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中国大市场向“新”而行       中国大市场不仅蕴含了产业的演进,也催生出强大的向“新”力。   从2015年、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先后提出“互联网+”和“智能+”,再到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人工智能+”,这是中国市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释放创新动能的新信号。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创新引擎的澎湃动力: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中国市场是一个海洋,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底气和潜力。在多重风险与挑战中稳健前行,发展引擎和动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兴产业、新能源体系、新型基础设施、新型消费……无处不在的“新”,彰显中国正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就是现代化的‘发动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表示。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这次报告提出‘人工智能+’,意味着我国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鼓励各行各业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多场景应用。”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说,人工智能浪潮到来,多领域开拓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要将算力和大模型落地,让技术进步更好地惠及百姓。   中国拥有完备产业链,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但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   首钢集团董事长赵民革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为企业转型带来新机遇。“我们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依靠创新实现动能转换,夯实发展新动能之基。”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新”出彩   业界认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加快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将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应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表示,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和低空空域管制逐步开放,我国庞大的低空经济产业链雏形初现,低空经济有望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目前,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尤其是在量子计算等领域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表示,把某些比较成熟的量子信息技术先行先试,形成未来产业的推动力,我们不能等。   消费新动能推动产业创新提质   市场,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认为,拓展消费新空间,拼的是产品的综合能力,核心是增强创新能力。   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消费品牌的产生,背后是拉动中国制造业供给,提高生产能力,带动经济增长。   自动驾驶、VR体验、智能家居……近年来,5G、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为新消费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打破传统的消费时空界限、创造了智慧化新消费场景,使功能各异的新产品不断落地。   新消费正在打开新空间。在促进消费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等,诸多举措落地,让百姓满怀期待。   “‘人工智能+’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称,从智能驾驶、智能制造到人工智能教育,目的就是让新技术可感可及。他表示,下一步将向汽车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安全舒适的产品体验,增强自主汽车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优势。   瞄准未来,中国大市场向“新”而行。(记者 鲁畅) 来源:经济参考报
  • 完善科研育人机制 托举创新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认为,“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高水平研究。”高松表示,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用过去的知识教给现在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够去解决未来的问题。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从而形成创造力。   站在未来的风口上,面对技术加速迭代、经济社会快速变革等多因素叠加的不确定性,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遵循面向问题、面向需求、面向未来的目标定位,坚持能力导向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从而形成创造力,势在必行。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不同于以往的机制和方式。事实证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足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基于高挑战性的真实问题解决、依托相对高位阶的平台资源、围绕高水平项目任务开展持续性研究探索,将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育。这对我国长期以来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提出了创新、提质的要求,尤其对高校科研育人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新的期待。   科研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和载体,发挥科研育人功能被提到新高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大学都在努力探索发挥科研育人功能,研制出台推进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依托重大科研项目,探索开展“科研+”系列行动,积极开展科教协同育人改革,将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进行整合,共同支撑人才培养,被寄予厚望。   科研育人功能的发挥,最根本的成效是学生视野和学习方式的拓展,是科研素养和科学思维的培育,是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理性气质的提升。正如有诺奖得主感言的,“大学给予学生最为震撼的教育并非来自课堂教学,而是让学生进入研究工作实验室。他们在那里获得个人体验,接触最新的设备和尚无答案的问题。这些经历是他们毕业五到十年后也不会忘记的。也正是这一点改变了他们的生命历程。”   科研育人功能的发挥,需遵循阶段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起始和基础阶段,首要的是让学生有了解和熟悉科研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观摩到学者的研究工作,激发像学者一样做研究的兴趣,进而模仿、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即便是简单的重复性、验证性工作,也能逐步建构起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或对产业前沿信息产生一定程度的好奇和敏感。到相对高阶的阶段,就要让学生真正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尤其是高水平科研项目,或以课题组成员参加到教师主持的项目任务中,或以主持人的身份,独立承担哪怕一个很小块面的研究工作。关键是切实深入到探索性、创新性、问题解决性的学习体验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通过开展研究解决问题,产出某些具有创新特质的科研成果。   科研育人功能的发挥,教师指导、平台支撑、激励机制同样关键。任何教育阶段、以任何形式开展的人才培养,教师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科研育人同样需要强化教师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开展和科研训练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需要有在前沿研究领域实现积累、承担项目任务的能力水平,同时还要有把科研成果与学生共享、将学生纳入科研工作格局中的自觉担当。而高层级的科研机构平台、创新型企业的产学研基地等,是国家战略科技任务的承载主体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高校要与之建立起相对畅通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工作机制,为学生真正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任务提供便利和更大可能性。而作为体现区域、学校导向作用的政策激励机制,如设立基于学生兴趣的项目申报引导,给予一定力度的经费支持和荣誉奖励,将科研参与情况和产出成果作为人才选拔培养的重要参照等,也是发挥科研育人功能的重要保障。   科研育人,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引领导向作用。高等教育处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上,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在科研育人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高校要开门办学,将优质科研、教学资源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开放,让高中学生得以较早接触到高校科研的实验设备、课题任务、工作方式等。这必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新农科建设:注重交叉融合 培养紧缺人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此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其中明确:加强高等教育新农科建设,加快培养农林水利类紧缺专业人才。新农科提出五年来,高等农林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还存在哪些不足或堵点?紧缺专业人才又该如何培养?   交叉融合为学科升级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鱼儿在几个直径一米的透明水缸中游来游去。一旁电脑上,含氧量、水温等水体信息不断更新,根据生成的综合数据,对水环境进行实时调节。   养鱼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被投放到种植着芹菜、菠菜的无土栽培管里,形成“鱼菜共生”循环。   这里,蔬菜长势喜人,鱼儿自由自在。   五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方向,新增生物育种科学、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兽医公共卫生等新农科专业,其中5个专业为全国首创。同时,学校瞄准农业科技产业新业态,重塑升级本科课程体系。   变化反映在课表上:建设生命科学、工学与信息科学、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五个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体系,打造78门大类平台课,面向全校聘任逾700人的高水平教学团队,着重强化学生跨学科思维与能力培养。   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表示,以农学本科专业为例,除了要求学生进一步夯实生命科学与数理化等基础学习外,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工学与信息、人文社科、生态与环境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   地方农林院校同样以学科交叉融合为专业升级改造方向。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除了将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还要关注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等。新农科要适应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四新’建设需求,不仅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学生知识能力结构,还要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形成新的知识组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说。   在南京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表上,除了传统的遗传育种、现代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外,还有种子市场营销、种子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农业保险等相关课程。   当前,在与生物、新材料技术的交叉方面,仿生科学与工程在农业大学中开设较少,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的“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因此被列为新兴交叉学科,成为试点建设的本科专业。   如何培养专业紧缺人才   2022年,浙江农林大学智慧农业专业首次招生。一个班60人的招生规模已是其他传统农学专业的两倍,报名人数众多,招生异常火爆。   “从全国范围看,新农科实现了以传统涉农专业为核心,以动物科学、森林保护、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为关键的34个传统涉农专业优化升级;探索建设新兴涉农专业,新设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农业信息工程专业、农业大数据、植物科学与技术、休闲渔业等19个新兴专业。”曹志军介绍。   在传统专业优化升级、新兴专业探索建设基础上,还应将更多目光投向农林水利类紧缺专业。   曹志军认为,“在大数据和智能化背景下,紧缺专业主要包括智慧农业水利、智能农机装备、智慧乡村建筑与规划等新农业工程类专业方向,以及仿生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他建议,在设置类似新农科专业过程中,一个重点是将生物、信息、工程等前沿技术融入学生培养方案,重构专业体系及知识结构。不是“换名不换药”,而是“换药不换名”。此外,还要平衡好“宽”和“深”之间的度,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   专业设立后,紧缺人才又该如何培养?   “所谓紧缺人才,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指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传统专业与课程结构,主要体现了近代科学革命的知识分化过程。新农科将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知识整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比如生物育种、智能装备等。”董维春坦言,目前,农林院校在文理基础和工程技术方面差距较大。“这既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知识建构,也影响了科研深度。”   针对生物育种紧缺专业,南京农业大学制定“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金善宝实验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董维春介绍,在培养方面,南京农业大学积极推进“农业特色通识教育”,让学生在见到树木之前先看看森林,拓展宏观视野,强化思维训练,增强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解。   在招生方面,新农科人才培养除了常规的专业招生之外,正在尝试“大类招生”和特殊类型招生。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创开办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目前,第一批学生已进入硕士阶段。本科阶段,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科研或工程实践方向的课程模块,积极参与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科研训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志刚介绍,该专业采用“3+2+X”的卓越班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无缝对接的学习路径,优秀学生有机会“直博”。   “一些涉农专业交叉性强,需要本硕博贯通培养。”董维春解释,目前,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时,倾向于选择综合性院校,导致涉农高校优质生源外流,农业高端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增加。“破解这个难题,招生方面要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提高学生学农兴趣。”   促进农业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链接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王正加是位“山核桃专家”。他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山区指导山核桃、薄壳山核桃等产业发展,足迹遍布浙江、安徽、贵州等省份30多个县市。   跟随老师,学生钱思源走进农村,接触过不少农民。她发现,农民缺乏优质的苗木和良种及全套栽培技术。“他们的需求,就是农林人前进的方向。”   王正加表示:“农林紧缺人才培养要在真实情景中进行,通过服务基层农民,解决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技术发展相匹配和协调的问题,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创新和产业发展紧密互动。”他参编《山核桃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一书,把山核桃各生长期常见的病虫害一一列举,帮助农户解决缺技术、缺专家等难题。   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继续实施基层农技人员、林技人员、粮油储检人员三个定向招生与培养项目,共涉及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等9个专业,“入学有编、毕业有岗”的定向培养项目,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青睐。   “教育教学改革,不能仅停留在大学内部,还要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农业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链接,鼓励利益相关主体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比如邀请企业参与制定培养方案、指导学生,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场所等等,让师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董维春说。(记者 陈鹏) 来源:光明日报
  • 新研究揭示 如何用人工智能研发新药       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近日刊发一篇由中国、加拿大、阿联酋、美国等国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的论文,阐述了团队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开发原创新药,成功实现一款候选药物早期研发降本增效,并在1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理想结果。   这是一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小分子候选药物,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生物医药公司英矽智能领衔的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Pharma.AI筛选靶点,并设计药物。科研人员与平台反复互动,给予平台正向或负向反馈,不断缩小潜在靶点和化合物分子结构筛选范围,优化靶点和化合物选择。   新研究论文作者之一、英矽智能研究人员赵衡告诉记者,针对科研人员关注的病症,Pharma.AI可以分析多种数据和生物通路,以筛选出相应的潜在靶点,再根据选定靶点列举分子结构。此外,该平台还可以“反向”筛选,针对已知分子结构列举相应的作用靶点和适用的病症,通过“老药新用”等策略缩短新药研发流程。   论文第一作者、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任峰介绍说,在这款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前,研究团队历时18个月共生成78个候选化合物。相比传统制药方法,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研发效率显著提升,而成本大幅降低。   目前,这款候选药物正在中美两国同步开展两项随机双盲对照2a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首款作用靶点与化合物分子均由人工智能平台发现且研发成功的创新药物。(记者 马骁)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两轮电动车市场竞争激烈“转战”智能化       作为我国居民重要的日常出行工具,两轮电动车市场保有量已达4亿辆,面对近在咫尺的市场“天花板”和相对过剩的产能,以及日益细化的标准规范和不断提升的消费者需求,不少车企纷纷创新求变,通过加大研发、垂直整合等举措抢抓商机拓市场。   市场或触及“天花板”   元宵节一过,随着多地熙熙攘攘的务工人群涌向各大城市,两轮电动车市场迎来一波“小阳春”。记者在台铃集团无锡制造基地看到,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碌不停,拖车鱼贯进出送来一车车零部件,崭新的整车整齐排列等待运输。“市场比去年同期要好,我们3月份的订单已经排满。”台铃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国内事业部总裁常耀说。   在数百米外的金箭电动车公司,生产同样开足马力。该公司总裁孙亚君告诉记者,元宵节过后公司出现一定的用工缺口,目前正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加紧招工。   尽管形势好于预期,但多位受访者对市场表现出了谨慎态度。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两轮电动车市场保有量已达4亿辆。若以全国家庭户数计算,每5户家庭就拥有4辆左右电动车。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电动自行车产品累计销量约5000万辆,2023年数据尚未公布,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基本持平。“总体看,国内产能大于市场需求。”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名誉理事长陆金龙说。   市场见顶之下,“卷”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同感受,直观表现就是价格战。头部企业雅迪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企业收入170.41亿元,同比增长21.3%,毛利率为16.9%,略低于2022年同期的17.9%。新日股份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销售净利率3.09%,较2022年同期低0.59个百分点。   价格战正加速行业洗牌。某头部两轮电动车企业负责人表示,电动自行车本就薄利,“一辆车就挣一包烟钱”,现在二线品牌已在成本线上下徘徊,低端品牌正加速出清退出市场。某两轮电动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2023年主动砍掉了走低端路线的产品线,专注发力毛利更高的电动摩托车市场。   除了调整国内市场策略外,多家两轮电动车企业表示正在加快全球化布局,通过深耕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细分市场寻求增长机遇。“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但从全球看,两轮电动车尚属新生事物,市场刚起步,成长空间巨大。”无锡市锡山区电动车对外贸易协会秘书长、雅迪控股执行董事沈瑜说。   行业发展面临“两难”   记者调研发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外,来自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双重压力同样不容忽视,让不少企业陷入“要市场”还是“守规矩”的两难困境。   一方面,国家标准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国内两轮电动车被划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三类。其中,受驾驶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需要对应驾照和多地“禁摩”等因素影响,电动自行车成为市场上的销售主力。2019年发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下称“新国标”),将电动自行车重量限制在55公斤以内,这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   某两轮电动车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能续航60公里左右的48v20Ah电池计算,铅酸电池重量为25公斤,若按新国标计算,车架、轮毂、电机等零部件必须做到30公斤以内,“考虑到售价、成本和质量安全,30公斤肯定下不来,只能用锂电池替换铅酸电池。”该公司负责人说,但同规格的锂电池价格差不多是铅酸电池的两倍,普通消费者并不容易买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为了满足新国标的重量要求,一些车企在申请3C认证时多配备电量更少、重量更轻的48v12Ah这类“小锂电”,一旦拿到认证开始生产销售,则采取“车电分离”的办法——整车出厂时不带电池,销售门店根据消费者实际需求再加装。“消费者需要的是便宜、跑得远,若按照新国标则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因此陷入两难。”   另一方面,正规锂电池的供需矛盾引发风险。记者调研发现,铅酸电池与锂电池技术特质不同,使用场景也有较大区别。铅酸电池便宜、不易爆燃,很适合一般家用;锂电池则跑得远、跑得快,在快递、外卖等行业需求量大。“目前,使用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占比在20%左右,相较新国标实施之前的5%提升明显。”陆金龙说。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供给端,当前两轮电动车锂电池市场集中度不如汽车用动力电池市场高,市场上存在大量缺技术、缺实力的小厂。“一些企业使用B品电芯,一些企业新老电芯混用,一些企业电芯PACK(包装)技术不过关,一些企业的电芯与BMS(电池管理系统)不匹配,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嗯哇科技董事长康定武说。   同时,由于前几年锂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推动正规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生产企业产品价格上涨,而给了许多低价劣质锂电池乘虚而入的机会。目前,两轮电动车在流通环节多采取“车电分离”模式,且整车企业直营门店数量少,加盟、代理商多,末端环节自由度大,在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快递、外卖等行业对电池电量要求高的背景下,电池非法改装、以次充好风险加剧。   以48v20Ah锂电池为例,正规大厂售价不低于800元,而小作坊的低劣产品售价可低至500多元。“相比裸车平均1000元左右的价格,两者差价显得极为明显,消费者若分不清情况、贪图便宜,则很容易‘中招’。”孙亚君说。   智能化成大势所趋   尽管面临多重压力与挑战,头部两轮电动车企业正在纷纷转型升级,智能化成为行业共识。   近日,雅迪举行冠能系列新品发布会。其中,首发的方舟智能安控系统,凭借传感器与智能系统的紧密配合,为颠簸路面、湿滑路面等环境下安全骑行提供保障。   “当前竞争态势下,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企业之间的比拼不仅仅是成本控制,更向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领域拓展。”常耀说。   以电池领域创新为例,2023年以来,雅迪、台铃先后发布钠电池车型,探索利用更易获得的钠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我们正计划建设钠电池产线,未来将同石墨烯电池等一道,提高整车产品品质。”沈瑜说。   不单是整车企业纷纷加码自主研发,跨界合作也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记者在台铃展厅看到,通过与华为合作,搭载鸿蒙智联系统的车型具备精准定位、AI语音助手等功能,让两轮电动车能跑更能“想”。   “智能化已成为两轮电动车发展的新趋势,这不仅体现在产品升级上,也需要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升级。”陆金龙说,国内许多科技企业已在电动汽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智能化技术和经验,未来可为两轮电动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谈及今年市场前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市场消费正在恢复,预计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国内市场将保持在每年5000万辆左右的销售规模,同时随着低端产能出清,市场的马太效应或将进一步凸显。(记者 朱程) 来源:经济参考报
  • 虚拟技术、空间计算让展览越来越“好看”       最近一段时间,高品质展览成为假日“顶流”。技术加持下,主打一个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艺术展使展览升级到“高配版”:越来越沉浸,也越来越好看。艺术馆的展演形式发生变化,也塑造了新的沟通模式、新的视角:对观众而言,过去是“去看”,如今是“去体验”。   科技如何改变展览?如何拓展感知维度、打破时空界限?如何恰如其分地烘托艺术本体、服务人的需求、人的体验而不止于炫技?这不仅是科技界的命题,也是艺术界需要寻找的答案。   展览也“赛博”   赛博,代表虚拟的、数字的、网络的或人工智能的。当数字技术多维度渗透进日常生活,依托虚拟技术的“赛博展览”应运而生。   “赛博展览”与普通展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前者无需展品也无需在场。比如,人在北京,也能“飞”上100多米高空,让约4600年前的胡夫金字塔尽收眼底。   近日,记者来到一个名为“胡夫地平线”的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尝鲜。进入展馆,戴上头显,即可跟随在数字人导游身后,走进金字塔内部。这场沉浸式展览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沉浸。与传统展览不同,展览应用多种交互技术,能使现实世界中的观众一步踏入“法老的世界”,成为“剧中人”。戴上头显后,人就立马出现了在胡夫金字塔脚下,抬头就能看到巴斯苔特猫神,可深入胡夫金字塔内部墓穴,了解其内部构造、历史脉络,探索金字塔内此前从未向公众开放的区域,还可体验一把“钻金字塔”的乐趣。   二是自由。“赛博在场”的空间,不仅能摆脱地域、时间的阻隔,还能实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飞翔、漂移等动作。在CG技术、VR技术共同营造的沉浸感里,双脚不动也能登顶金字塔塔尖一览众山小,还能自由地在塔内行走、低头攀爬,穿越到4000多年前的埃及,近距离“参加”一场逼真的祭祀仪式。   三是极简。摘下头显,展览的物理空间布置极为简洁。除空地之外,现场没有任何展品,无需定位地毯、基站等设施,展览者也无需背上沉重的背包。   “我们每个VR头显的眼镜上配有4颗摄像头,用于作为追踪墙体及地面上的定位标记码,以检测和共享参观者的实时位置。根据获取的在场所有参观者的实时位置制作一张虚拟地图,然后把地图输入VR头显。目前我们的技术能够做到调动分组管理、满足组内互动;允许参观者随进随看而无需分批次进入。”HTC VIVE中国区元宇宙事业部兼软件及服务负责人杨叶青向记者介绍。   尽管此类技术还在不断迭代,但充满想象力。“技术的水平决定了参观者的体验是否沉浸、互动是否顺畅。如果像素太低、延时较长,出来的效果就像是PPT展示,不够逼真,也容易出戏。”“胡夫地平线”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策展人田达治对记者说,目前法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多国都纷纷加速研发提供沉浸感相关的技术研发,使其与内容创意有机融合,计划在实景游戏、虚拟旅游、主题娱乐等更多场景落地。   让古迹说话   “巴黎圣母院的那场火灾为我们敲响警钟。值得庆幸的是,其数字资产在火灾发生前已完整保存下来。”HTC VIVE文娱项目拓展负责人张雯说,某种程度上,数字技术是古迹“活下去”“得新生”的希望。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宝藏。因其珍稀、脆弱、不可再生性,对遗产进行精细的3D建模几乎是古迹所有国的必选项。而将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于古迹的展演,扩大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是近五年来才开始普及推广的事。   沉浸感是如何营造的?   展览工作人员介绍,展览首先基于实景进行全景扫描,在引擎上以1∶1进行高精度重建,还原真实环境。然后借助锚点空间计算技术,定位虚拟场景与物理空间人群与物体的相对位置。伴随参观者的走动、转头、俯身,虚拟场景则相应给出精准的实时变化,从而营造出逼真的“在场感”。   不少观众对跟随数字人、在祭祀仪式中听到身后埃及法老家族成员发出的声音印象深刻。“这种沉浸式的VR体验要做到定位的高精度、低延时,并同时保证软硬件的高刷新率,对硬件性能、软件算法以及数字内容优化等的要求极高。我们的技术已经能够在一个设备中同时捕获四颗摄像头的画面来计算场景中的空间位置,识别和捕捉双手的动作,并同步呈现高帧率的动画、模型和特效,这需要强大的算力做支持。”杨叶青说。   擅长营造逼真、沉浸“氛围感”的黑科技不断迭代,以匹配古迹特点、适应传播需要。Paraverse平行云创始人李岩介绍,目前VR技术在古迹、文物中的应用可谓一举多得。   “将VR技术应用到博物馆展览中,能让游览者不用实地到访参观便能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文物的魅力,体会文化的博大;还能有效地保护文物,把一些珍贵文物、难以挪动的文物真实地展现给人们;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让人们看到没有实物的文物,对于一些残缺、只有文字记录的文物通过虚拟复原进行展示,可以为文物的修复奠定基础。”李岩说。   空间计算时代已来   最近一两年间,沉浸式体验在多地开花,不少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观众有了“赛博在场”的初体验。   对观众而言,“展览更轻了”。但展览的幕后步骤却更加复杂,产业链条也拉得更长。   “还有一处变化,体验经济的时代,观众也更愿意为更沉浸的氛围、体验付费。”田达治说,这又能更好地反哺技术研发,给观众更新更好的体验,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需求侧的大众而言,这些不同类型的沉浸感营造,让人更多地联想到《头号玩家》《钢铁侠》等科幻片中,社交、娱乐、游戏、办公都能以3D形式在其所适配的移动终端上“丝滑”运行的场面,以及这类技术将带来我们未来衣食住行的新变。   然而想要构建一个可信的虚拟世界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内容生产的先进工具(如建模、3D引擎、扫描、AIGC、动作捕捉等),还需要更优越的云计算、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及持续迭代的终端设备。沉浸世界的营造,这些要素缺一不可。”李岩说。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田达治说,好的技术更需要好的创意、好的内容,文化与科技要素需要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推动产品和服务往前走。   今年,忙于在多地看项目、谈项目的张雯还有一个愿望:把中国瑰丽的“国家宝藏”带出国门,让更多人看到。“并不是把实物带出去。过去有的文物实物展,单是运送文物就需要六家保险公司服务,还有物流公司、运营公司跟随,成本巨大,且充满风险。有些有价的文物磕碰一下都是大几亿元的支出,无价的文物更不敢轻易搬运移动。希望持续更新的技术,能够让文物、非遗走出国门,焕发新的神采。”(记者 张漫子) 来源:经济参考报
  • 加快以数字化驱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肩负着扩大和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使命。数字经济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化驱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就成为一种必要的战略选择,也是当前扩大引领消费的内在需要。   数字经济时代要求加快   以数字化驱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如何更好地发挥和放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引领和扩大消费中的重要作用?数字化工具是驱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通过深度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形成驱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登上新台阶。   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化驱动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是激活和扩大内需的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国内外的特色优质消费资源,打通线上线下消费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优势互补、跨场景无缝链接,实现消费体系的智能化升级,提高消费体验,扩大消费规模。充分利用5G、AR、VR、AI、区块链等一体化的数字技术打造新应用、新场景、新业态,发展云旅游、云展览、云健身、云培训等多元消费新业态,全方位提升消费者体验和价值,激发消费新需求,从而带动消费升级、扩大消费增量市场。   数字化驱动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是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的需要。数字化技术高效对接供需两端,赋能供给端,让生产企业能快速、精确地感知消费需求,紧贴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同时减少无效供给;对企业运营系统而言,大数据连通所有运营环节,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企业内部问题,不断改良企业管理运营效率,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使企业迈入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对于商业企业而言,数字化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效率,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商铺选址、经营决策、市场分析、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关系、线上线下营销等,有助于传统商业企业转型升级。   数字化驱动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提升政府治理效率,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任务、项目进度、资源调度、各商圈消费和客流情况、各平台运营情况等海量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和数据挖掘、统筹协调管理,提前预警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改进运行机制,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能力和治理效率,构建统一的国际化大市场,实现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消费快速发展普及   提质升级特征明显   近年来,我国消费的数字化转型加速,各类网上应用持续扩大,数字化生活方式广泛普及,数字化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新消费场景和模式不断涌现。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线上培训、线上旅游、线上展会、线上文娱、线上医疗等数字消费新业态、新形式层出不穷,消费数字化和数字消费化同时向纵深推进,汇聚为不可忽视的时代潮流,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数字化模糊物理和地域界限,消费愈加呈现线上线下融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低成本线上消费反而使线下消费的传统优势受到冲击,线下消费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线上消费为增强可信度和提升用户体验,也有与线下结合的需求,线上线下消费趋于深度融合。线上信息高度聚合,全球商品被高效地整合展示,成熟的线上支付和物流网络使商品得以顺畅交易和配送,“买全球”和“卖全球”已成发展趋势。   数字化驱动力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   发挥的主要作用   一是整合全球优质消费资源。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更大程度地提供全球化的优质商品和服务,精准对接供给和需求,更高效便捷地实现匹配,这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比如,在两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和广州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均为每年定期举办的国家级重大展会。尽管展会上全球卖家和买家云集,影响力巨大,但线下展会时间和来往人员有限,而充分打造和利用线上展会平台实现跨境电商功能,使进博会和广交会成为全天候的永不落幕的展会,更高效地对接全球市场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不但为全球优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商机,也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创造通路,不断提升消费供给水平,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正助力完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   二是创新消费商圈建设。数字化技术将在商圈改造和品质提升上发挥优势作用。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消费商圈,推进智慧商圈建设;加快商业街提档升级,重点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在供给端,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以实体商圈为基础,打造数字商圈。商圈的商业地产、商业业态和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改造,帮助商户在经营上实现智能化改造,在商业模式、消费场景、交易模式、服务模式等商业服务的各环节进行持续创新,提升商圈的数字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在需求端,构建线上多平台消费渠道,增强客户消费数据的整合和挖掘能力,同时加强客户数据保护;通过线上智能化营销和服务改变被动等待客户上门的传统方式,提高客户黏性,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不断扩大商圈宣传,吸引更多客流,不断提升商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推动消费融合创新。结合信息技术,打造国际视野、全时沉浸的数字消费和体验场景,形成多维体验,提升商圈体验感;提供商圈全场景消费的线上服务,通过数字人民币,整合商圈政府补贴等优惠,有效地引导和辅助消费过程,提升消费体验;数字化打破了商圈的物理空间限制,形成线上消费与线下体验与服务的新模式。   夯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数字化建设基础   首先,夯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数字化建设基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想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将城市消费海量数据转化为驱动消费增长的数据生产力,必须夯实基础。要完善先进的数字化新基建,提升数字技术支撑能力、培育商业数字化载体,打破商业消费领域数字化平台的“信息孤岛”现象,建设统一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数据平台,加速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强化数据要素发挥关键的引擎作用,提升要素协同配置效率,营造安全、开放、健康的数字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承载和拓展各种上层应用,培育多元化数字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等,提升数字内容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并实现线上监测、分析、运营和调控等功能。   其次,促进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产业是城市繁荣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所在,坚实的产业能力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因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需要在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加大投入。一是促进数字产业和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数字化消费主体企业,强化数字要素在提升生产力的赋能作用,通过消费端的数据挖掘、形成智能化决策进行“按需生产”,带动产品的品种、品质、品牌提升,反过来再以高质量的供给引领新需求,此过程中形成连接产品研发设计、原料供应、生产制造、仓储配送、分销渠道、售后服务等多环节协同的数字化闭环网络,从而实现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二是大力推动数字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繁荣提升本地产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数字化手段将生产性服务业高度聚集和整合,通过网络进行畅通的交易和交付;鼓励发展数字生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整合全球优势资源服务于本地实体产业,包括:科技研发、金融、法律、财务、采购、营销、会展、生产租赁、跨境电商、跨境支付、智能系统开发等,形成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三是促进传统生活性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传统零售业的转型,对重点商圈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和商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发展网上购物、网上餐饮、网上医疗、网上文娱、网上交通等,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但能扩大服务消费总量,促进企业提质增效,还能提高居民的消费体验和生活幸福感。   第三,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决策能力和治理效率。一是提升决策和调控能力。围绕国际消费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构建消费市场大数据系统,将重点商品的生产、物流、分销、零售等各环节纳入监测,更精准地把握消费市场运行状况,建立数据为中心的决策机制,跟踪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精准调控,提高决策能力和效率。二是挖掘城市消费潜力,提供更精准、高质量的供给。各消费商圈构建主流客群的大数据系统,对其分类分层和精准画像,挖掘其真实需求和潜在新需求,更智慧、精准地满足其消费需求,引领消费升级趋势;从而培育和强化各商圈差异化优势,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第四,坚持科技以人为本,贯彻数字包容的理念。在更新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推广数字化消费场景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和提升不同群体的数字化技能和素养,从数字系统搭建之初考虑到各群体的差异化水平和需求,体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人文关怀。关注老人、小商户、残障人士、外来人员、低收入家庭等的数字化需求和使用中的困难,在各种消费场景中提供便捷的数字技能的指导和答疑,普及网络安全防范信息和知识,改良数字化工具的功能和指引,减少数字鸿沟,使更多群体受益于现代科技带来的效率和便利,更大程度地实现数字包容,在数字经济时代共享美好生活。   第五,营造安全友好的数字化消费环境。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是消费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一是结合智慧城市规划,推动城市商圈的数字化升级改造,构建便利、时尚的现代化消费环境。二是落实好消费促进政策,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加强网络环境治理,推广安全移动支付,规范发展消费金融,离境退税方便快捷,营造友好的消费环境;对电商假冒伪劣产品、网络钓鱼和金融欺诈、侵犯用户隐私、AI算法导致不公平待遇等加大防范和查处力度,保护消费者利益,并做好警示宣传。三是加强推动新业态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建设。对直播电商、主播、电商平台等加强合规指引和法规宣传,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数字内容产权保护力度,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建立数字化信用治理平台,加强信用分类监管。归集广大商家和消费者征信大数据,据此形成定期统计分析、信用评级、风险预警和考核奖惩等分类监管机制,以增强数字经济时代的市场诚信建设。   (李洪涛 作者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新职业里的新动能|在数字孪生里感受“科技范”——走近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       新华社天津3月12日电(记者徐思钰)走进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国家动漫园里的大型动作捕捉棚,四周环绕着三十多个高清红外摄像头,身着特定装备的动捕演员正在中心表演,一个做着相同动作的虚拟动漫角色在电脑上跃然而生。   “这是动作数字孪生,利用光学动捕技术,棚内多个专业摄像头捕捉演员身上的特定标记,以毫秒级的速率计算出角色的运动轨迹,然后将数据传送到电脑上,实现虚拟人物的动作。”国家动漫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动捕棚的技术顾问崔盛辑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数字孪生”是指把现实中的静态物体、人及周边环境利用虚拟3D技术还原进电脑,再接入现实各类传感器数据,最后由AR、VR或各类屏幕等载体呈现出来的技术。这一听起来科技感十足的概念,已在城市智慧管理、文创产业等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在数字孪生技术相关应用中,大众相对熟知的是静态模型数字化。”崔盛辑说,例如虚拟城市的建构就是通过把真实的城市街景通过数字渲染“搬入”虚拟空间,收集、加工数据,来刻画城市全貌,从而实现城市管理智慧化。   “而我们主要做的技术是动态数字孪生,比如人体姿势的数据分析,可以运用于运动医学、非遗动作数字留存等。”不久前,崔盛辑团队与天津市滨海新区太极拳协会合作,留存了一套太极拳动作数据。“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这些非遗文化保存下来。”他说。   “85后”崔盛辑从事数字技术相关工作已近十年,“我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我更喜欢探索游戏背后的技术逻辑。”从游戏美术转型到数字技术行业,他一直在数字的世界里遨游。在他看来,数字空间延伸了现实,能更高效地协助人们解决问题,在数字行业大有可为。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应用的实现成为可能,相关技术人才也在不断涌现。人社部近年公布的18个新职业,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名列其中。   这一“科技范”十足的数字新职业也为不少人打开就业新空间。在搭建虚拟场景需求导向下,捏脸师、动捕师及动捕演员等工种活跃在社交类产品和游戏制作等领域。   “我主要负责虚拟形象的数据修饰。”22岁的实习生丁铭告诉记者,就读于虚拟现实专业的他已计划今年毕业后留在团队继续工作。在崔盛辑的团队中像丁铭这样的“00后”占60%以上,他们凭借自己的想象与双手,在虚拟宇宙中开发“新世界”,在虚实之间感受科技与美学交织的魅力。   新职业照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活力。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去年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显示,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伴随着全行业数字化的快速推进,数字人才需求仍在与日俱增。   “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对年轻人的需求非常大,我们公司也在不断地招人。”崔盛辑坦言,数字新职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期待有更多年轻人才进入数字“新世界”中。 来源:新华网
  • AWE2024:驱动创新与消费正循环 加速智慧生活新场景落地 3月14日,2024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4)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AWE以“智能科技,创享生活”为主题,规模达到13个展馆,吸引了千余家全球领先的家电及消费电子企业参展,全面展示家电及消费电子行业的最新创新成果,呈现人工智能新时代的智慧生活方式,为全球消费者描绘出一幅更加令人向往的场景化智慧生活美好蓝图。 AWE2024 开启年度家电“换新”大幕 AWE2024召开前夕,家电及消费电子行业迎来重磅利好政策。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明确提出,鼓励包括家电在内的传统消费品的以旧换新,推动大规模回收利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将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列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 作为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类展会之一,参展企业将在AWE同期举办近百场精彩纷呈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战略发布会。AWE2024所展示的新产品、新消费场景、新生活方式,将成为消费者的重要换新选择,有力拉动家电及消费电子行业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场景消费,对于提振消费信心、推动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家电及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将成为AWE2024的瞩目焦点,展会将集中呈现高端化、定制化、集成化、套系化的智能家电及场景化的智慧物联生活解决方案。AWE2024期间,海尔智家将携海尔、卡萨帝、Leader、GE APPLIANCES、斐雪派克、三翼鸟等品牌,再度以一整个展馆的宏大规模展示其在智慧家庭领域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和创新产品,让观众可以体验无边界的智慧美好生活;华为将打造1500平米全场景智慧生活沉浸式体验空间,更有户外未来之家车家互联体验区,带来华为全场景科技产品与互联互通的未来家体验;海信将展示其在激光电视、ULED X 旗舰产品、新型显示、智慧生活、智能家电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及在芯片、汽车电子、精准医疗、智慧城市、商用显示、VR、能源解决方案等领域的产业布局;TCL将携TCL实业、TCL华星与TCL中环三大核心产业的37个品类、超150种前沿科技产品亮相,展现智慧科技下的美好生活;格力电器将通过光(风)电、储能、中央空调、地暖、新风、全屋家电、健康用水、智能家居等系列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健康的舒适家居环境。 从处于技术前沿的AI手机、带来更完美娱乐体验的8K超高清电视,到与居家设计完美融合的平嵌冰箱,可以定制温度适宜、清新干净空气的空调,给未来生活带来无限想象的智能厨房电器,还有针对电竞、露营、萌宠、适老、母婴等不同圈层、细分用户群体、多元化场景打造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AWE上所有这些展出的高科技含量的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让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想象。 为贯彻落实换新政策,AWE联合上海市浦东区商委等多个部门举办“2024浦东家电生活节”,AWE2024作为活动主会场亮相。此外,AWE主办方将联合京东、抖音、淘宝等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于3月14日晚再度举办AWE直播之夜,还将3月16日定为AWE消费者日,届时将邀约上海广大消费者到AWE参观体验,并与京东、天猫等多个电商平台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促消费活动。 AWE同期举办的两场顶级论坛——2024AWE高峰论坛也将聚焦推动国家以旧换新等政策落地、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家电新消费。其中,“可持续即未来”主题论坛的一项重要议题是探讨如何畅通和完善家电及消费电子回收体系,推动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助力实现产业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未来家 瞰见幸福”主题论坛将探索家电及消费电子行业如何以前沿技术为消费者构建智慧家居生活体验,激发消费者换新需求,推动绿色智能家电和场景化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消费。届时海尔、京东、松下、TCL、华为、海信、方太、博西家电、淘天集团等企业领导将发表主题演讲。 助力双循环 AWE全球影响力再提升 依托强大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产业,AWE不只是局限于中国本土市场,正大步向国际化发展,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其对于引领全球家电及消费电子市场消费潮流、锚定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风向标和灯塔价值逐步得到认可。 全球家电及消费电子跨国企业对AWE倾注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A.O.史密斯时隔四年后回归AWE;三星首次将全产品线搬到AWE舞台;LG不仅参展面积为历届参展之最,全球高管团更是集体亲临AWE;博西家用电器集团董事会主席将率全球高管现身展会现场;日立空调是以日本总公司的名义首次单独参展。日本电机工业会(JEMA)等境外机构也前来AWE观展。香港电器业协会将带领30家本地家电企业组成“中国香港馆”展区。 海尔、海信、TCL等中国本土的全球性家电及消费电子龙头企业积极利用好AWE主场优势,邀请各自的全球国际客商与会。AWE在连接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加快跨界破圈 打造高价值开放合作平台 产业不断创新求变,AWE也在因时因势而变。作为承载行业创新成果展示与创新加速器功能的平台,AWE不断跨界、破圈,逐步覆盖消费者智慧生活全场景,并延伸至智慧娱乐、家居、设计、出行、医疗、教育等相关领域,海思等半导体及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也与AWE开展了更为深入的合作,AWE日益成为一个连接家电及消费电子产业与跨界产业的开放合作平台。 为促进超高清视音频产业的发展,AWE将与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联合举办2024AWE超高清论坛,推动开启数字化娱乐新时代。此外,AWE同期还将举办2024AWE艾普兰颁奖典礼、2024中国家电创新零售峰会、2024中国清洁电器行业高峰论坛等论坛活动,分别从不同维度聚焦家电及消费电子行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为产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智。 AWE一直在推动产业链加强链接,不断提升AWE平台对于创新产品和智慧生活场景的落地转化作用。AWE2024期间,除展商邀请各自客商外,由京东店主、天猫店主、TOP渠道商等组成的多达数千人的流通渠道观展团将光临展会,通过现场观摩、经贸磋商,推动新产品在消费端的落地。 AWE作为全球领先的行业大展,具有强大的提升参展企业品牌、传播新生活理念的价值。AWE 和央视财经合作,将在3月16日下午现场直播AWE。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搜狐、财联社等几百家国内外知名媒体将广泛报道AWE。抖音、小红书、B站、百度、知乎、微博、腾讯视频等头部社交媒体和数字化传媒平台也将通过达人探展直播等方式,介绍绿色智能家电新产品和场景化智慧生活方式,将智能、绿色低碳、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传递给亿万消费者。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执行理事长姜风表示,AWE希望与全球伙伴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家电及消费电子产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消费者打造智能、健康、舒适、绿色的美好生活。 来源:新华网
  • 让“科普场馆热”持续升温 【代表委员谈科技自立自强⑨】   ◎本报记者 史 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科学普及。科普在帮助公众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判断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相比2022年的12.93%,增长了1.21个百分点。   作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组成部分,科普场馆正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国科普场馆加快建设,因地制宜深化展陈设计,推动资源共享,讲好科普故事,为更多人打开科学的大门,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进一步激活科普阵地资源   “科学普及是科学认知领域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过程的完善。科普场馆是拓展科学见闻的重要科学文化阵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前不久,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作为科普场馆类入选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王焰新介绍,作为一家以自然资源为主题建设的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强化地球科学特色,打破高校博物馆的藩篱,向社会开放,使博物馆真正成为让越来越多参观者触碰自然脉搏、坚定文化自信的科普平台。   如今的科普场馆更加注重传承,成为科学精神的传播之地。王焰新介绍,围绕“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等问题,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推出了“嫦娥五号模拟月壤及陨石展”“问道地学启赋长江——地学长江计划展”“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地大人——‘7+2’登山科考专题展览”等20余场特色展览,社会反响强烈。   如今,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科普场馆开始追求参与感,科普全过程贯穿着“体验至上”的用户思维。对此,王焰新表示,要进一步激活科普阵地资源,激发社会主体的动力与活力,促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常态化。   以“场馆+”赋能科学教育   从去年暑期开始,“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看来,国内的博物馆热潮代表了教育的回归和转向。“当孩子们走进博物馆,他们看见的是实物,感受到的是情感,他们可能会再发现新的内容,甚至自己‘创造’新的知识。”倪闽景说。   “要培育出真正的科创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教学,改变以讲故事、看实验、做习题为主的科学教育方式。”倪闽景认为,科普场馆和学校在学习范式上有着主动吸收和被动接收的差别,科普场馆的学习具有“再发现的可能性”,是一种投入情感的主动式学习,更加能够引导孩子形成专注力、自驱力和创新力。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新媒体技术,以及未来教育形态,如何构建科普场馆的科学教育新体系?“实践性强、学习方式更加多样、紧跟科技发展速度等,是科普场馆在课程、项目开发上的优势。”倪闽景透露,以上海科技馆为枢纽的“科创校长空间站”,正在深化馆校、馆企、馆研合作,精准连接中小学和高新技术企业,向青少年传播前沿科技成果,以“硬科普”讲好科技创新故事,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国家推出了科学传播职称系列,这实际上对展教人员是一个很重要的激励。”倪闽景建议,应该鼓励科普场馆展教人员进行必要的科学教育培训,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更好地参与到科学教育中来。这些展教人员还可以跨界到中小学校担任校外科技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孩子的需要,开发贴近青少年的科学教育表演和展陈作品。科普场馆的馆藏也可以送到学校去展示。   让民营博物馆“冒”出来   2023年,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最繁忙的一年。为了更好地发挥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科学普及作用,他到全国各地调研了很多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既包括公立的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也不乏民营的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浙江绍兴盘古化石馆等。   徐星认为,博物馆在全民科学普及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传统的公立博物馆规模大、展陈内容权威,但数量有限、知识更新慢,滞后于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公众需求。   “如今,越来越多的民营博物馆‘冒’了出来。它们在建筑构造、展览形式上别具一格,互动感强、贴近公众。不过,民营博物馆的生存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专业人才不足,展陈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上有所欠缺,运营成本高,很难长久维持。”徐星直言。   对此,徐星建议,积极推动多形式、多元化科普场馆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等科普教育基地中的运用,把现有的科普教育资源由集中式分布转向分散式分布,从传统的集中式展示标本和传播知识转向分散式科普,惠及更多民众。 来源:科技日报