动,服务公众科普需要,促进公众对科学价值的认同。 7.农技协科普联合行动。充分发动全省农技协组织、科技小院,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利用田间学校、网络课堂等阵地,面向农民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推广,普及先进技术、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文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讲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故事。 8.科普示范县联合行动。全省21家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结合县域实际,围绕全国科普日主题,发挥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打造高质量、品牌化、多样化、示范性的地域特色科普活动,引领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丰富县域科普服务供给,提升当地公民科学素质。 9.科学传播专家联合行动。组织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单位(工作室),聚焦乡村振兴、卫生健康、气象科学、食品安全、创新科技、清洁能源、知识产权等主题,组织开展科普讲座、实验室开放、青少年实践体验、观影观展、科技竞赛等专项科普活动,为广大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科普活动。 10.产业科普专项联合行动。组织动员科普产业发展促进联盟成员,结合本单位特色,开展科普游学研学、成果发布、展览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有效促进科普产业资源整合、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推动科技产业资源科普化,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四)“云上科普日”活动。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日平台做好各地各类线上科普活动的集中汇聚和宣传展示。动员各地各部门利用自有宣传媒体和现代传播技术广泛开展科普直播、云讲堂、云看展、云发布等线上活动,扩大优质线上活动影响力和服务面,共同营造爱科学、学科学、传播科学的网络环境,带动广大公众参与线上科普活动。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规范实施。各单位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动员、开放协同、系统谋划,团结更加广泛社会力量、汇聚更加优质科普资源,把科普日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广泛动员、精心组织,不断提升科普日活动服务力、影响力。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厉行勤俭节约,切实为基层减负。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管理责任,安全有序开展活动。 (二)创新引领,普惠群众。各单位和部门要以人民性、引领性、时代性、科学性、融合性、开放性推动科普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围绕基层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领域,突出群众性、参与性、互动性,打造科普新模式、新场景,开展常态化、多元化的科普服务,切实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强化数字赋能,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优质资源广泛传播。 (三)强化宣传,做好总结。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作用,宣传好科技工作者做科普的典型事迹,展示好科普成效价值,提升公众参与度,营造浓厚氛围。活动宣传中,请规范使用全国科普日、科普中国、科普辽宁等标识,突出活动品牌。8月21日起,各活动举办单位可通过全国科普日平台(www.kepuri.cn)发布推广重点活动,并按网站提示时间提交科普日活动总结材料。极速体育牵头总结科普日活动开展情况,并通过全国科普日网站进行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推荐。中国科协将按照组织动员、数量规模、品牌宣传、科技志愿、联合行动等评价指标,对活动有序、服务有效的单位和影响大、关注多、反映好的活动予以表扬。 五、有关要求 (一)宣传素材征集。辽宁省第十二届科普日省级主场活动期间,将向社会宣传今年以来各地各单位开展科普工作情况。请各成员单位、省级学会、各市科协于8月31日前提供今年以来开展科普活动的视频和图片,各市提供视频及图片数量不少于20个,各成员单位不少于2个,各省级学会不少于2个。素材提交至联系人邮箱,具体要求见附件1。 (二)重点活动征集。科普日主场活动将集中发布今年科普日期间重点科普活动。请各地各单位于8月31日前提供今年科普日期间计划开展的重点科普活动清单,每市提供重点活动数量不少于60项,各成员单位、省级学会不少于2项。活动项目清单提交至联系人邮箱,清单模板见附件2。 (三)历年图片征集。今年是全国科普日开展20周年,为展示全国科普日活动20年的发展历程和突出成效,中国科协特征集各地全国科普日活动历史图片,遴选有代表性图片在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中以适当形式展示,并推介给相关媒体作为宣传素材。图片征集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年8月20日,图片征集工作安排见附件3。 联系人:邹畅 电 话:024-23221703,15041455447 邮 箱:384425222@qq.com 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8月8日 附件: 1、2023年科普日省级主场宣传素材征集要求.doc 2、2023年科普日计划开展重点活动清单.doc 3、全国科普日历年图片征集工作安排.doc
  • 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评聘工作的通知 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科协: 为深入实施《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极速体育将组织开展2023年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评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聘任数量 本批聘任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数量共20名。 二、人选基本条件 1.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 2.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备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学术水平或专业技能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学术权威和社会声望,能够正确把握和引领学科及相关领域科普工作发展方向。 3.热爱科普工作,努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在科普管理、科普创作与出版、科普活动、科学传播等方面经验丰富,效果显著。 4.组织协调能力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能引领同行科技工作者、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展科普工作,身体健康。 三、推荐评聘程序 (一)推荐 各省级学会、各市科协负责从相关学科、专业、领域、行业、地域遴选推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人选。每个单位推荐人选数量不超过5人。曾已推荐,未被聘任人选,拟再次推荐的,须重新提交相关材料。 (二)评选 极速体育组织评审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综合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按照学科、领域、行业进行排序,确定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初步人选。测评内容主要有:推荐人选近年来开展科普创作、科普理论研究、科技服务、科普队伍建设等科学传播方面成果,以及在本学术领域利用科研场所、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要科研设施设备等科技资源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科普活动等成绩。 (三)聘任 经极速体育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确定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人选,公示无异议的,聘任为第三批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四、有关要求 1.各省级学会、各市科协是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建设的主体,要积极抓好各学科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的组建工作。各级科协要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搭建和健全科学普及和传播工作平台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会和专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学会和专家领衔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公益性科普服务,通过扎实有效的科普工作推动团队建设,不断提升科普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各省级学会、各市科协要立足实际做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推荐工作,充分酝酿专家人选,填报《2023年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推荐表》。请于2023年8月20日前,相关材料( WORD版及盖章扫描PDF版)发至联系邮箱,纸质版2份盖章后发至极速体育科普部。 3.各级科协组织、有关单位应加强对科学传播专家开展活动情况、先进事迹、优秀成果的宣传。极速体育将择优向中国科协推荐典型案例、典型人物、科普作品、理论成果等,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给予支持和表彰。 联系人:王兴前 024-23268307,18698822095 邮箱:lnsgybgs@126.com 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智慧三街159号省科技馆613室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 2023年7月31日 附件:1、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管理办法(试行).doc 2、2023年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推荐表.doc
  • 关于印发《辽宁极速体育关于新时代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科协: 为推动辽宁新时代学会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辽宁极速体育关于新时代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 2023年6月5日 辽宁极速体育关于新时代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实施《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辽宁极速体育系统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行动方案》,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新时代学会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方面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贯彻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行动,树立大科普理念,构建学会科普工作与组织建设融通贯通机制,完善学会科普服务体系,促进学会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学会科普工作与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中建功立业。 (二)工作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共享、规范发展的高质量学会科普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学会科普品牌影响力、组织动员力和科普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优质科普内容供给和智慧化传播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起规范化发展的学会科普标准和评价体系,学会科普的社会化协同机制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能力显著增强,为确保完成到2025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2035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的工作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二、工作内容 (一)强化学会科普工作职责 树立大科普理念,建设品牌、平台、队伍、专项、奖励、阵地“六位一体”的高质量学会科普服务体系,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践行科技为民服务,促进提高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进一步明确学会科普工作职责,制定学会科普工作规划、计划,将科普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安排,确保学会科普工作有研究、有谋划、有部署、有考核。 (二)彰显科普价值引领作用 强化党对科普工作的全面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科普工作全链条,突出精准性、通俗性、融合性,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创新提升。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着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与成就。加强学会科普内容的政治性、科学性审核把关,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三)把准学会科普工作方向 准确把握新时代学会科普工作方向,切实发挥科普在培育科学精神、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营造社会创新氛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热点和重大科技事件开展科普工作。围绕青少年、产业工人、农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推进本学科本领域科技资源、学术资源科普化,促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深度融合。 (四)打造学会科普特色品牌 充分发挥学会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动员优势,开发本领域科普资源,丰富优质科普供给,打造学会科普品牌。根据学会的学科、领域及职能特点,着重打造“英才计划”、“雏鹰计划”、环保志愿行动等常态化工作品牌。结合学会领域的科普主题日,打造气象日、水日、环境日、食品安全日、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日活动品牌。加强资源创作与传播体系融通,打造“专家说科普”、“医声”等科普资源创作品牌和基于网络、期刊、栏目等媒体的科学传播品牌。 (五)抓好学会科普阵地和平台建设 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发动会员单位开放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等科普场所和建设网上展馆,配套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利用学会服务站、专家站、重点学术活动等同步开展科普工作,注重采用新媒体科普形式,建设线上线下结合、传统新兴融合的学会科普工作平台。依托现代科技馆体系和科普教育基地体系,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展览设计和展教活动,拓展学会服务科普的渠道。充分利用“科普中国”、“科普辽宁”以及“基层科普”三级联动的科学传播平台,提升学会科普工作传播力和影响力。 (六)发展壮大学会科普队伍 鼓励有条件的学会设立科普工作专门委员会或设置独立的科普工作部门,增加专兼职科普人员配备,学会理事长(会长)、秘书长带头开展科普工作。发挥学会凝聚科技工作者的人才优势、组织优势和动员优势,建设科普专家库、科普专家团队、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吸纳和服务本学科领域院士、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学术头雁”等优秀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引领、推动科普人才发展。加强学会会员的科普培训,提升会员科普服务本领和能力。加强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规范科技志愿者管理,推进学会科技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 (七)实施学会科普工作专项 鼓励有条件的学会设立科普专项经费,加大重点科普项目及科普能力建设投入,促进科普经费持续增长。在学术活动中统筹安排科普工作、列支科普经费。各级科协应积极协调设立相关学会科普专项,推动建设学会科普活动资助平台,促进学会科普业务发展。积极探索通过多元主体筹集科普经费,争取社会资金、公益机构等支持学会科普工作。 (八)加大科普表彰奖励力度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鼓励学会设立或对接相关科普表彰奖励,完善科普动员激励机制。各级科协应面向学会开展相关科普评选、表彰,积极推荐相关学会优秀团队、个人以及科普成果参加国家、地方表彰奖励,提高学会科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获得感。 (九)加强学会科普规范建设 各学会应研究和制定本专业领域科普宣传大纲、科普工作指南等,分级分类制定科普产品和服务的标准规范,开展本领域标准规范宣贯工作,探索开展科普成效评价,积极承担第三方科普评估任务。各级科协设立相关项目化的科普课题,组织相关学会开展课题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科普规范化建设。 (十)强化学会科普交流合作机制 鼓励学会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优势,联合开展科普活动、共享科普资源和平台,拓展科普交流合作渠道。聚焦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乡村振兴、教育“双减”、“双碳”、食品安全、卫生健康、能源安全、灾害风险、环境保护、气候变化、青少年科技教育等重点领域,不断扩大科普领域交流合作,讲好科普故事、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科普声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科协要将学会科普工作纳入科协整体科普工作中,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将科普作为学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考核,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开展学会科普工作年度考核。 (二)加强服务指导 各级科协积极联系对接学会,充分利用科普工作会、交流会、培训活动等,畅通学会科普交流渠道;设立学会重点科普活动平台,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学会和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促进学会科普工作深入发展;推动学会共建科普培训平台,指导和培育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创作,加大优质科普资源供给。 (三)强化宣传引导 加大对学会科普工作的宣传力度,开展学会科普工作示范与试点工作,建设科普特色学会,积极选树学会科普工作先进典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激发学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工作的内生动力。
  • 第38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现将第38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4月23至27日。 联系电话:13889315385、13840160099 附件: 1学生项目名单.pdf 2教师项目名单.pdf 3科技实践活动项目名单.pdf 4十佳科技辅导员、十佳科技实践活动名单.pdf 5专项奖名单.pdf 6科技创新学校名单.pdf 7优秀组织单位及优秀组织工作者名单.pdf 8推荐入围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及教师项目公示名单.pdf
  • 第38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入围决赛学生、教师创新项目名单公示 第38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教师创新项目初评工作已经结束,现将入围大赛决赛项目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4月6日-10日。 联系电话:024-23785515、13889315385、13840160099 附件: 1.第38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入围决赛学生创新项目名单.pdf 2.第38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入围决赛教师创新项目名单.pdf 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2023年4月6日
  • 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辽宁分赛区)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辽宁分赛区)的通知.pdf   附件: 附件1: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辽宁分赛区)方案.doc 附件2: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辽宁分赛区)名额分配(中学组).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